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体育与美育关系密切。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
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②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略
第4题:
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美育与审美活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审美活动本身就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教育功能,如果没有审美活动,也就不可能有审美教育;另一方面,审美教育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唤起人追求关的无限热情,又必然会推动审美活动的不断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我们却不能把它们简单地混同起来。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从活动的存在形式上看,审美活动是一种带有很大随意性的个人行为,它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偶发性等特点,而审美教育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它是一个按照预先拟订好的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受教者施以定向审美培育的活动过程。
第二、从活动的存在结构上看,审美活动是由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两个因素构成,审美活动的现实发生,就是审美关系的确立和展开的过程,也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同时被建构、生成的过程。而审美教育则是由施教者、作为教育媒介的审美对象以及受教者三个因素构成,审美教育的现实发生,就是施教者以审美对象为中介与受教者有机结合的过程。
略
第5题: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A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第6题:
美育与体育在完成培养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第7题: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第8题:
第9题:
胎教、体育、美育、德育
胎教、美育、智育、德育
胎教、体育、智育、德育
胎教、体育、智育、美育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简述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
①联系: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同属于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是一种相互推动的辨证关系;
②区别:智育是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的求真能力为目的;德育是以锤炼人的道德品质,培养人的求善意志为指归;体育是以强化人的体能,培养人的健壮体魄为宗旨;而美育是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略
第16题:
美育与体育有哪些区别?
美育与体育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任务、目的不同。体育的任务、目的主要是发展人的体力,增强人的体质,塑造健全的体质结构;美育的任务、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塑造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
(2)实施媒介不同。体育所凭借的媒介是人体——包括人体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美育是凭借现实美、艺术美和科技美作为媒介,通过对它们的审美观照,来培养审美能力,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3)途径方法不同。体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受教者亲自参加体育活动,实际操作,才能达到,而美育更注重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强调内在的心理感受,不一定都要亲身操作,身体力行。
(4)活动心态不同。体育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有极大的无情性和残酷性;美育是一种超功利的活动,它对审美对象无所欲求,是一种“无挂无碍”的自由感受。
略
第17题: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横向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就纵向联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各育的基础。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道,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各育的中介和基础,它为学生形成思想品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塑造美感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
略
第18题:
()能激发幼儿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第19题: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哪四个方面()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