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D
更多“社会唯名派的代表人物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代的孟浩然是( )。
    A. “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 B.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C.新乐府诗派代表人物 D.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


    答案:D
    解析: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孟诗风格以清逸淡雅为主, 但淡雅中亦有壮逸之气。所以答案为D。

  • 第2题:

    什么是皖派?什么是徽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在文何派崛起之后大约四个世纪中,篆刻艺术已不是如早先那样只限于印信之用,也不只是附属于书画艺术。随着众多的篆刻家的不断创造,随着考古、鉴赏、古玩的发达,篆刻竟与书画并驾齐驱,单独形成了一门艺术。这期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影响最大的是皖派和浙派两大流派。
    皖派也称黄山派、徽派,顾名思义应是属于安徽黄山地区的印派,但是由于它的风行,从后来的事实说明,其作者构成已远远超出了黄山地区。对于皖派、徽派的划分,历来也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把前期以何震为代表的印派称为皖派,而到了明末清初,则把以程邃为代表的歙四家称为徽派,也有把邓石如开创的“邓派”称为“徽派”的。这种按地域分,而不是按作者的艺术风格分的传统分法,很容易使人们的认识模糊,概念混乱。实际上,凡有流派,都是指以一个代表人物为中心,随着影响的扩大,而逐渐形成的一派。一般来说,这中心人物原先并未有意识要开宗立派。比如“皖派”(或称“徽派”),就是前期以何震为代表,后期以“歙四家”(也称“歙中四子”)为代表的两个不同时期的“皖派”(或称“徽派”),它的真正形成在后期。(沙孟海先生把前后期“皖派”、“徽派”都统归于“新安印派”。)前期的代表人物,除何震外,这里重点介绍苏宣、朱简、汪关三人。
    苏宣(1553——1626以后),字尔宣,又字啸民、朗公,号泗水。安徽歙县人。篆刻曾得文彭传授,受何震的影响很大,篆刻在当时颇有名声,仅次于文、何,后人称他与文、何鼎足称雄。
    为了扩大眼界,他曾寓居松江顾从德、嘉兴项元汴两位大收藏家家中,“出秦、汉以下八代印章纵观之,而知世不相沿,人自为政“。他采取冲刀、切刀并用的方法,作品比何震更接近汉印,有一种浑朴、雄健的风格。他开创的这一派名为“泗水派”,学他的主要有程远、何通、姚淑仪、顾奇云、程孝直等。他著有《印略》三卷,共两册传世。
    朱简(估计生于1570年,卒年不详),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工诗文,精研古代篆体,师事陈继儒,从他的友人藏家处,看到了大量的古印原拓本,化了两年时间,精心摹刻,编成《印品》二集,对于后人辨别印章的真伪,对玺印的考证、章法的探讨很有好处。由于他的广见博闻,在印学理论上的造诣特别深,还著有《印章要论》一卷和《印经》一卷,在阐述印章的古今流变之余,同时考证了金石碑版法帖之间的关系,颇有卓见。此外,他还著有《印书》、《印图》、《印学丛说》、《集汉摹印字》等书,以及《菌阁藏印》、《修能印谱》等。他的印学理论对后世的贡献不下于他的篆刻作品,如他提出了以“神品、妙品、能品、逸品、外道、庸工”六项篆刻批评的标准,又指出了“篆病、笔病、刀病、章病、意病”五种篆刻创作上的常见病。最了不起的是他在《印品》一书中开列“谬印”一章,敢于对他所崇敬的一些篆刻名家如何震、梁衷、陈万言的部分不合章法、篆法的印章不顾情面地一一提出批评,开创了篆刻史上印学批评的先河。
