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金瓶梅》的思想意义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一,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起来。
    第二,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
    第三,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审美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不断地拓展人身上的这种“纯粹理想人的成分”。

  • 第2题:

    《女神》的思想内容及其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 出版于1921年8月。
    (1)歌颂在毁灭种的创造与新生,最求美好理想。《凤凰涅槃》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时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诗人在诗中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中国决裂的英雄气概,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和欢欣,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的形象写照。凤凰的更生,表达了诗人追求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女神之再生》以神话为题材,而突入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表现了反抗、破坏和创造的主题。诗集中的许多篇章,都以极大的热情抒写温暖、光明、太阳,洋溢着创造的信心和乐观精神。
    (2)爱国主义精神。《炉中煤》,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而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诗人思念祖国的激情在熊熊燃烧。
    (3)对工农群众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景仰和赞扬。《地球,我的母亲》,称工人是“全人类的普罗米修士”,农民是“全人类的保姆”,赞颂工农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主人。
    (4)对大自然的壮丽颂歌。《女神》中歌咏大自然的诗占半数之多。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清丽幽静。诗人还借助“泛神论”歌颂“自我”,表现冲破一切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女神》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宏大的艺术魅力,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我国诗歌创作的宝库,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 第3题:

    简要回答宋代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正确答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中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宋代话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宋话本开辟了文学家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创作道路,既提高了民间义学的艺术品位,又使大批仕途无门的知识分子找到了表现自己文学才能的创作空间,促进了叙事文学供求关系的平衡发展。大量民间艺术形式由于众多文人的参与而走上综合的发展道路,给作为综合艺术主要形式的戏剧提供了发展成熟的综合条件.终于促使戏剧艺术在元代一统天下。
    (2)宋代话本小说在言语运用、故事结构、人物刻画等方面,比唐代传奇前进了一大步,表现了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逐步成熟。说话人为了吸引听众,特别讲求故事的曲折生动,善于通过人物情态和心理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运用富有戏剧性的对话和冲突来展示人物个性。这些成熟的艺术手法,为后代作家独立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种种技巧,满足了叙事文学生产的技术性需求。
    (3)宋话本尤其是讲史话本的繁荣,为元代戏剧和明代长篇小说准备了大量的创作题材,元代众多的历史剧目,明代所有的长篇历史小说,无一不从宋代话本汲取内容,扩大创作成果。如《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三国志平话》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虽然增添了作者大量的创作内容,但其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都是沿着《三国志平话》的规模和主旨深入发展的。
    (4)宋代话本小说中的短篇小说作品,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及近、现代的短篇小说创作。明代盛极一时的拟话本,从内容到形式都直接继承宋代话本,终于通过冯梦龙等人的广泛搜集和精心整理、创造,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技巧。显示了通俗短篇小说彻底的辉煌。

  • 第4题:

    简要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答案: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创办私学者之一,是最早系统探索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教育遗产。
    (1)认识到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和对象。
    (3)编订“六经”,奠定了古代学校教育的教材基础。
    (4)总结出了“启发式”“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 第5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风骚”并称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风”是指以15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深刻代表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的朝霞时代,被难诗歌的原创魅力与中国抒情诗的最高成就
    两者先后开创了写实主义和人本主义,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道路的创作
    两者并称是中国诗歌从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完成的标志
    两部诗集所代表的风格与传统展开的宽广的内容和影响,具有千古垂范的意义和同等的价值

  • 第6题:

    《尝试集》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提示:《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 第7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 A、李白
    • B、杜甫
    • C、白居易
    • D、陆游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多选题
    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
    A

    《红楼梦》

    B

    《聊斋志异》

    C

    《儒林外史》

    D

    《金瓶梅》


    正确答案: D,B
    解析:
    《红楼梦》,曹雪芹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B项,《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使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C项,《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也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D项,《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 第9题:

