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A、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B、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C、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D、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第2题:
所有的团体作业都会产生“社会浪费”现象。( )
A.正确
B.错误
第3题:
在犯罪构成中,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
第4题:
按照(),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第5题:
为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
第6题: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第7题:
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是()。
第8题: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第9题:
犯罪对象
社会利益或权益
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身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物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第12题:
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物质体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则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主体
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而犯罪对象除非《刑法》有特别规定,一般不决定犯罪性质
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
所有的犯罪都会侵害犯罪对象,但不一定侵害犯罪客体
直接客体是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直接客体有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之分
第13题:
下列关于犯罪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犯罪对象是危害社会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
B.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C.犯罪对象也称为犯罪客体
D.并非所有的犯罪都损害一定的犯罪对象
第14题:
第15题:
网络违法犯罪的客观社会原因主要有?()
第16题:
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而为犯罪行为所()的社会关系。
第17题:
犯罪客体是()。
第18题:
根据刑法理论,下列有关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
第19题:
第20题: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
犯罪对象
第21题:
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法益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者物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第22题:
互联网立法的不健全性
技术给网络违法犯罪的防治带来挑战
网络违法犯罪的侦破困难
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
第23题:
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