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风格。”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析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深刻内涵。


    正确答案: (1)“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莫测高深;
    (2)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
    (3)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是现代西方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 第2题:

    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运用了独特的幽默手法——“我要让人们先畅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心理回顾他们所笑的一切。”
    (2)借用了戏剧中的“人物展览式”的艺术结构。
    (3)通过扭曲变形等手法传达作者对战争以及社会现实的理解。
    语言的矛盾性和悖谬揭示了这种语言所描写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与其表象相违背,荒谬的错置和非理性的混乱是它的准则。

  • 第3题:

    论述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主题和艺术特色,说说这部作品是如何体现黑色幽默的。


    正确答案: 主题:《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二战期间驻扎地中海皮亚诺岛基地一支美军舰空军小队为背景,围绕飞行员尤索林要求停止驾驶飞机飞行和复员回国的事件,以一种嘲笑戏谑的风格,即所谓的“黑色幽默”暴露了美军内部的腐败黑暗,并描写了正直人格无法在此黑暗环境中取胜甚至生存,以此喻示美国社会及人类处境的荒诞性。
    艺术特色:这部作品代表了“黑色幽默”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征。
    (1)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与主题。小说利用荒诞不经的情节,反讽俏皮的语言,描写了人难以摆脱的困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荒诞不经,在笑声中嘲笑了社会,但是饱含着心酸与无奈。
    (2)成功塑造了“反英雄”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一群卑鄙无耻之徒,却平步青云。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不甘于同流合污,但他并不想改变这个社会,在害怕死亡的恐惧中最后选择当一名逃兵。
    (3)“反小说”的叙事结构。《第二十二条军规》缺乏一条完整的故事线索,通过“人物展览式”的戏剧性结构构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整体上显得凌乱破碎,但呼应了小说的荒诞氛围。

  • 第4题:

    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风格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是如何表现的:


    正确答案: 首先,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风格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表现为它在某些人生行为的违情逆理性质时,故意夸大它的荒谬怪诞。比如小说中的佩克姆将军命令地中海战区内的帐篷统统并排搭起,帐篷们朝着华盛顿大门的方向,要有气派。谢司科普少校一星期夺得了三面红三角旗,因为他揣摸出一种新的队列方式:不会动手臂,由此避免了队列中歪歪扭扭的行进现象。这一切直观的描述让人直观上边感觉到了他们的心理偏斜与精神的残缺,从而在瞬间确证了自我心理上的健全,精神上的优越,于是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自豪感、喜悦感,归根结底也就是喜剧感。
    其次,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感在《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表现为他在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恐惧与残忍时,总是通过常识中公然的悖离逆情予以显现。比如小说中对一个“全身雪白的士兵”的毫无逻辑、肆意夸张的描述,一下子将世界公然置放于荒诞的背景上。同时,我们也就从心灵里轻轻地勾销了对这个公然不合理世界的基本认可,从而获得了强烈无比的喜剧性领悟。

  • 第5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思想、艺术上的特点。


    正确答案: 海勒是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在黑色幽默文学中影响最大,成了这一流派的支柱。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轰动欧美文坛的小说,西方评论家誉之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它以其独创性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
    “海勒在他的创作中注意发掘社会重大主题,揭示社会中使人受到摧残和折磨的异己力量,具有象征意义。他的创作方法往往是以超现实而不是从写实的角度出发,经常以夸张的手法把生活漫画化,表现了一种和写实性质的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他又善于把令人绝望的暴行和难以忍受的痛苦写成笑话,但作品的基调是绝望的,排斥任何具有正剧含义的光明的圆满的结局。他在表现现实世界时有愤怒,但他们解嘲的态度减轻痛苦,以无可奈何的心情接受既成事实,并没有想改变这个世界。”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中心人物是尤索林,他同以中队司令官卡斯卡特为首的凶险环境的矛盾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矛盾冲突。小说通过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战争和官僚机器的疯狂、荒诞,并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达到了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境界,从而很好地表现出西方人对人类处境的困惑。有的评论家把这部小说看作是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佳小说,但实际上,这部小说的意义显然超出了战争的范畴。作者的着眼点不在于这场战争,而只是要借“二战”这方舞台,借以演出自己的阴郁喜剧。所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不是一部历史小说,而是一部当代寓言:它并不是要表现历史的真实,而是要表现现实的哲理。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令人莫测高深……他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奥妙在于:第一,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第二,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结果无论飞行员提出与否,一概必须执行任务。因此可以说,这条军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困境。这种圈套和困境可以说就是现代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首先,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全书42章,有37章以人物姓名或称呼为标题。每一章重点写一个人物,然后以主人公尤索林贵串起来。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贴,而没有一个贯串首尾的故事情节。其次,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这部小说的喜剧色彩非常的浓烈,夸张变形的幽默讽刺等手法的成功运用,使小说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而喜剧效果中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 第6题:

