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淬火刚时,由于()不同及磨削条件不同可能会产生回火烧伤、淬火烧伤和退火烧伤三种金属组织的变化。
第1题:
磨削烧伤的类型有回火烧伤、淬火烧伤、正火烧伤及退火烧伤。
第2题:
当工件表面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如果这时无冷却液,则造成()。
第3题:
磨削淬火刚时,可能会产生哪些金相组织变化?及相应的控制和避免措施
第4题:
什么是回火烧伤、淬火烧伤和退火烧伤?
第5题:
若工件表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而磨削区又没有冷却液进入,表层金属便产生退火组织,硬度急剧下降,称之为回火烧伤。
第6题:
当磨削不用磨削液时,工件表面的磨削温度会超过相变温度,由于工件冷却十分缓慢,磨后表面硬度大大降低,此现象称为()
第7题:
回火烧伤
淬火烧伤
退火烧伤
正火烧伤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和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磨削加工→时效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冷处理→磨削加工→时效
第11题: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下料→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磨平面→抛槽→开口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磨削加工→时效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冷处理→磨削加工→时效
第12题:
第13题:
磨削淬火钢时,可能出现的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有()烧伤,()烧伤和淬火烧伤。
第14题:
9SiCr钢板牙的生产工艺路线是()。
第15题:
加工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金相组织、残余应力。磨削淬火钢时,可能出现的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有回火烧伤,退火烧伤和()。
第16题:
当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而未达到相变温度时,此时表层金相组织将由原来的马氏体组织转变为硬度较低的索氏体或屈氏体组织,此现象称为()
第17题:
什么是磨削“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常产生“烧伤”?为什么磨削高合金钢较普通碳钢更易产生“烧伤”?磨削“烧伤”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减少磨削烧伤及裂纹的办法有哪些?
第18题:
什么是回火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容易产生烧伤?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回火烧伤
淬火烧伤
退火烧伤
正火烧伤
第23题: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和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磨削加工→时效→抛光(研磨)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冷处理→磨削加工→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