中原文化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
第1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包括()。
A.儒家提倡“礼治”、“德治”、“人治”,排斥否定“法治”
B.法家主张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的
C.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第2题:
儒家的法律观包含()。
A维护礼治
B重视德治
C强调人治
D突出法治
第3题:
西方文化强调()
第4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包括()。
第5题:
中国在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中强调()。
第6题:
对传统乡土文化秩序的维持,费孝通认为是()。
第7题:
远古社会的君主以()为主,()为辅。
第8题:
现代社会的君主或统治者是以()为主。
第9题:
英语学习活动强调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整合性学习,主要通过主题、语篇、知识(语言与文化知识)、技能、策略等维度实现。
第10题:
理性的思维习惯
公平的意识
以人为主
强调等级
第11题:
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法律至上
依法治国
运用刑罚统治天下
第12题:
礼治
仁治
法治
兼爱、非攻、尚同
第13题:
荀子基于性恶而提出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治国方针。
第14题:
法家的“法治”和儒家的“礼治”的关系是()。
A二者都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法治”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礼治”代表封建贵族利益
C法治”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礼治”维护家族宗法制度
D法治”与“礼治”是两种制度的对立
第15题:
儒家主张(),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
第16题: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17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中原文化:()
第19题:
哪个时期的君主以武治为主,法治为辅()
第20题:
法制的前提和条件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二者都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法治”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礼治”代表封建贵族利益
“法治”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礼治”维护家族宗法制度
“法治”与“礼治”是两种制度的对立
第23题:
维护礼治
重视德治
强调人治
突出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