    第二十二条军规


    正确答案:代表了一种捉弄人的乖戾的社会力量,是灭绝人性的官僚机构的象征。它无处不在,成为弱小人物的命运之网;它更是离开具体社会条件的存在,具有支配一切的神奇力量,人无法逃避它,只能消极地受其捉弄。“第二十二条军规”达到了象征高度,成为美国社会“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的绝妙概括。

  • 第7题:

    问答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①黑色幽默文学一般都强调象征意义。“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神秘力量,操纵着芸芸众生。小说是对二次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揭示和批判。
    ②小说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风格。首先作者以反讽为基础进行艺术构思,作品描写了一个倒错的世界,所有正常的人类生活准则都变得不正常了,而不正常的东西反而变得正常了。其次作者采用的逻辑悖论手法。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可是作家却一本正经地在此基础上编织情节,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讽刺、荒诞和幽默的效果。
    ③全书结构松散,全书既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和事件,也没有将全部人物或事件串连起来、变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核心人物,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小说结构的一般特点。
    ④各种现代派文学艺术手法如象征性、意识流、荒诞情节、逻辑颠倒、时空倒错等的综合运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析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深刻内涵。

    正确答案: (1)“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莫测高深;
    (2)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
    (3)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是现代西方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约瑟夫•海勒的小说()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之一。
    A

    《第二十二条军规》

    B

    《虎口脱险》

    C

    《好兵帅克》

    D

    《堂吉诃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黑色幽默”这一文学流派的作品是()。
    A

    《恭顺的妓女》

    B

    《等待戈多》

    C

    《秃头歌女》

    D

    《第二十二条军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的杰作。
    A

    存在主义

    B

    新小说派

    C

    黑色幽默

    D

    魔幻现实主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第二十二条军规》以疯狂对付疯狂、以荒诞对付荒诞,是一部典型的()小说。
    A

    抽象派

    B

    存在主义

    C

    黑色幽默

    D

    新历史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黑色幽默”作家群中最有影响的是(),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上经典性的作品。


    正确答案:海勒

  • 第14题:

    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海勒的作品有()

    • A、《第二十二条军规》
    • B、《不是玩笑》
    • C、《在路上》
    • D、《上帝知道》
    • E、《达摩流浪汉》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的杰作。

    • A、存在主义
    • B、新小说派
    • C、黑色幽默
    • D、魔幻现实主义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首先,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全书42章,有37章以人物姓名或称呼为标题。每一章重点写一个人物,然后以主人公尤索林贵串起来。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一个贯串首尾的故事情节。其次,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这部小说的喜剧色彩非常的浓烈,夸张变形的幽默讽刺等手法的成功运用,使小说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而喜剧效果中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 第17题:

    《第二十二条军规》以疯狂对付疯狂、以荒诞对付荒诞,是一部典型的()小说。

    • A、抽象派
    • B、存在主义
    • C、黑色幽默
    • D、新历史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黑色幽默”这一文学流派的作品是()。

    • A、《恭顺的妓女》
    • B、《等待戈多》
    • C、《秃头歌女》
    • D、《第二十二条军规》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问答题
    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风格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是如何表现的:

    正确答案: 首先,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风格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表现为它在某些人生行为的违情逆理性质时,故意夸大它的荒谬怪诞。比如小说中的佩克姆将军命令地中海战区内的帐篷统统并排搭起,帐篷们朝着华盛顿大门的方向,要有气派。谢司科普少校一星期夺得了三面红三角旗,因为他揣摸出一种新的队列方式:不会动手臂,由此避免了队列中歪歪扭扭的行进现象。这一切直观的描述让人直观上边感觉到了他们的心理偏斜与精神的残缺,从而在瞬间确证了自我心理上的健全,精神上的优越,于是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自豪感、喜悦感,归根结底也就是喜剧感。
    其次,黑色幽默小说的喜剧感在《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表现为他在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恐惧与残忍时,总是通过常识中公然的悖离逆情予以显现。比如小说中对一个“全身雪白的士兵”的毫无逻辑、肆意夸张的描述,一下子将世界公然置放于荒诞的背景上。同时,我们也就从心灵里轻轻地勾销了对这个公然不合理世界的基本认可,从而获得了强烈无比的喜剧性领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美国“黑色幽默”派作家海勒的代表作是()
    A

