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乐器中,()是外来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
第1题:
第2题:
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和世界文化多有融合交流。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很多古典乐器都是从异域传入中原的。下列乐器中不是发源于中国的本土的是()
第3题:
MIDI是()间进行连接和通讯的规范,符合这一规范的乐器接口称为MIDI接口。
第4题: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流行于佛教寺院和全国各地,海螺作为乐器的历史悠久,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源于印度、东南亚诸国,随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经典多有记载,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译《大法鼓经》上卷有:“吹大法蠡。”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即使用了海螺。南北朝时,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北魏时期(386年—534年)云岗石窟雕刻中已有吹螺的伎乐形像。隋唐时期,海螺用于九、十部乐的西凉、龟兹、天竺、扶南、高丽诸乐中。其中的海螺指的是()
第5题:
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是()
第6题:
被称为“印度小提琴”的印度民间乐器是()。
第7题:
锡塔琴是哪个国家的代表性古典乐器?()
第8题:
编钟
琵琶
箜篌
七弦琴
第9题:
琵琶
琴
筝
箫
第10题:
古琴
琵琶
岳
笛子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乐器乐人音乐有哪些?
第14题:
中国古代的乐器分为()四大类,分别由()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从乐器的发展过程看,先有(),后产生(),最后产生()。原始社会的乐器是从劳动工具演化而来,被用来作为祭祀时为歌舞伴奏的器具,那时的乐器都用骨、木、土、石制成,如骨哨、土鼓、陶埙、石磬等。青铜器出现后,用铜制作乐器,如编钟、编磬等。竹制乐器如商周时代的竽、笙等。丝制乐器都为弦乐,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秦汉后大为流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音乐还采用了大量外来乐器,经过一番改造和消化,使之成为中国的乐器,如()等,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第15题: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因为精通乐律,长于作曲演奏,而被后人尊为“乐神”。现今有一种古代乐器称为“阮咸”或“阮”,相传就是由他把龟兹传入的()(填乐器名)改造而来的。
第16题:
“阳春白雪”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它是由何种乐器弹奏的?()
第17题:
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
第18题:
唢呐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地区,()时才传入中国,现成为我国民间吹打乐的主要乐器。
第19题:
西洋乐器
数字乐器
古典乐器
电子乐器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女娲
伏羲
黄帝
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