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之所以保留太史令李淳风轶事,是因为李淳风轶事对后世有一定的劝谏意义。
第1题:
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作特别的编码分类。
略
第2题:
司马迁是汉高祖时的太史令,专门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
第3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用曹魏的年号,主要是出于纪年的方便。
第4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仅采用了司马相如的一篇文章,是哪一篇?()
第5题:
当神宗、王安石锐意变法之际,独愀然以为未当,退而著史,……垂二十年而书成……其书衣被沾溉于后世,至今不能废。这是指()。
第6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哪个国家是正统?()
第7题:
司马迁为继父业被任作太史令,是在汉武帝元封()年。
第8题:
虚实结合法里的“虚”指的是()。
第9题:
第10题:
魏
蜀
吴
晋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历史大事记
历史评论
帝王轶事
传记文学
第13题:
司马光对野史笔记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若野史笔记所载之事具有劝谏意义,即便不可信也可以采纳。
第14题: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预期的读者是大众百姓。
第15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曹丕的年号,但并不意味这曹丕政权具有正统性。
第16题:
我国古代首创了圆周率,奠定了我国传统数学的理论基础的《九章算术注》是由谁撰写的()。
第17题:
光线中的光之所以能在光纤中传输,是因为激光在光纤导束中传输,是因为激光在光纤导束中发生了()现象。
第18题:
轶事小说
第19题:
中国早期的叙事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
第20题:
民间传说、艺术价值、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
趣闻轶事、史实、神话故事
艺术价值、趣闻轶事、史实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过去的事迹
散失的事迹
其余的事迹
难觅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