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可以在《资治通鉴》中找到?()
第1题:
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相号召?
(1)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天子的威信下降。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述职等。土地被郑、晋、秦、楚等国或戎族侵夺,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已和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差不多,政治、经济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于是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大国争霸的局面。
(2)他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因为虽然天子失势,但毕竟是“天下共主”,仍具有号召力。因此只有以“尊王”相号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被称为蛮、夷、狄的周围少数民族,乘机向中原发展势力,向华夏族的诸侯国发动进攻。弱小的诸侯国难以自卫,就需要大国出面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进行抵抗。因此,“攘夷”在当时也很有号召力。
第2题:
以下哪个事件跟赵匡胤无关()。
第3题:
在春秋争霸斗争中,齐桓公最先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完成霸业的标志是()
第4题:
春秋时期,最先打出“尊王攘夷”口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
第5题:
《资治通鉴》第一句话涉及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第6题:
下面哪一位在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
第7题:
齐桓公第二期的口号是()
第8题:
历史上依靠“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是()
第9题:
朱元璋
赵匡胤
李渊
第10题: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五胡乱华
第11题:
赵括
赵匡胤
赵祯
赵估
第12题:
捍卫周王
争霸天下
尊王攘夷
问鼎中原
第13题:
齐桓公提倡「尊王攘夷」,其所尊之王是指?()
A.齐国国君
B.晋国国君
C.各国国君
D.东周天子
第14题:
谁发动陈桥兵变()
第15题:
管仲让齐桓公“尊王攘夷”,其“攘夷”是指以()为核心的民族秩序。
第16题:
下面提出“尊王攘夷”的是()。
第17题:
齐桓公提倡「尊王攘夷」,其所尊之王是指?()
第18题:
以尊王攘夷为借口而成就霸业的是()
第19题:
齐桓公的霸业的第二期主要口号是什么?()
第20题:
陈桥兵变的主角是()。
第21题:
晋文公
周成王
齐桓公
周武王
第22题:
齐威王
齐宣王
齐桓公
齐景公
第23题:
齐国国君
晋国国君
各国国君
东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