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汉族神话零碎、残缺的主要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神话内容特征


    正确答案: 原始性与集体性的统一、神奇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神圣化与人格化的统一、崇高理想与消极幻想的统一
    (1)原始性与集体性的统一
    ①原始性:神话内容中直接或曲折地反映以原始氏族社会为主的自然与社会形式本身(“羿射九日”);当时的人们运用最初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原始思维”创造神话(雷声——雷公碰响双锤),先民对客观事物无法达到理性认识,运用幼稚的想像、天真的幻想解释自然、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是直观的、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的,带有鲜明原始思维特征。
    ②集体性:神话是原始先民群体智慧的产物,反映氏族集体意识与情感愿望。
    ③原始性和集体性密不可分。原始性——时代特征,集体性——创作特征;二者有机统一。
    (2)神奇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①神话内容因讲述“神”或“半神半人”而带有神奇性,主人公超常,情节离奇(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②透过离奇的幻想色彩,可看出神话植根于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充分的现实性。(十日暴虐、洪水滔天神话——远古自灾害的广泛发生的现实)
    ③神奇性与现实性巧妙统一,使神话具有永久魅力。
    (3)神圣化与人格化的统一 
    ①神圣化: 
    A、时空背景、主人公及其行为等神圣化。 [时间背景——奇幻迷离;主人公——神力超常、业绩卓著]  
    B、内容与仪式神圣化。  
    远古神话往往只能在特定严肃场合,由祭司、巫师或德高望重的长者,虔诚庄重的讲诵,不得即兴发挥。 
    ②神话主体的人格化,是神话内容神圣性的前提和基础。 
    原本无神,神是先民按人间生活样式造出来的,自然现象被人格化,神被人性化,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人格的烙印。(《精卫填海》——炎帝女儿溺死于东海——化精卫鸟——衔石、树枝填海——人化鸟的离奇情节、原始氏族复仇习俗、人类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③神奇化与人格化是矛盾对立的,却在神话中完美统一。
    (4)崇高理想与消极幻想的统一 
    神话表达原始先民崇高理想,来自实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寄寓于原始想像与幻想。其中积极幻想与崇高理想有同一性,是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神话内容主导方面) 消极幻想:非实践、非科学、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趋向。其荒诞性和落后性,削减神话文化价值,成为后世某些迷信、愚昧思想观念及行为的温床。(神话内容非主导方面)

  • 第2题:

    汉族灾难神话的主要特点是()

    • A、由人间力量来战胜灾难
    • B、整体风格恢弘壮烈
    • C、成为汉族文学的重要起源
    • D、神话没有顺利发展为史诗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双人孔雀舞》的内容来源于()。

    • A、汉族的民歌
    • B、傣族的世俗生活
    • C、白族的巫术信仰
    • D、傣族的神话传说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神农尝百草,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神农指的是()

    • A、黄帝
    • B、炎帝
    • C、尧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我国神话大多保存在汉族典籍()

    • A、《山海经》
    • B、《楚辞》
    • C、《淮南子》
    • D、《世说新语》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汉族神话书面资料比较简单、零碎,保存下来的较少,没有集成专书,只散见于()

    • A、山海经
    • B、楚辞
    • C、论语
    • D、孟子
    • E、淮南子

    正确答案:A,B,E

  • 第7题:

    试述传说和神话的区别。


    正确答案: 神话和传说都有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富有浪漫色彩,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加上前段研究中对一些经典著作理解片面,认为原始社会以后神话就消失了,因而把后期产生的神话称为“神话色彩很浓的传说”,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实际上,神话和传说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
    (1)从题材内容上看,传说更富于社会性,它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的,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的生活,因此更“近于人性”,神话则充满了“神怪性”。传说中也有些虚幻色彩,但不如神话浓厚,而且多含有历史的、社会的因素。神话也有这些因素,但它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曲折反映的,它以“自然性”为基础,以“神”的活动为中心,即使是英雄神话,其人形、人性、人情、人味,也带有某种自然的属性。相比之下,传说比神话更接近现实,主人公或生活在人间,或与人间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从表现形式上看,传说叙述人物事件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有名有姓,虽然有些事假托的虚拟人物;神话则不然,如;雷公、土地、灶君等,只是统称。有的虽有姓名,如祝融、共工,但没有特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祝融是黄帝的火官,曾奉命去杀鲧。后又帮助成汤伐桀,助武王伐纣,横跨三个朝代十一个世纪,凡人是不可能的。从结构上看,神话古朴、单纯,传说一般情节较为曲折离奇、复杂。由于传说有特定的背景,所以更富有乡土气息。
    (3)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一般来说,神话早于传说,而传说形成的时间又较神话长。如黄帝,早期是神话人物,他是中央天帝,有四张面孔,主要的神职是司雷雨,后来逐渐历史化,成为炎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以之战于坂泉之野,炎帝兵败,其后裔蚩尤复战于濯蘪;这些历史又传说化,到后期就成了传说人物,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说他发明了指南针,教人制衣裳等,其神格逐渐减弱,人性逐渐增强,这是神话演进为传说的结果。
    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晚期的神话和早期的传说往往有交错的现象,如李冰治水的传说,有人把它归入英雄神话类,因为其“自然性”较强,这也是可以的。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释原”神话?

    正确答案: “释原”神话:是原始先民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来历或对其“原本”状态的推测与说明。 
    (1)天地和万物的起源神话 
    (“开辟神话”):是原始先民对置身于其中的宇宙空间及世间万物起源的探索与解释。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世界各国,中国各民族——巨人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于巨人或巨兽尸体的各个部分变化而成]  
    (2)人类起源神话 
    我国汉族——女娲抟土造人神话;傣、苗等族——神用泥土造人;瑶、白等族——人类从葫芦中来,或由葫芦变成(生殖崇拜);部分少数民族——卵生、洞生、某些动物变化而来。
     (3)民族族源神话 
    (始祖神话):对各民族自身历史的溯源。主要讲述本氏族、本*部落、本民族的始祖来源“故事”。包括关于全人类的共祖神话,和关于本族团的始祖神话。
    ①与图腾崇拜相联系,一些少数民族把动物当祖先崇拜。 [瑶族——犬——《盘瓠》神话]  
    ②兄妹成婚,繁衍族群。 [仡佬族——《阿力哥娶达勒妹》神话]  
    ③本民族起源与神之间特殊关系。 [后稷的母亲,因在郊外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  
    (4)原始农业、畜牧业起源神话 对人类文明与物质生产的溯源,对生产实践活动起源的解释。 [汉族种植“五谷”——“神农氏”开创农业生产;许多少数民族——民话英雄从天神处索谷种、牲畜,驯化家畜家禽(如纳西族神话,人战胜天神始入农耕生产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双人孔雀舞》的内容来源于()。
    A

    汉族的民歌

    B

    傣族的世俗生活

    C

    白族的巫术信仰

    D

    傣族的神话传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民间传说与神话的区别

    正确答案: 由于两种体裁的部分作品所产生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它们既可以作神话,也可以作民间传说来看待,也就是说民间传说与神话之间具有模糊地带。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来自神话,这就免不了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神话和民间传说都具有解释的叙事功能。当然这两种体裁从创作到流传的诸多环节上的区别是明显的:
    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结果。
    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以人拟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的结果,因此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
    二者作用不同:在原始初民那里,神话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在部落遇到血亲复仇,领地纷争时,神话可以起到调解的作用;民间传说则依托着真实的存在而富于遐想,它更多表现出的是文学的审美愉悦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神农尝百草,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神农指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汉族灾难神话的主要特点是()
    A

    由人间力量来战胜灾难

    B

    整体风格恢弘壮烈

    C

    成为汉族文学的重要起源

    D

    神话没有顺利发展为史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洪水再生神话的文化意蕴?


