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和()两种不同形式,韦伯对欧亚不同宗教进行比较,建立起宗教的理想类型。
第1题:
论述在封建社会,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宗教活动都比较活跃,其宗教活动的方式和影响存在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1,宗教与国家统治者的关系有差别。欧洲基督教与封建统治者的关系紧密,教会的办文,办会等秘书性工作,均能得到封建王朝的大力支持和普遍参与;而封建君主的重要政务也会得到宗教及其秘书性活动的有力支持。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道教与封建统治者关系并不紧密。
2,对世俗社会生活干预和方式不同。在欧洲国家,教会对社会活动上之君主下至百姓都有权干预。在中国,这一时期尚未出现“国教”,也未出现封建君主是虔诚的教徒。
3,秘书性活动的内容也有差异。欧洲教会在思想,文化,科学领域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教会的秘书工作的内容,超越出教会组织,几乎涉及到当时整个社会生活。中国的宗教组织的秘书性工作,一般在宗教活动之内进行,工作内容主要是宗教内部事务,很少涉及世俗社会。
4,文件档案工作的差异。欧洲国家的教会文书档案内容上包罗万象,层次上分教皇文件档案,主教文件档案,修道院文件档案。而中国宗教档案是宗教事务所中产生和运用的档案,很少有世俗人士的文件档案保存在宗教组织内。
5,社会地位的差异。欧洲封建社会早期,教会已成为封建社会主要支柱,宗教秘书性人员的社会地位较高,秘书性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也很大。中国宗教组织没有欧洲教会在社会上的极高地位,宗教秘书人员也只是主要在宗教内部发挥作用,在社会上影响不大。
略
第2题:
韦伯在宗教研究中,建立了()等几种理想类型。
第3题:
根据费弗尔对德国宗教改革的相关研究,德国宗教改革的主角是()。
第4题:
《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
第5题:
纵向比较研究是把历史上某个时期或者是当代不同社区的宗教民俗进行比较。
第6题:
不同性质
同等
不同数量
不同类型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同时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教派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改变宗教信仰或者不再信仰宗教
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应当帮助教育信仰宗教的公民不信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同时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教派
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应当帮助教育信仰宗教的公民不信教
第12题:
第13题:
民族宗教和民间宗教不同
第14题:
简述学家们对宗教的不同解释、观点。
第15题:
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政治上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第16题:
对不同时期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此种比较分析方法称为()
第17题:
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何种区分?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同时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教派
公民可以自由决定改变宗教信仰或者不再信仰宗教
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应当帮助教育信仰宗教的公民不信教
第21题:
入世禁欲主义
出世禁欲主义
入世神秘主义
出世神秘主义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