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血红蛋白(Hb)是血液红细胞中含铁的蛋白质,俗称血色素。由于Hb指标相对稳定,又能比较敏感的反映身体的机能状态,所以在运动训练中经常运用这一指标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是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评定运动员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一、血红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
①体内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
②缓冲血液酸碱度,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③调节血液的重量和粘稠度。
二、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携氧能力,血红蛋白低会造成运动能力受到限制,运动后恢复减慢。研究表明,大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耐力运动员理想水平(男子运动员不低于150g/L,女子运动员不低于130g/L)。
更多“简述血红蛋白含量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Matas训练法的操作程序及应用。


    正确答案:Matas训练法是进行颅内侧支循环建立的训练,即用手指或特别的训练用具,每日压迫颈内动脉2次-3次,先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压迫时间,直到病人能够适应20分钟或半小时的持续性压迫,而不感到头昏、眼黑和半身无力的脑供血不足,即可进行颈动脉结扎。此试验多用于脑血管性病变,尤其是动脉瘤手术前,以防术中大出血夹闭颈内动脉后不致造成严重的缺血性病变。

  • 第2题:

    简述血红蛋白指标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的评定
    正常值:14克%(血黏度4单位)——小于20克%(血黏度6单位)
    过高: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机能紊乱;
    过低:贫血,供氧不足,机能能力下降。
    血红蛋白半定量分析法进行个体具体分析,可了解个体正常范围,通过正常范围的观察,可掌握机能状况,调整身体机能,预测运动成绩。
    注意点:1.冬季、女性月经期正常值可稍低。
    2.注意季节和生物周期的个体差异。
    3.一般标准:男﹤17克%,女﹤16克%;最低值>本人全年平均值的80%。(12月值/12*80%)注意个体相差较大的平均值。
    4.身体机能最佳期:大运动量的调整期,血红蛋白值由低向高恢复时,运动成绩最好。
    5.为训练周期和阶段的评定指标,不能用于评定每次训练课的情况。.应结合无氧阈、尿蛋白、心率、自我感觉等分析血红蛋白指标变化。
    6.针对有氧项目的评定指标。
    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分类:
    理论分型:偏高型、偏低型、正常型——波动大、波动小之分。
    实际分型:偏高波动小型、偏低波动小型、正常波动大型、正常波动小型。
    最佳(差)类型:偏高波动小型佳,偏低波动小型差。前者可耐受大运动量训练,适宜从事耐力型或速度耐力型项目。
    检测:每周或每隔一周测定一次血红蛋白,1-2个月左右可判定类型。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情况,队员之间横向比较。

  • 第3题:

    简述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Roy的适应模式理论认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意义上的生物体,与所处环境不断发生着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地做出适应。护理的目的是通过实施护理计划,提高病人的适应性。
    Orem的自理模式主要研究人的自理需要,即一个人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护理的任务是帮助病人克服那些干扰或影响他们实现自理能力的因素。

  • 第4题:

    在训练实践中恢复手段有哪几类?举例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1、训练学恢复手段。
    2、医学、生理学恢复手段。
    3、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如;水浴‘蒸气浴、盐浴、珍珠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理反馈等。

  • 第5题:

    在训练实践中,贯彻适宜负荷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一、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1.负荷量的评价指标(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
    2.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大小通过练习的速度、远渡、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
    二、渐进式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三、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四、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五、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 第6题:

    高原训练主要是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及机体对缺氧的适应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在战术训练实践中,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的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个人行动和同伴的协同配合行动。
    方式
    1、系统了解专项竞赛基本规律与战术特征,比赛中战术变化的规律及正确的应变措施,专项战术的发展趋势。
    2、积累专项战术理论及经验知识。
    3、大量而熟练地掌握基本战术等。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3.对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高原训练主要是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及机体对缺氧的适应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血红蛋白含量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血红蛋白(Hb)是血液红细胞中含铁的蛋白质,俗称血色素。由于Hb指标相对稳定,又能比较敏感的反映身体的机能状态,所以在运动训练中经常运用这一指标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是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评定运动员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一、血红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
    ①体内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
    ②缓冲血液酸碱度,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③调节血液的重量和粘稠度。
    二、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携氧能力,血红蛋白低会造成运动能力受到限制,运动后恢复减慢。研究表明,大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耐力运动员理想水平(男子运动员不低于150g/L,女子运动员不低于130g/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中职生社会能力提升的途径有()
    A

    在学习中训练

    B

    在日常生活中训练

    C

    在生活实践中提升

    D

    在工作实践中提高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在训练实践中如何贯彻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

    正确答案: 1、该原则定义:
    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的组织训练过程的原则。
    2、提出该原则的科学基础:
    (1)周期性是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
    (2)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3)人体生物适应的周期性和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3、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2)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3)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职生社会能力提升的途径有()

    • A、在学习中训练
    • B、在日常生活中训练
    • C、在生活实践中提升
    • D、在工作实践中提高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浮力原理在游泳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1、问题:游泳时要使身体接近水平姿势,将重心和浮心调节在一条垂线上。
    ⑴凡移臂尽量前伸,有利于重心与浮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⑵学习任何游泳姿势,必须先学习腿部动作,使下肢上浮,起平衡作用。
    2、游泳时为了减少阻力,应使身体处于高、平的位置。
    为此:
    ⑴吸气要足,吸气后要有短暂的憋气阶段,长距离游泳比短距离游泳憋气阶段相当长些。
    ⑵加大人体与水的接触面,尽量减小重力和重力作用时间,
    3、因此做到:
    ⑴吸气时转体不要过大,抬头不要过高,时间不要太长。
    ⑵空中移臂时,臂部肌肉适当放松,有控制的顺着前进方向,以最短的路线,移至入水点,整个移臂应当加速进行,时间要短。

  • 第15题:

    运动训练生理评定的原则有哪些?在训练实践中如何实施运动心率的测评?