    从朱简遗存的印作“冯梦祯印”一印来分析,可以看出使用的是笔笔钝拙而不光洁的短刀碎切的技法,这种刀法无疑对后来浙派的丁敬有一定的影响。朱简在篆刻创作及理论上的深邃造诣,使周亮工也禁不住在《印人传·卷三·书汪宗周印章前》里发出赞叹:“自何主臣兴,印章一道,遂属黄山。继主臣起者,不乏其人,予独醉心于朱修能。自修能外,吾见亦寥寥矣。”对朱简的评价可谓很高了。
    汪关(生卒年不详,估计生于1575年前后),原名东阳,字果叔,安徽歙县人,久居娄东(今江苏太仓),后因获得一枚“汪关”汉铜印,遂改名汪关,并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宝印斋”。李流芳为其取字为“尹子”,与其子汪泓,均精于篆刻,有“大痴”和“小痴”的绰号。他的家境贫困,但能在艰苦环境中奋斗而取得相当的成就。他一变何震之法,直追秦、汉铸印,以冲刀法开创了一种与何震大不相同的工整雅妍的面目。据说将他的作品杂诸汉印一起,很难辨别真伪,而他的圆朱文更有独到的妙处。前面曾说过,周亮工把文彭以后的篆刻家分为“猛利”和“和平”两派,推何震为“猛利”派的代表人物,推汪关为“和平”派的代表人物,可谓名重一时,当时一些著名的书画家和士大夫如董其昌、王时敏、文震孟、恽本初、归昌世、李流芳、钱谦益、赵文俶等人的用印,大都出自汪关之手。在明末印坛上,他与朱简是影响较大的两家,以汪关父子为代表的印派,称为“娄东派”。其遗留下来的主要作品是《宝印斋印式》二卷。
    作为后期“徽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程邃,他和巴慰祖、胡唐、汪肇龙,世称“歙中四子”或“歙四家”,也有称“歙派”的。明代印章流派艺术到他们为止,才真正形成了徽派。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着手,矫正了前期皖派中离奇乖谬、粗俗怪异的陋习,又继承了何震、苏宣、朱简、汪关等印家的长处,并继续从秦汉玺印中吸取新的养料,从而开创了皖派(徽派)的崭新局面。
    程邃(1602——1691),字穆倩、朽民,号垢区、垢道人、青溪朽民、野全道者、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久居南京,明亡后晚年居江都(今扬州)。他是明代诸生,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有多方面修养的“诗、书、画、印”四绝的文学艺术家。生平嫉恶如仇,爱结交仁义之士为友。程邃精于金石考证之学,又长于铜玉器的鉴别,富于收藏,作山水画爱用枯笔干皴。篆刻白文印得汉铸印淳厚朴茂的风格,朱文喜用大篆入印,取法周秦小玺,在当时来说属别开新面。周亮工在《印人传》中对程邃的评价甚高,说“黄山程穆倩邃以诗文书画奔走天下,偶然作印,乃力变文、何旧习,世翕然称之。”他的作品已失传,只有他的乡人程芝华摹刻了程邃的作品五十九方,编在《古蜗篆居印述》第一册中,籍此总算可以看到一些程邃篆刻的面目,其它印作散见于他的书画作品上当时名重一时的梁清标、周亮工等人的用印都出自程邃之手。他的作品确实已远远地超过了皖派前期的文彭、何震的水平,成为一代宗匠。程邃的次子程以辛,字万斯,也工于篆刻。
    巴慰祖(1744——1793),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安徽歙县渔梁人。工隶书,擅山水花鸟画,对书画古器的收藏极富,所仿青铜器,几能乱真。他的篆刻章法多巧思,风格不与程邃相同,形式多样,直追秦汉,在当时的影响较大,但可惜流传的作品极少。
    胡唐(1759——1826),又名长庚,字子西,号?翁、咏陶、城东居士、木雁居士。安徽歙县人,是巴慰祖的外甥。篆刻长于仿秦汉玺印,其小字款识更为清秀绝俗,与巴慰祖并称为巴、胡。赵之谦对巴、胡的作品特别赞赏,并受到他们的影响。巴、胡的作品传世极少,只在程芝华摹刻的《古蜗篆居印述》和《董巴胡王合刻印谱》中收录了一些印作(据说此谱经考证,乃出自一人的托伪品)。但两谱所收胡唐的印作风格竟截然不同,已引起专家们的注意。
    汪肇龙(生卒年不详),亦名肇滩、字稚川。关于他的资料更少,《篆刻入门》也只评他的篆刻古致,得汉印之神者。作品流传极少,只在程芝华摹刻的《古蜗篆居印述》中可见其大概。这本印谱分四册,摹刻了程、巴、胡、汪四家的印,每家一册,由胡唐亲为印谱作序。

