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战略主要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解决民主政治中的()
第1题:
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意味着社会结构的重组与创新。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仅依托于民主体制的构建,还要立足于对民主体制在文化上的承认,因此,民主政治既缺乏根源,又会出现操作失效的境况。
由此可知,( )。
A.建设民主政治,首先要构建民主体制
B.建设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是具有民主政治文化
C.只要经济发展了,就可发展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第2题:
第3题: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第4题:
政治发展对民主政治提出的要求包括()。
第5题:
我国某些地区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着贿选的现象。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公民在选举中应该()。
第6题: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第7题:
“1955年体制”崩溃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第8题: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不断推进()体制改革。
第9题:
现代社会体制的基本框架,在经济上是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则是()。
第10题:
大众参与
全民选举
三权分立
体制转换
第11题:
监督
选举
弹劾
罢免
第12题:
要不断提高政治权利意识
要提供一定的政治参与渠道
行政和法律体系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制度建设的速度不能慢于大众参与愿望扩大的速度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件。能否有序地政治参与()。
第16题:
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建立在各种政治经济体制之上;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以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为基础。
第17题:
伴随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在公民政治生活中,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第18题:
经过十多年的政治制度转轨,独联体成员国和东欧国家已初步确立了以()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第19题: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第20题:
在政治领域促进公平正义,必须()。
第21题:
三权分立所说的三权是指()。
第22题:
社会形态的变迁
经济类型的转换
经济体制的转轨
政治制度的更迭
社会发展的程度
第23题:
立法、行政、司法
政治、经济、文化
党、政府、社会
民主、自由、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