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自然状态”下人人相互为战的观点的,古希腊时期有(),而近代则以()为代表。
第1题:
西方双轨制教育模式始于()。
第2题: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观的特点是:()。
第3题:
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第4题:
以下是中国古代皇帝对丞相的看法:“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这样的言论只能产生于()
第5题:
法学应以“实然法”为研究对象,该观点出自于古希腊的自然法学。
第6题:
“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第7题:
民主观念最早起源于()。
第8题:
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与对象原始一致
近代时期,近代科学与对象相反
现代时期,现代科学与对象一致
现代时期,原始混沌重现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翼狮形角杯、八曲长杯
八曲长杯、翼狮形角杯
人物纹银杯、铸币
人物纹银杯、八曲长杯
第11题:
第12题:
古希腊时期
近代科学革命时期
当代科学革命时期
现代科学革命时期
第13题: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到战国这-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代表作有()
第14题: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观是:()
第15题: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
第16题:
有一历史兴趣小组对古希腊文明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在明清建筑中,明时期的代表园林是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清时期则以苏州拙政园为代表。
第18题: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
第19题: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与作者观点相背离的朝代是()
第20题:
“兼爱”“非攻”
“民贵”“君轻”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治”
第21题:
中国西周时期
中国先秦时期
古希腊时期
近代西欧时期
第22题:
第23题:
古希腊时期
古罗马时期
中世纪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