  • 第3题:

    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是(),那波里乐派的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蒙特.维尔第;斯卡拉底父子

  • 第4题:

    封建复古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章士钊

  • 第5题:

    下列不属于用人误区表现的是?()

    • A、任人唯贤
    • B、任人唯亲
    • C、任人唯派
    • D、任人唯全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威尼斯乐派(VenetianSchool)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1)维拉尔特的贡献:首创复合唱形式,创立了威尼斯乐派。
    (2)G.加布里埃利的贡献:大量运用器乐组合作为合唱伴奏,并对各种乐器组合进行实验,加强器乐与合唱队之间的音色对比,开巴罗克协奏风格之先声;他推动了器乐曲体裁的独立发展,被称为“近代配器法之父”。
    (3)A.加布里埃利(A.Gabrieli,约1515~1586)的贡献:按声区对合唱队进行分组,求得音色变化;推动管风琴技巧的发展,形成托卡塔、坎佐纳、前奏曲等纯器乐体裁。

  • 第7题: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有:海顿,其代表作品有《伦敦交响乐》、《创世纪》、《四季》。莫扎特,其代表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贝多芬,其代表作品有《命运交响乐》、《英雄交响乐》、《悲惨》。
    2)巴洛克时期音乐代表人物主要有巴赫、维瓦尔第、亨德尔、阿尔比诺尼、帕卡贝尔。

  • 第8题:

    罗马乐派(RomanSchool)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代表人物:帕勒斯特里那(G.P.dePalestrina,约1525-1594)是一位宗教音乐天才,他把法国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发展到顶峰,并以他的去世结束了这个辉煌的时代。他的作品包括:宗教音乐方面的105首弥撒曲、250余首经文歌、35首圣母赞主曲以及其他的宗教性歌曲;世俗音乐方面的83首牧歌。帕勒斯特里那一生最钟爱弥撒曲,他的弥撒曲既有四声部形式,也有六、八、九声部形式;经文歌也是他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作有四、六、八、九和十二声部的经文歌,其中以五声部的居多;其贡献主要在合唱领域。他的音乐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声部清晰,歌词不被复杂的声部掩盖,一般采用一字对一音的音节式处理。
    (2)较少使用半音,不协和音的运用大都有准备,和弦运用以三和弦及其第一转位为主,低音多为四、五度跳进,终止式时五度跳进尤为明显,音乐具有清澈宁静的特质。
    (3)从整体而言,他的音乐虽较保守,但是它的冷静、清新与朴素,避免不谐和音的戏剧性碰撞和追求理性崇高境界的特点却成为罗马乐派的典范风格,他所创作的弥撒曲《马尔切里斯教皇弥撒曲》有力地证明了复调音乐能清楚唱出人们对上帝虔诚的爱,也因此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

  • 第9题:

    填空题
    简约派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简约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有()、()、()、()。

