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强调的是分配正义,司马光很好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第1题:
第2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
第3题: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孔子的观点仍有其合理性和严谨性。该观点() ①认识到了公平是效率的重要保证,完全合理 ②忽视了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严谨性 ③主张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具有一定合理性 ④强调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毫无借鉴价值可言
第4题: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得到启示是()
第5题: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是()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6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早地体现了民主主义思想,其提出者是()
第7题:
翻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8题: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是古代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
第9题:
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话错误在于() ①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②违背了效率原则 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④把平均主义当成公平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孟子
孔子
韩非子
老子
第13题: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重视生活资料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过大
第14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哪里?
第15题: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看来,孔子的观点仍有其合理性和严谨性。该观点()。
第16题:
孔子教育学生冉有、子路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识到了公平的重要性 ②忽视了效率是公平的基础 ③正确认识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④把公平理解为平均主义
第17题: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与下列措施相符合的是() ①降低国企高管薪酬,部分需减薪50% 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③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至3500元 ④健全转移支付的调节机制
第18题:
翻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第19题:
以下《论语•季氏》篇中的五句话,全都体现了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第20题:
下面哪句话是孔子的。()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