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一位思想家曾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据此言论,该思想家最可能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第4题:
保教人员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情趣。
第5题: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他是()
第6题: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第7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第8题: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第9题:
所谓量上的对应关系是指()的事要求相应数量的人去做,而不定期一数量的人只能做一定数量的吉,而质上的对应关系是指不同类型和特点的,不同难易和繁简程度的事都要求有相应的人去做。
第10题: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第11题: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第12题: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万物皆空,一切唯心造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第13题:
第14题: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这是一位古希腊哲人强调知识对人道德作用的话。这个哲人是()
第15题:
根据(Reich,1988)和(Smith,1987,1993)的定义,伦理是指关乎三个基本和根本问题的行为、实践和决策,这三个问题包括:()
第16题: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第17题: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第18题:
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乃是出于无知”,主张“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第19题: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知道得越少。”这位哲人是()
第20题:
主张“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第21题:
怀疑运动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智者的领袖()。
第2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第23题:
感受美
体验美
创造美
审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