    正确答案: 重复,赖利,格拉斯,赖克,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浙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清初,皖派在印坛上余风未尽,随着金石学的勃兴,也出现了不少卓有成就的金石学家,如钱大昕、毕沅、翁方纲、桂馥等。地下的发见日多,印谱的编集、传播也渐广,印人们所见到的印谱,已不同于一个世纪前流行的那种木版摹刻的毫无趣味的印谱了,于是印人们又纷纷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学习汉印的高潮。正当这种没有个性的、以临摹为目的的篆刻,使印坛盛行着专事摹拟,以临摹代替创作的“泥古”习气风靡一时时,在清代文化最辉煌的乾隆年代,浙江西泠(杭州)的丁敬异军突起,称雄于印坛,开创了“浙派”。随之而起的是蒋仁、黄易、奚冈合称为“西泠四家”,也称“武林四家”。继而又有陈鸿寿、陈豫钟、赵之琛、钱松出来,后世就把浙派这八家有代表性的篆刻家合称为“西泠八家”,也有称前四人为“西泠前四家”,后四人为“西泠后四家”。
    “浙派”与“皖派”是明清印坛上的两大主要流派,他们承前启后、对于继承发扬秦汉玺印的优良传统,发展祖国的篆刻艺术,其卓越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泯灭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由丁敬领衔的“浙派”中最有代表性的八位篆刻家(即所谓的“西泠八家”)的简况: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又号砚林、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丁居士、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浙江钱塘(杭州)人。自幼家贫,以卖酒为业。终身淡泊功名不愿仕宦,博学好古,精于鉴赏,对秦汉铜器,宋元名迹,珍本秘籍,能辨识其真赝,只要有能力,他都倾囊而收之。据说他乱头粗服,也从不整理书斋,收藏书籍任其堆积,但对考证金石文字则丝毫细节都不肯放过。他曾与友人一起翻山越岭,甚至攀上悬崖绝壁访求与考证前人石刻名迹,著成《武林金石录》。诗文集有《砚林诗集》、《龙泓山人集》。他的居处与金农为近邻,两人经常往来唱和,又和汪启淑结为西湖吟社盟友,两人交游达三十多年之久。书法工篆隶,善画梅花,是一个有多方面修养的艺术家。
    丁敬的年代,浙江也正风行林皋(鹤田)的印风,崇尚刀法妍丽的格调。丁敬在创作中已认识到这种印风必须革新,他在一方印的边跋中说:“此印仿汉人刀法。近来作印,工细如林鹤田,秀媚如顾少清,皆不免明人习气,余不为也。”丁敬的革新精神是他创作的灵魂,他决意创新(离群),不肯做一个安于守旧而一无创意的汲古不化者。从他年青时写的一首论印诗中可以看到他的这一抱负:“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这种反对以临摹代替创作,限制作者个性的“离群”精神,使丁敬的篆刻创作,不拘泥汉印,也不拘泥于某一家,而是在学习汉印的基础上,借鉴了明代诸家如朱简、梁衷、苏宣、吴迥等的长处,自辟蹊径,而创造出的一种雄健、高古的新印风。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学习秦汉印传统而又能自立新意,都是与丁敬的这种创造精神一脉相承的。魏锡曾在《绩语堂论印汇录》中对丁敬的艺术风格作了极为精当的总结:“健胜何长卿(雪渔),古胜吾子行(丘衍),寸铁三千年,秦汉兼元明。”
    丁敬生性耿介,即使是达官贵人来求印,也不轻易答应,晚年,丁敬的家境更趋贫穷,每日借醉驱愁,一生布衣而终。留下了他自编的《龙泓山人印谱》。在《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六家印谱》和丁辅之手拓的《西泠八家印选》里都集有他的作品。
    蒋仁(1743——1795),本名泰,字阶平,后来因得到古铜印“蒋仁”遂改名蒋仁,号山堂,别号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杭州人。家境贫穷,他一生都住在两间祖传的连风雨都不能遮拦的破旧小屋里,与妻女过着超然世俗的简朴生活。书法师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诸家,诗与山水画都有一种清雅脱俗的幽趣。篆刻取法丁敬而又有发展,在苍劲之中甚得古意。无论是那种笔画稍粗、白多朱少、以细碎切刀徐徐挺进的浙派白文,还是细文细边、为减少笔画光滑呆板、刀棱交错成颤笔的浙派朱文,到了蒋仁,这种典型浙派风格已基本固定,徽派影响已基本脱尽。可惜的是他不轻易为人作印,身后又无子孙,作品大部散失,传世极少,在“西泠八家”中,以蒋仁的遗作为最少。《吉罗居士印谱》中只收录了二十六方,后来的《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八家印选》中所收录的也是重复的印作。