    《荒野的呼唤》

    B

    《愤怒的葡萄》

    C

    《马丁•伊登》

    D

    《第二十二条军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概括《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内容,并分析说明该作品如何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

    正确答案: 美国作家海勒于1961年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轰动欧美文坛的小说。它以其独创性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小说写的是美国一支空军内幕。主人公尤索林要求停止飞行复员回国的斗争经历。但空军大队指挥官卡斯卡特一次次任意提高执行任务的指标,致使飞行员各个得了恐惧症。尤索林装疯,军规规定,疯子可以停止飞行,但又规定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军规的附带的条件:凡是能提出条件的人就证明不是疯子。所以尤索林只能继续飞行。军规还规定飞满32次的人可以不在执行任务。但军规的附带的条件是停止飞行前不能违反上级命令。尤索林终于明白了军规是一个圈套,于是驾机逃到瑞典。小说至始至终笼罩在军规的阴影之中。这军规就是军队官僚机构。这军规象征着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以及有理性的荒诞。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
    首先,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全书42章,有37章以人物姓名或称呼为标题。每一章又重点写一个人物,然后以主人公尤索林贯穿起来。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贴,而没有一个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
    其次,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这部小说的喜剧色彩非常浓,夸张变形的幽默讽刺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第二十二条军规

    正确答案: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现代主义流派黑色幽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皮亚诺扎岛的一支美国空军飞行大队的活动为题材。但并未具体描写战争,作家只是怀着一种深刻厌恶以至绝望的情绪,借用战争这个宽广而又充满混乱感的舞台,表现他主观感受到的社会荒谬和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处境及命运。作者不惜用歪曲现象以至使读者不住对本质发生怀疑的惊世骇俗之笔,用不可能来表现可能发生或实际上发生的事情,从反面揭示他所处的现实生活的本质。在结构上一反传统的常规。事件的脱节,时间的零碎化,对话和叙述的不合逻辑性,叙事顺序的内在性(不按实际的编年顺序),故事总体的二律背反,以及其公认的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和模仿史诗的特征,都证明该小说在类别上无疑属于本世纪中期以来盛产的实验小说。由于它完美地体现了“黑色幽默”文学“把握时代”的魅力、“表现了时代的特征”而成为60、70年代美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必读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也成了“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进入了美国人的日常语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思想、艺术上的特点。

    正确答案: 海勒是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在黑色幽默文学中影响最大,成了这一流派的支柱。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轰动欧美文坛的小说,西方评论家誉之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它以其独创性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
    “海勒在他的创作中注意发掘社会重大主题,揭示社会中使人受到摧残和折磨的异己力量,具有象征意义。他的创作方法往往是以超现实而不是从写实的角度出发,经常以夸张的手法把生活漫画化,表现了一种和写实性质的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他又善于把令人绝望的暴行和难以忍受的痛苦写成笑话,但作品的基调是绝望的,排斥任何具有正剧含义的光明的圆满的结局。他在表现现实世界时有愤怒,但他们解嘲的态度减轻痛苦,以无可奈何的心情接受既成事实,并没有想改变这个世界。”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中心人物是尤索林,他同以中队司令官卡斯卡特为首的凶险环境的矛盾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矛盾冲突。小说通过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战争和官僚机器的疯狂、荒诞,并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达到了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境界,从而很好地表现出西方人对人类处境的困惑。有的评论家把这部小说看作是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佳小说,但实际上,这部小说的意义显然超出了战争的范畴。作者的着眼点不在于这场战争,而只是要借“二战”这方舞台,借以演出自己的阴郁喜剧。所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不是一部历史小说,而是一部当代寓言:它并不是要表现历史的真实,而是要表现现实的哲理。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令人莫测高深……他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奥妙在于:第一,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第二,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结果无论飞行员提出与否,一概必须执行任务。因此可以说,这条军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困境。这种圈套和困境可以说就是现代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首先,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全书42章,有37章以人物姓名或称呼为标题。每一章重点写一个人物,然后以主人公尤索林贵串起来。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贴,而没有一个贯串首尾的故事情节。其次,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这部小说的喜剧色彩非常的浓烈,夸张变形的幽默讽刺等手法的成功运用,使小说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而喜剧效果中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