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工作中把解词与析句有机地结合,就是()。
第1题:
A 双词阶段
B 复杂句阶段
C 单词阶段
D 简单句阶段
第2题:
A.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复句,动词非主谓句
B.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
C.主谓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复句,动词谓语句
D.主谓作宾句,主谓谓语句,形容词非主谓句,动词谓语句
第3题:
"言"、"思"、"有"在《诗经》中常见,它们在诗句中并不表示词和词或句和句之间的语法关系。()
第4题: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一般把()和()叫做构词语素,把()叫做变词语素。
第5题:
分析下列句子,如果是单句,请根据谓语确定其句型;如果是复句,则分析分句之间的层次和关系。你请我就来。
第6题:
训诂术语的“浑言”和“析言”,其用途是()。
第7题:
下列属于汉语语法实体的有()。
第8题:
从句型的角度看,“加油!”是()。
第9题:
第10题:
句型类是主谓句
句式类是把字句
功能类是陈述句
繁简类是单句
第11题:
区别泛指与特指
说明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说明同义词作不同解释的原因
辨别外延相同而内涵有别的概念间的差异
说明词义引申的途径
第12题:
第13题:
语言发展处于简单句阶段的儿童准确地把词与物体或动作联系起来。()
第14题:
A复合句
B复杂句
C混合句
D混含句
第15题:
A.在题目的同一句话中同时包含两个词
B.摘要的同一段中同时包含两个词
C.摘要中的同一句中包含两个词
D.全文的同一句或同一段中同时包含两个词
第16题:
试分析多义词“深”和别的词所构成的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
第17题:
训诂工作中把解词与析句有机地结合,就是()。
第18题:
拈和仿词不同:拈是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移用到乙事物上,是词语的();仿词则是在现成词语的基础上更换其中的词或语素,是词语的()。
第19题:
根据主谓句中谓语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主谓句分为四种,即名词性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
第20题:
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21题:
一个句子
词,不是句子
非主谓句
主谓句
独词句
第22题: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带上语调构成的单句
划分词类的依据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紧缩复句内容上蕴涵某种逻辑关系,形式上句中没有语音停顿
“坚持三审制”中的“三审制”是短语,其结构关系是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第23题:
语素
词
短语
小句
复句
第24题:
注意句型
辨别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把词放在句中去比较分析
分清它与别的词语的关系
分析单句和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