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其父黄树谷,精篆隶,世称“松石先生”,黄易就取号“小松”,又以家乡有秋影庵,自号秋庵,别署秋影庵主。幼承家学,历官山东衮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为人笃直。喜游历名山大川,搜访残碑古碣,擅于金石考证,又双钩汉石经、范式碑、三公山等碑广布于世,其中对汉魏碑碣的研究成就最大。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嵩洛访碑日记》等。又精于诗文山水画,篆刻得丁敬亲授,对秦汉玺印极有研究,又能兼及宋元诸家,从汉魏六朝的金石碑刻中也吸收了营养,自创一种雄浑朴雅的面貌,那种用刀短碎、波磔成棱、刀刀可数的典型浙派风格,到了黄易,比之蒋仁更加定型了。这一点比之丁敬有过之无不及,使得丁敬见了他的作品大为赞叹地说:“将来能继我而起的,一定是小松。”后来果真如丁敬所说的。黄易有一句刻印心得“小心落墨、大胆奏刀”,向为篆刻界奉为篆刻名言。他的作品,收在何梦华所编的与丁敬合为一集的《丁黄印谱》中,另有《秋影庵主印谱》行世,《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八家印选》中也有他的作品。
    奚冈(1745——1803),初名钢,字纯章,号铁生,又号萝龛,别署鹤诸生、蒙泉外史、蒙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浙江杭州人。九岁就能写隶书,是一个早慧的人。山水学董其昌、王时敏,花卉法恽南田,画名远扬海外。他与诗书画都绝妙的方熏诗酒交游,世称“方奚”。篆刻师法丁敬而有所发展,风格疏逸清丽,与丁敬、黄易、蒋仁并称“杭郡四家”,“西泠八家”之一。奚冈生性旷达耿介,与世无争,闭门谢客。爱喝酒,每遇醉后必怒骂同席者,人称“酒狂”。他晚年境遇凄惨,屡遭灾难,旬日之内连丧四子,继而又逢火灾及丧母,不久他也病死乡里。著作有《冬花庵烬余稿》,《蒙泉外史印谱》,西泠各家印谱,大都收录有他的作品。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杭州人。对文字学深有研究,工篆隶,绘画方面长于以篆法画松竹。收藏碑帖拓本、名画佳砚不惜高价,甚至典当衣物购买。篆刻专师丁敬,兼及秦汉。当时与陈鸿寿齐名,世称“二陈”。他的篆刻风格秀丽工致。陈豫钟的著作主要有《明画姓氏韵篇》、《求是斋集》、《古今画人传》、《求是斋印谱》等。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又号老曼、曼寿、曼公、曼龚、种榆道人、夹谷亭长等。浙江杭州人。曾出任江苏溧阳知县,又转南河海防同知,诗文及篆隶行草都有自己的特色,他的隶书最为俊秀,绘画主攻花卉兰竹。他常与宜兴茶具制作名家杨彭年合作,仿袭春、时大彬二家之法用澄泥作茶具,再由他为茶具题识,世称“曼生壶”,深为识者珍爱,至今还被人们视同珍璧。陈鸿寿在西泠八家之中,是一个能创新,又有自己面貌的篆刻家。他刀法爽利,纵恣英迈,浙派的面目为之一新。他与赵之琛由于都具有强烈的浙派面目,常被后世学者引为学习浙派的主要对象。
    赵之琛(1780——1860),字次闲,号献父,亦作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浙江杭州人,工四体书,善山水花卉,长于金石文字之学,阮元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时,就由赵之琛代笔摹写古器。篆刻师事陈豫钟,所刻之印数量极多,浙派的章法、刀法到了他和陈鸿寿,基本已定型。而到了晚年,其作品注重形式,过多修饰。这种定型一无变化而流于刻板僵化。他的行楷书边款刻得十分精致。赵之深生性好静,常闭门谢客,爱摹写佛像,名其庐为“补罗迦室”。据说晚年,他行踪不明或许客死他乡。著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谱》。
    钱松(1818——1860),字叔盖,号耐青,因住于吴山之铁厓,故又号铁庐,又有未道士、西郭外史、云和山人等别号。浙江杭州人。书法尤长篆隶,绘画专攻山水花卉,篆刻受过丁敬的影响,但主要得力于汉印,曾经摹刻汉印二千方,可见其基本功的扎实了。所以,当赵之琛见到他的作品时也惊叹为“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钱松的确可称是皖、浙派以后与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同样成就卓著的篆刻家。他传世的篆刻作品无论章法、刀法都不落前人窠臼,故作品别有一种韵味。由于他是杭州人,因而列入西泠八家。实际上他的风格与其他西泠七家的风格明显不同,可以说,他另外开创了一条新流派,影响了后来的吴昌硕。广东严荄将他与胡震(鼻山)两人的作品辑成《钱叔盖胡鼻山两家刻印》,高邕也辑有《未虚室印谱》,也有人将他的个人作品编为《铁庐印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归有光是下列流派中()的代表人物。
    A

