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析:谭嗣同《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天一哭休。四万万”相关问题
  • 第1题:

    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
    由“割台湾”可以想到《马关条约》,这样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

  • 第2题: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 A、1894年
    • B、1895年
    • C、1896年
    • D、1898年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年。

    • A、1895
    • B、1896
    • C、1897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今日”是指()

    • A、1893年4月
    • B、1894年4月
    • C、1895年4月
    • D、1896年4月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1843年
    • B、1894年
    • C、1896年
    • D、1902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为什么说贪执将会导致无量痛苦?请从出世间、世间的角度一一分析。


    正确答案: 从出世间法而言,哪怕你只贪一点食物,来世的果报也非常可怕。在活着的时候,对人也好、财物也好,最好不要有贪执。否则,临死时若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态,很有可能会堕落。
    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贪这个、贪那个,世间上可贪的对境非常多,得不到时就很羡慕他人,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完美,总想要成为别人。但回归原地的时候,其实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若能把握自己的心,一切贪执都会消于法界。

  • 第7题:

    分析:谭嗣同《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天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正确答案: 第一,谭嗣同著有《谭嗣同全集》。甲午中日战争更加刺激他发愤,提倡新学,构成自己的变法理论体系,形成维新运动时期第一流的思想家。第二,这首七绝诗,当在,马关条约》鉴字后的光绪二十二年春天作。首联: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当时清廷向日本割地赔款,这种奇耻大辱是无法排遣的,也像春愁一样是无物可以抵偿的。当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这样下去,永无洗雪国耻的希望,却有忘国的危害,所以只有向苍天一哭而已。次联: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个一哭,是为国家的危亡而哭,所以所有的中国人,当时称为“四万万人”都在哭。作者从自己的一哭,发展到全国人民的一哭,字里行间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这首诗面对国家将要瓜分的危局,作者伤心如焚,表达爱国者的忧患和悲愤。第三,此诗将作者的切肤之痛发为深刻沉郁的爱国情思,洋溢于他的诗歌作品中,诗人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融注到诗歌中,形成浓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强烈的主观色彩,美好奇特的想象,昂扬的献身精神,飞动的气势和大笔淋漓的风格。这是新派诗往往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第四,此诗是维新派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思,表明了鲜明的时代和历史特性。形式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解放,因而形成鲜明的特点。

  • 第8题:

    ()《黄九郎》中的何生对着什么向黄九郎的妹妹发誓?

    • A、高山
    • B、苍天
    • C、月亮
    • D、太阳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黄九郎》中的何生对着什么向黄九郎的妹妹发誓?
    A

    高山

    B

    苍天

    C

    月亮

    D

    太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分析:谭嗣同《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天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正确答案: 第一,谭嗣同著有《谭嗣同全集》。甲午中日战争更加刺激他发愤,提倡新学,构成自己的变法理论体系,形成维新运动时期第一流的思想家。
    第二,这首七绝诗,当在,马关条约》鉴字后的光绪二十二年春天作。首联: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当时清廷向日本割地赔款,这种奇耻大辱是无法排遣的,也像春愁一样是无物可以抵偿的。当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这样下去,永无洗雪国耻的希望,却有忘国的危害,所以只有向苍天一哭而已。次联: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个一哭,是为国家的危亡而哭,所以所有的中国人,当时称为“四万万人”都在哭。作者从自己的一哭,发展到全国人民的一哭,字里行间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这首诗面对国家将要瓜分的危局,作者伤心如焚,表达爱国者的忧患和悲愤。
    第三,此诗将作者的切肤之痛发为深刻沉郁的爱国情思,洋溢于他的诗歌作品中,诗人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融注到诗歌中,形成浓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强烈的主观色彩,美好奇特的想象,昂扬的献身精神,飞动的气势和大笔淋漓的风格。这是新派诗往往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
    第四,此诗是维新派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思,表明了鲜明的时代和历史特性。形式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解放,因而形成鲜明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一诗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此题类似史料分析题,解题方法有很多种。首先是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台湾被迫离开祖国怀抱的悲愤心情。其次,诗中有“去年今日割台湾”一句,描写的就是日本割占台湾这一让中国人民痛心的事情,读懂了这首诗,问题也就解决了。

  • 第14题:

    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两昆仑是指()

    • A、康有为、谭嗣同
    • B、康有为、梁启超
    • C、梁启超、谭嗣同
    • D、谭嗣同、康广仁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进化论的是()

    • A、严复
    • B、梁启超
    • C、康有为
    • D、谭嗣同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晚唐体”的代表作家是()

    • A、孟郊、贾岛
    • B、韩愈、孟郊
    • C、贾岛、姚合
    • D、姚合、皮日休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中的穹庐是指苍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单选题
    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A

    1843年

    B

    1894年

    C

    1896年

    D

    1902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贪执将会导致无量痛苦?请从出世间、世间的角度一一分析。

    正确答案: 从出世间法而言,哪怕你只贪一点食物,来世的果报也非常可怕。在活着的时候,对人也好、财物也好,最好不要有贪执。否则,临死时若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态,很有可能会堕落。
    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贪这个、贪那个,世间上可贪的对境非常多,得不到时就很羡慕他人,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完美,总想要成为别人。但回归原地的时候,其实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若能把握自己的心,一切贪执都会消于法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思想分析。

    正确答案: (1)康有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新》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派,苟守祖训的保守思想,犹如思想界的一大飓风,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孔》言民权、倡大同。是康有为假托孔子的名义来实行变法的一个理论基础。他以封建统治阶级最尊崇的权威孔夫子来打击政治上守旧的顽固派,以减少新法推行中的阻力。该书在当时的思想界确实影响很大,对当时学术界思想界产生极大的震动
    (2)梁启超的思想:在《变法通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主要著作《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说群》等
    (3)谭嗣同的思想:他的重要著作《仁学》,深刻的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的伦理观念,大胆提出要“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痛切揭露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名教的虚伪性,他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他的变法实践与他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表现出某种自我矛盾,但在当时的维新派只是群体中,他仍然是最坚定和最激进的变革者
    (4)严复的思想: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目睹中国封建统治的腐败落后,同感民族危机严重,极力鼓吹维新变法等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名著,影响深远。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打昌“西学”。强调要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来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旧文化进行批判。他翻译的《天演论》、《法意.》、《群学肆言》等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多部名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晚唐体”的代表作家是()
    A

    孟郊、贾岛

    B

    韩愈、孟郊

    C

    贾岛、姚合

    D

    姚合、皮日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进化论的是()
    A

    严复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