    正确答案: 运动训练生理评定的原则有
    ①量化原则:是指选择生理学中的定量指标,客观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②定性原则:是对对运动员某些主观感觉很难准确量化的指标,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疲劳程度和自感用力量度等。
    ③综合评定原则:指综合、整体地选择评价指标,全面地反映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状态与功能水平。训练实践中运动心率的测评:运动心率是运动训练中应用最普遍、最简单的生理监控与评定指标之一,常采用遥测心率法进行运动心率的测量与评价。在训练实践中通过测定运动员相对安静、定量负荷、极量负荷状态下及恢复过程的心率及其变化,与优秀运动员或一般人进行对比来进行评价。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具有显著特征,安静时的心率低,可动员的潜力大;进行定量负荷训练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心率反应小;运动后恢复快。
    所以心率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作:
    ①运动强度指标;
    ②评价训练水平;
    ③评价恢复水平;
    ④评价功能状态。

  • 第16题:

    论述在训练实践中如何贯彻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


    正确答案:1、该原则定义:
    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的组织训练过程的原则。
    2、提出该原则的科学基础:
    (1)周期性是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
    (2)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3)人体生物适应的周期性和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3、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2)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3)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 第17题:

    简述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


    正确答案:教练员指导-训练模型、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检测信息-评定结果-调控信息-教练员指导。

  • 第18题:

    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3.对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1)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美德论、义务论与功利论。
    (2)义务论就是确定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把医护人员的行为限定在合理范围内的理论。
    (3)护理美德与护理道德行为紧密相连。
    它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修养,锻炼而逐渐形成病人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的伦理观。它的运用充分发挥医学的整体效应,更好地指导医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Roy的适应模式理论认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意义上的生物体,与所处环境不断发生着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地做出适应。护理的目的是通过实施护理计划,提高病人的适应性。
    Orem的自理模式主要研究人的自理需要,即一个人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护理的任务是帮助病人克服那些干扰或影响他们实现自理能力的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运动训练生理评定的原则有哪些?在训练实践中如何实施运动心率的测评?

    正确答案: 运动训练生理评定的原则有
    ①量化原则:是指选择生理学中的定量指标,客观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②定性原则:是对对运动员某些主观感觉很难准确量化的指标,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疲劳程度和自感用力量度等。
    ③综合评定原则:指综合、整体地选择评价指标,全面地反映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状态与功能水平。训练实践中运动心率的测评:运动心率是运动训练中应用最普遍、最简单的生理监控与评定指标之一,常采用遥测心率法进行运动心率的测量与评价。在训练实践中通过测定运动员相对安静、定量负荷、极量负荷状态下及恢复过程的心率及其变化,与优秀运动员或一般人进行对比来进行评价。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具有显著特征,安静时的心率低,可动员的潜力大;进行定量负荷训练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心率反应小;运动后恢复快。
    所以心率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作:
    ①运动强度指标;
    ②评价训练水平;
    ③评价恢复水平;
    ④评价功能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记忆原理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假-恢复性记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是被试产生人生早起经历的回忆。麦克马丁幼儿园案就是巧妙地运用虚假-恢复性记忆对案件进行侦破。在司法领域中,虚假-恢复性记忆可以通过研究中的神经图像技术对司法界评判证人和受害者的证词具有重大意义。有望用于辨别证人证词的真假,即用脑部扫描来区分哪些人是在说真话,哪些人则是在撒谎。但研究表明,所谓的“记忆恢复技术”所鼓励出来的往往是虚假记忆,以为子虚乌有的时间完全可能通过暗示技术“植入”人们的自传体记忆中。鉴于自传体的真实性本来就受到怀疑,故虚假-恢复性记忆就的真实性至今仍在争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血红蛋白指标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的评定
    正常值:14克%(血黏度4单位)——小于20克%(血黏度6单位)
    过高: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机能紊乱;
    过低:贫血,供氧不足,机能能力下降。
    血红蛋白半定量分析法进行个体具体分析,可了解个体正常范围,通过正常范围的观察,可掌握机能状况,调整身体机能,预测运动成绩。
    注意点:1.冬季、女性月经期正常值可稍低。
    2.注意季节和生物周期的个体差异。
    3.一般标准:男﹤17克%,女﹤16克%;最低值>本人全年平均值的80%。(12月值/12*80%)注意个体相差较大的平均值。
    4.身体机能最佳期:大运动量的调整期,血红蛋白值由低向高恢复时,运动成绩最好。
    5.为训练周期和阶段的评定指标,不能用于评定每次训练课的情况。.应结合无氧阈、尿蛋白、心率、自我感觉等分析血红蛋白指标变化。
    6.针对有氧项目的评定指标。
    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分类:
    理论分型:偏高型、偏低型、正常型——波动大、波动小之分。
    实际分型:偏高波动小型、偏低波动小型、正常波动大型、正常波动小型。
    最佳(差)类型:偏高波动小型佳,偏低波动小型差。前者可耐受大运动量训练,适宜从事耐力型或速度耐力型项目。
    检测:每周或每隔一周测定一次血红蛋白,1-2个月左右可判定类型。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情况,队员之间横向比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