    茶陵诗派

    B

    公安派

    C

    唐宋派

    D

    竟陵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

    正确答案: 吕本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早期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龚自珍、魏源、林则徐

  • 第14题:

    婉约派是宋代和豪放派相对的词学流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

    • A、李煜
    • B、晏殊
    • C、秦观
    • D、苏轼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简约派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简约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有()、()、()、()。


    正确答案:重复;赖利;格拉斯;赖克;扬

  • 第16题:

    “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正确答案:李昉、徐铉、王禹偁

  • 第17题:

    湘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文学主张如何?


    正确答案: 曾国藩是湘乡派的领袖,代表人物有:吴汝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
    这派文学主张:
    1.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倡言文章要“随时而变”,明确提出了“文章与世变相因”。
    2.发展了理学家“穷理而致用”的思想。
    3.在文学创作上,强调从理出情。在桐城派的“义理、考据、辞章”以外,再加“经济”一项,列为首位,以适应新的变化,更好地维护封建“道统”、“文统”和他们所推行的洋务运动服务。

  • 第18题:

    归有光是下列流派中()的代表人物。

    • A、茶陵诗派
    • B、公安派
    • C、唐宋派
    • D、竟陵派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明代浙派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取法南宋院体,笔墨以粗放苍劲为特色,画面注重气势代表人物有:郭诩,吴伟,戴进(三人均有工整粗放两种风格)

  • 第20题:

    填空题
    “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正确答案: 李昉、徐铉、王禹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威尼斯乐派(VenetianSchool)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1)维拉尔特的贡献:首创复合唱形式,创立了威尼斯乐派。
    (2)G.加布里埃利的贡献:大量运用器乐组合作为合唱伴奏,并对各种乐器组合进行实验,加强器乐与合唱队之间的音色对比,开巴罗克协奏风格之先声;他推动了器乐曲体裁的独立发展,被称为“近代配器法之父”。
    (3)A.加布里埃利(A.Gabrieli,约1515~1586)的贡献:按声区对合唱队进行分组,求得音色变化;推动管风琴技巧的发展,形成托卡塔、坎佐纳、前奏曲等纯器乐体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皖派?什么是徽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在文何派崛起之后大约四个世纪中,篆刻艺术已不是如早先那样只限于印信之用,也不只是附属于书画艺术。随着众多的篆刻家的不断创造,随着考古、鉴赏、古玩的发达,篆刻竟与书画并驾齐驱,单独形成了一门艺术。这期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影响最大的是皖派和浙派两大流派。
    皖派也称黄山派、徽派,顾名思义应是属于安徽黄山地区的印派,但是由于它的风行,从后来的事实说明,其作者构成已远远超出了黄山地区。对于皖派、徽派的划分,历来也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把前期以何震为代表的印派称为皖派,而到了明末清初,则把以程邃为代表的歙四家称为徽派,也有把邓石如开创的“邓派”称为“徽派”的。这种按地域分,而不是按作者的艺术风格分的传统分法,很容易使人们的认识模糊,概念混乱。实际上,凡有流派,都是指以一个代表人物为中心,随着影响的扩大,而逐渐形成的一派。一般来说,这中心人物原先并未有意识要开宗立派。比如“皖派”(或称“徽派”),就是前期以何震为代表,后期以“歙四家”(也称“歙中四子”)为代表的两个不同时期的“皖派”(或称“徽派”),它的真正形成在后期。(沙孟海先生把前后期“皖派”、“徽派”都统归于“新安印派”。)前期的代表人物,除何震外,这里重点介绍苏宣、朱简、汪关三人。
    苏宣(1553——1626以后),字尔宣,又字啸民、朗公,号泗水。安徽歙县人。篆刻曾得文彭传授,受何震的影响很大,篆刻在当时颇有名声,仅次于文、何,后人称他与文、何鼎足称雄。
    为了扩大眼界,他曾寓居松江顾从德、嘉兴项元汴两位大收藏家家中,“出秦、汉以下八代印章纵观之,而知世不相沿,人自为政“。他采取冲刀、切刀并用的方法,作品比何震更接近汉印,有一种浑朴、雄健的风格。他开创的这一派名为“泗水派”,学他的主要有程远、何通、姚淑仪、顾奇云、程孝直等。他著有《印略》三卷,共两册传世。
    朱简(估计生于1570年,卒年不详),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工诗文,精研古代篆体,师事陈继儒,从他的友人藏家处,看到了大量的古印原拓本,化了两年时间,精心摹刻,编成《印品》二集,对于后人辨别印章的真伪,对玺印的考证、章法的探讨很有好处。由于他的广见博闻,在印学理论上的造诣特别深,还著有《印章要论》一卷和《印经》一卷,在阐述印章的古今流变之余,同时考证了金石碑版法帖之间的关系,颇有卓见。此外,他还著有《印书》、《印图》、《印学丛说》、《集汉摹印字》等书,以及《菌阁藏印》、《修能印谱》等。他的印学理论对后世的贡献不下于他的篆刻作品,如他提出了以“神品、妙品、能品、逸品、外道、庸工”六项篆刻批评的标准,又指出了“篆病、笔病、刀病、章病、意病”五种篆刻创作上的常见病。最了不起的是他在《印品》一书中开列“谬印”一章,敢于对他所崇敬的一些篆刻名家如何震、梁衷、陈万言的部分不合章法、篆法的印章不顾情面地一一提出批评,开创了篆刻史上印学批评的先河。
    从朱简遗存的印作“冯梦祯印”一印来分析,可以看出使用的是笔笔钝拙而不光洁的短刀碎切的技法,这种刀法无疑对后来浙派的丁敬有一定的影响。朱简在篆刻创作及理论上的深邃造诣,使周亮工也禁不住在《印人传·卷三·书汪宗周印章前》里发出赞叹:“自何主臣兴,印章一道,遂属黄山。继主臣起者,不乏其人,予独醉心于朱修能。自修能外,吾见亦寥寥矣。”对朱简的评价可谓很高了。