    判断题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
    2、是我国第一部世情小说;
    3、是纯白话语言艺术成熟的长篇小说,摆脱了讲唱艺术的影响;
    4、探索了我国长篇古典小说的结构艺术,形成了纵向为主、横向结合的结构方式;
    5、故事情节安排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对后世小说、创作具有借鉴作用,因为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从说话体到阅读体过渡的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分水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风骚”并称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风”是指以15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深刻代表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的朝霞时代,被难诗歌的原创魅力与中国抒情诗的最高成就
    两者先后开创了写实主义和人本主义,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道路的创作
    两者并称是中国诗歌从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完成的标志
    两部诗集所代表的风格与传统展开的宽广的内容和影响,具有千古垂范的意义和同等的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要回答宋代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正确答案: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中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宋代话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宋话本开辟了文学家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创作道路,既提高了民间义学的艺术品位,又使大批仕途无门的知识分子找到了表现自己文学才能的创作空间,促进了叙事文学供求关系的平衡发展。大量民间艺术形式由于众多文人的参与而走上综合的发展道路,给作为综合艺术主要形式的戏剧提供了发展成熟的综合条件.终于促使戏剧艺术在元代一统天下。
    (2)宋代话本小说在言语运用、故事结构、人物刻画等方面,比唐代传奇前进了一大步,表现了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逐步成熟。说话人为了吸引听众,特别讲求故事的曲折生动,善于通过人物情态和心理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运用富有戏剧性的对话和冲突来展示人物个性。这些成熟的艺术手法,为后代作家独立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种种技巧,满足了叙事文学生产的技术性需求。
    (3)宋话本尤其是讲史话本的繁荣,为元代戏剧和明代长篇小说准备了大量的创作题材,元代众多的历史剧目,明代所有的长篇历史小说,无一不从宋代话本汲取内容,扩大创作成果。如《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三国志平话》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虽然增添了作者大量的创作内容,但其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都是沿着《三国志平话》的规模和主旨深入发展的。
    (4)宋代话本小说中的短篇小说作品,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及近、现代的短篇小说创作。明代盛极一时的拟话本,从内容到形式都直接继承宋代话本,终于通过冯梦龙等人的广泛搜集和精心整理、创造,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技巧。显示了通俗短篇小说彻底的辉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金瓶梅》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正确答案: 《金瓶梅》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不在于有几部续书,或为其他文学样式提供了素材,而是为以后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压倒优势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成了两个阶段。以后的世情小说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派是以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来描摹世态的,另一派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讥刺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的。

  • 第14题:

    试论述李煜的生平与其词风变化的关系,以及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正确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今存词三十余首。他39岁时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的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实际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代表作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在南唐内外危机深化的过程中,李煜逐渐也感觉到他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因此在部分词里也流露了沉重的哀愁。他的后期词主要写亡国之痛,南唐亡国使他丢掉了小皇帝的宝座,也使他在词创作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成就。这一段由南唐国主转变为囚徒的经历,使他从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在词里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
    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其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是“真”。他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制。这也是他的词能引起后人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是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是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是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愁恨何能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自身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
    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这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其次,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构成了画笔所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他国破家亡后的生活感受。再次,他还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句都是。另外,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
    总之,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心底的深哀巨痛,他的词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王国维曾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 第15题:

    评述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 ①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
    ②人口原理的第一个系统阐述者;
    ③普遍过剩危机学说的最早阐述者之一;
    ④供给、需求、成本共同决定价值——新古典均衡价格理论;
    ⑤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
    ⑥需求管理思想——现代宏观经济政策。

  • 第16题:

    《金瓶梅》的思想意义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正确答案:《金瓶梅》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是严格基础上的现实主义巨著,它选择了典型时代、典型社会环境,塑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从以下可以看出:
    ①《金瓶梅》写的是我国十六世纪新兴商人的历史悲剧。
    ②它对社会现实作了清醒的、赋于时代特征的描绘,它在暴露晚明社会黑暗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还是一部我国十六世纪社会的风俗史。
    ③它是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体裁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开了世情小说的先河。

  • 第17题:

    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正确答案:1、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
    2、是我国第一部世情小说;
    3、是纯白话语言艺术成熟的长篇小说,摆脱了讲唱艺术的影响;
    4、探索了我国长篇古典小说的结构艺术,形成了纵向为主、横向结合的结构方式;
    5、故事情节安排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对后世小说、创作具有借鉴作用,因为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从说话体到阅读体过渡的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分水岭。

  • 第18题:

    简述现代管理理论在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人的看法上。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都将人看做经济人,行为科学将人看做社会人,现代管理理论将人看做复杂人,认为人是怀着不同需要加入组织的,而且人们有不同的需要类型,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在管理的范围和涉及的组织要素上。
    管理科学主要是计划与控制方面,涉及的主要要素是技术、组织机构和信息。行为科学的范围主要是组织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了人和团体的,所涉及的组织要素主要是人、组织机构和信息;现代管理理论适用的管理范围是组织的整个投入—产出过程,涉及到组织的所有要素。
    3)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管理科学多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方法,采取逻辑与理性的分析、准确衡量等手段,行为科学多取自社会科学的方法,采用影响、激励、协调等手段来诱发绩效;现代管理理论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运用系统与权变的观点,采取管理态度,管理变革、管理信息等手段使组织的各项活动一体化。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4)在管理目的上。管理科学追求的首先是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其次是最大限度的满意。行为科学的管理目的则相反;而现代管理理论追求的不是最大,而是满意或适宜,并且是生产率与满意并重,或利润与人的满意并重,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 第19题:

    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虽然也受到说唱文学的影响,但已不是在民间传唱的基础上加工,而是经过作者完整构思独立创作的作品。其次,作品描写的不是历史或传说的人与事,而是作者耳闻目见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且是通过一个家庭来折射社会,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写家庭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开创了世情小说这一派。再次,作品笔调冷峻,人物刻画细腻,细节描写丰富,语言生动传神,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写实文学创作的成熟。

  • 第20题:

    问答题
    《金瓶梅》的思想意义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正确答案: 《金瓶梅》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是严格基础上的现实主义巨著,它选择了典型时代、典型社会环境,塑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从以下可以看出:
    ①《金瓶梅》写的是我国十六世纪新兴商人的历史悲剧。
    ②它对社会现实作了清醒的、赋于时代特征的描绘,它在暴露晚明社会黑暗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还是一部我国十六世纪社会的风俗史。
    ③它是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体裁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开了世情小说的先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思想意义及其在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正确答案: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很明确的。诗中描写造成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家长制。封建社会中的婚姻不是以男女双方的爱情为基础,而是以家族利益、家长意志为决定条件的。它表现为男女的结合要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婚后仍然要受封建家长的支配,特别是在女子方面,仍然要遵从“三从”、“四德”,成为封建家长的奴仆。刘兰芝不容于婆母,被遣送回娘家后又不容于自己的兄长,完全是死在专横的封建家长压迫之下。《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就在于它通过焦、刘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叛逆精神,并且在最后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由于它所提出的是封建社会里一个带有极其普遍性的问题,这就使得这一悲剧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这是关于《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思想意义。
    《孔雀东南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它通过诗的形式、诗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如诗中所写女主人公刘兰芝的性格是非常可爱、可敬。她勤劳、善良、坚强、美丽,然而,这样一位完美的女性,却受到封建社会种种蛮横无理的迫害,逼得她走投无路,最后以死以示反抗。正是这种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使刘兰芝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焦仲卿是诗中的另一个正面人物形象。他对爱情忠诚专一,在刘兰芝和焦母的斗争过程中,他始终站在刘兰芝的一边。为了保护刘兰芝和保卫自己的爱情,他也跟自己专制的母亲作了抗争。可是最后,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清醒过来,从思想上冲破了封建孝道对他的束缚,同兰芝一起以死殉情,对封建恶势力表示了坚决的抗争。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死,是他们在当时具体情况下所能采取的反抗手段。他们的死实际上是给压迫者一个有力的打击和表示了最强烈的抗争。诗中描写的反面人物焦母和刘兄,他们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作者对这两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对焦母的专横,刘兄的势利无情,都作了深刻而形象的揭露。这些反面人物也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概括出来,同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诗中正是通过对他们的揭露,抨击了吃人的封建宗法制度。
    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诗中的人物语言十分个性化(例见作品)。另外,作者在结构布局方面也很成功。全诗紧扣住刘兰芝夫妇的坚贞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展开了丰富而曲折的情节描写和尖锐的悲剧性的冲突。
    总的说来,《孔雀东南飞》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思想和艺术二者高度和谐的统一,使它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金瓶梅》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正确答案: 《金瓶梅》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不在于有几部续书,或为其他文学样式提供了素材,而是为以后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压倒优势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成了两个阶段。以后的世情小说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派是以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来描摹世态的,另一派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讥刺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汉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 汉乐府民歌在《诗经》以后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的现实主义精神,唐代天宝时期杜甫又进一步因事立题,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诗篇。中唐时期,白居易又提出了“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题乐府诗。所有这些,都是对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2)在形式上,汉乐府民歌为后代诗歌创作确立了五言、杂言这两种主要诗体。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东汉出现了文人五言诗创作的兴起,此后建安文人又掀起了创作五言诗的高潮。鲍照的五言诗与杂言,又是在继承汉乐府民歌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至于盛唐大诗人李白的乐府歌行体,更是在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可以说后代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接受汉乐府的影响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论述李煜的生平与其词风变化的关系,以及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正确答案: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今存词三十余首。他39岁时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的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实际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代表作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在南唐内外危机深化的过程中,李煜逐渐也感觉到他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因此在部分词里也流露了沉重的哀愁。他的后期词主要写亡国之痛,南唐亡国使他丢掉了小皇帝的宝座,也使他在词创作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成就。这一段由南唐国主转变为囚徒的经历,使他从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在词里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
    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其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是“真”。他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制。这也是他的词能引起后人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是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是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是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愁恨何能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自身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
    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这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其次,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构成了画笔所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他国破家亡后的生活感受。再次,他还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句都是。另外,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
    总之,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心底的深哀巨痛,他的词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王国维曾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