    正确答案: ① 洪水再生神话对洪水灾害及其起因的叙说,是原始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和自然崇拜的反映。
    ② 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③ 大部分神话都讲洪水遗民是从葫芦里逃生的。这与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葫芦崇拜有关。

  • 第14题:

    试述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一、自然散佚
    1、自身学术价值不高,自然淘汰: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文字逐渐成熟开始,人们开始著书立传来记录生活,研究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文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人们会发现先人的很多想法,方法等是没什么价值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人们就会将这些淘汰。
    2,自身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被新著作代替:
    在诸多的文献当中,有些记载着一些重要的发明方法,或者是重要的信息,随之知识的不断积累,人们发现了更好的东西,或者是后来人扬长避短,在先人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更好的东西,并将其记录下来;或者是有些有用的信息,但是太杂乱,有后来者将这些东西归类总结,编写出一部新的著作,以便人们更好的查阅,那么就会将旧的版本淘汰。
    3,自然灾害导致文献亡佚:
    自然灾害的突如其来,无疑会给毫无防备的人们带来麻烦,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发洪水,淹没了图书馆,或者是藏书楼着火等。
    二、人为损害
    人为损坏应该是文献亡佚最为可惜的一种,例如在晚清时期的中国,外国侵略者不知道毁坏了多少的文献。还有就是一些国人,将珍贵文献偷运出境贩卖给其他国家,虽然文献还在,但是已经不能够供我们所查阅,所熟知。

  • 第15题:

    试述民间传说与神话的区别


    正确答案: 由于两种体裁的部分作品所产生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它们既可以作神话,也可以作民间传说来看待,也就是说民间传说与神话之间具有模糊地带。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来自神话,这就免不了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神话和民间传说都具有解释的叙事功能。当然这两种体裁从创作到流传的诸多环节上的区别是明显的:
    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结果。
    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以人拟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的结果,因此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
    二者作用不同:在原始初民那里,神话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在部落遇到血亲复仇,领地纷争时,神话可以起到调解的作用;民间传说则依托着真实的存在而富于遐想,它更多表现出的是文学的审美愉悦性。

  • 第16题:

    试述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不同


    正确答案: 1.古希腊神话以“力”为本,中国神话以“善”为本
    2.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是阿波罗精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崇拜的是力与技术大师;组织上以李系神。
    而中国神话体的是对人类仁爱善良和征服自然,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内心的精神追求。

  • 第17题:

    汉族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白族的《创世纪》,阿细族的《阿细的先基》,苗族《古歌》,瑶族《盘王歌》,所记的内容()


    正确答案:基本相同

  • 第18题:

    汉族的开辟天地的神话代表是?()

    • A、遮帕麻与遮米麻神话
    • B、盘古神话
    • C、诺亚方舟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民间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二者的联系在于:
    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时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
    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传说的故事追求传奇性,传奇效果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但只作为辅助内容存在。
    区别在于:第一,二者的故事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洪水再生神话的文化意蕴?

    正确答案: ① 洪水再生神话对洪水灾害及其起因的叙说,是原始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和自然崇拜的反映。
    ② 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③ 大部分神话都讲洪水遗民是从葫芦里逃生的。这与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葫芦崇拜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不同

    正确答案: 1.古希腊神话以“力”为本,中国神话以“善”为本
    2.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是阿波罗精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崇拜的是力与技术大师;组织上以李系神。
    而中国神话体的是对人类仁爱善良和征服自然,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内心的精神追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神话性质?

    正确答案: (1)神话是远古先民的具有“真理性”的“百科全书”。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先民那里是混同为一的,神话中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解释,是先民们学习和传承的对象,是神圣的信条,是诠释万事万物的“教科书”。
    (2)神话是远古先民的生活实践指南。
    神话在本质上折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植根、产生于原始生活实践,后又融汇、作用于生活实践,成为指导、完善生活的实践指南。
    ①强化礼仪规范和道德规范。(约束) [远古无法律和完备的道德观念——神话中的“神”——有最高约束力量——先民生活趋向有序化、文明化]
    ②满足先民心理需求。(信仰) [对神的信仰,巫术文化——神及英雄为精神支柱和心理依托——信心、勇气]
    ③传承传统,凝聚、增强群体意识。(教化) [强化集体意识与部族传统,沟通思想情感,维系氏族,增强群体意识与凝聚力]
    ④不自觉加工而成,具有“永久魅力”。(艺术) [神话是不自觉加工的、含有艺术的积极幻想来折射自然与社会形态的口头文学作品。后世许多文艺作品都源于神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汉族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春节
    2、元宵节
    3、清明节
    4、端午节
    5、中秋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