    汪关(生卒年不详,估计生于1575年前后),原名东阳,字果叔,安徽歙县人,久居娄东(今江苏太仓),后因获得一枚“汪关”汉铜印,遂改名汪关,并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宝印斋”。李流芳为其取字为“尹子”,与其子汪泓,均精于篆刻,有“大痴”和“小痴”的绰号。他的家境贫困,但能在艰苦环境中奋斗而取得相当的成就。他一变何震之法,直追秦、汉铸印,以冲刀法开创了一种与何震大不相同的工整雅妍的面目。据说将他的作品杂诸汉印一起,很难辨别真伪,而他的圆朱文更有独到的妙处。前面曾说过,周亮工把文彭以后的篆刻家分为“猛利”和“和平”两派,推何震为“猛利”派的代表人物,推汪关为“和平”派的代表人物,可谓名重一时,当时一些著名的书画家和士大夫如董其昌、王时敏、文震孟、恽本初、归昌世、李流芳、钱谦益、赵文俶等人的用印,大都出自汪关之手。在明末印坛上,他与朱简是影响较大的两家,以汪关父子为代表的印派,称为“娄东派”。其遗留下来的主要作品是《宝印斋印式》二卷。
    作为后期“徽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程邃,他和巴慰祖、胡唐、汪肇龙,世称“歙中四子”或“歙四家”,也有称“歙派”的。明代印章流派艺术到他们为止,才真正形成了徽派。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着手,矫正了前期皖派中离奇乖谬、粗俗怪异的陋习,又继承了何震、苏宣、朱简、汪关等印家的长处,并继续从秦汉玺印中吸取新的养料,从而开创了皖派(徽派)的崭新局面。
    程邃(1602——1691),字穆倩、朽民,号垢区、垢道人、青溪朽民、野全道者、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久居南京,明亡后晚年居江都(今扬州)。他是明代诸生,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有多方面修养的“诗、书、画、印”四绝的文学艺术家。生平嫉恶如仇,爱结交仁义之士为友。程邃精于金石考证之学,又长于铜玉器的鉴别,富于收藏,作山水画爱用枯笔干皴。篆刻白文印得汉铸印淳厚朴茂的风格,朱文喜用大篆入印,取法周秦小玺,在当时来说属别开新面。周亮工在《印人传》中对程邃的评价甚高,说“黄山程穆倩邃以诗文书画奔走天下,偶然作印,乃力变文、何旧习,世翕然称之。”他的作品已失传,只有他的乡人程芝华摹刻了程邃的作品五十九方,编在《古蜗篆居印述》第一册中,籍此总算可以看到一些程邃篆刻的面目,其它印作散见于他的书画作品上当时名重一时的梁清标、周亮工等人的用印都出自程邃之手。他的作品确实已远远地超过了皖派前期的文彭、何震的水平,成为一代宗匠。程邃的次子程以辛,字万斯,也工于篆刻。
    巴慰祖(1744——1793),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安徽歙县渔梁人。工隶书,擅山水花鸟画,对书画古器的收藏极富,所仿青铜器,几能乱真。他的篆刻章法多巧思,风格不与程邃相同,形式多样,直追秦汉,在当时的影响较大,但可惜流传的作品极少。
    胡唐(1759——1826),又名长庚,字子西,号?翁、咏陶、城东居士、木雁居士。安徽歙县人,是巴慰祖的外甥。篆刻长于仿秦汉玺印,其小字款识更为清秀绝俗,与巴慰祖并称为巴、胡。赵之谦对巴、胡的作品特别赞赏,并受到他们的影响。巴、胡的作品传世极少,只在程芝华摹刻的《古蜗篆居印述》和《董巴胡王合刻印谱》中收录了一些印作(据说此谱经考证,乃出自一人的托伪品)。但两谱所收胡唐的印作风格竟截然不同,已引起专家们的注意。
    汪肇龙(生卒年不详),亦名肇滩、字稚川。关于他的资料更少,《篆刻入门》也只评他的篆刻古致,得汉印之神者。作品流传极少,只在程芝华摹刻的《古蜗篆居印述》中可见其大概。这本印谱分四册,摹刻了程、巴、胡、汪四家的印,每家一册,由胡唐亲为印谱作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社会唯名派的代表人物有:()。
    A

    F·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用人误区表现的是?()
    A

    任人唯贤

    B

    任人唯亲

    C

    任人唯派

    D

    任人唯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