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计算定位误差的前提是采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用()法保证加工要求。
第1题:
夹具的误差计算不等式△定位+△装夹+△加工≤δ工,它是保证工件()的必要条件。
第2题:
为保证加工要求,定位误差,夹具安装误差和加工误差合成后,应小于工件公差
第3题:
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法加工时,不存在定位误差。
第4题:
若以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则不存在定位误差。
第5题: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应尽量选择用组合夹具和通用夹具装夹工件,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第6题:
采用夹具装夹工件省时方便,且有很高的重复定位精度,能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但(),故一般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第7题: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任务是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加工位置,工件的()是夹具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8题:
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第9题:
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法加工时,是否还有定位误差?为什么?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获得形状误差的是()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试切法
调整法
定尺寸刀具法
自动控制法
第13题: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在保证工件()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有一定的误差。
第14题:
定位误差产生于按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
第15题:
工件的定位误差是指()
第16题:
只有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才可能产生定位误差
第17题:
程序编制包括加工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加工程序单、()、程序校对与手件试切.
第18题:
单独铣削加工一般形状的工件采用()装夹。
第19题:
加工前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叫()。
第20题:
定位误差只产生于按()加工一批零件过程中。
第21题:
先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调整好刀具与定位元件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该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称为()。
第22题:
试切法
调整法
定尺寸刀具法
轨动法
第23题:
调整
试切
轨迹
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