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减轻植物组织培养中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相关问题
  • 第1题:

    卵子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中有多种用途,但不可用于:()

    • A、二倍体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可育试管苗
    • B、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 C、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细胞
    • D、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组织培养繁殖是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器官均可用组织培养发培育成苗。


    正确答案:孢子;营养

  • 第3题:

    如何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如何防止外植体的真菌污染?


    正确答案: (1)利用固体培养方法,增加琼脂浓度,降低培养基中的渗透势,造成细胞吸水阻遏。或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含量或加入渗透剂,减少培养基中植物材料可获得的水分,这也可以抑制玻璃化的发生。
    (2)适当降低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浓度。或者,适当增加培养基中Ca、Mg、Mn、K、P、Fe、Cu、Zn元素含量,降低N和CL元素比例,特别是降低胺态氮的浓度,提高硝态氮量。
    (3)增加自然光照。 因为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试管苗成熟。
    (4)改善培养器皿的气体交换状态封口膜。
    (5)在培养基中添加其他物质。如添加马铃薯汁可降低油菜的玻璃苗的产生频率。

  • 第4题:

    试管苗的增殖率是指植物()中间繁殖体的繁殖率。


    正确答案:快速繁殖

  • 第5题:

    某优良品种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其花药通过组织培养形成了试管苗。下列对这一培养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粉形成试管苗要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过程
    • B、试管苗有四种基因型,其体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C、通过该过程培养出的试管苗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
    • D、这些试管苗自交,后代性状发生分离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试管苗发生玻璃化现象的原因不是()

    • A、温度高
    • B、瓶内湿度大
    • C、激素浓度过大
    • D、光照过强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下列哪些生物技术需要严格的无菌环境?()

    • A、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反应器生产高果糖
    • B、植物组织培养接种
    • C、活性污泥培养
    • D、试管苗移栽前的适应性“炼苗”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填空题
    植物组织培养中,脱毒苗的检测方法有()、()、()等。

    正确答案: 指示植物法,显微镜鉴定法,抗血清鉴定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利用植物体上的活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试管苗,再移植到土壤中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做()。
    A

    无土栽培

    B

    组织培养

    C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

    细胞分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于植物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只要在无菌条件下,将活细胞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即可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项技术就叫组织培养。

  • 第10题:

    判断题
    某些植物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无病毒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组织培养繁殖是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器官均可用组织培养发培育成苗。

    正确答案: 孢子,营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如何防止外植体的真菌污染?

    正确答案: (1)利用固体培养方法,增加琼脂浓度,降低培养基中的渗透势,造成细胞吸水阻遏。或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含量或加入渗透剂,减少培养基中植物材料可获得的水分,这也可以抑制玻璃化的发生。
    (2)适当降低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浓度。或者,适当增加培养基中Ca、Mg、Mn、K、P、Fe、Cu、Zn元素含量,降低N和CL元素比例,特别是降低胺态氮的浓度,提高硝态氮量。
    (3)增加自然光照。 因为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试管苗成熟。
    (4)改善培养器皿的气体交换状态封口膜。
    (5)在培养基中添加其他物质。如添加马铃薯汁可降低油菜的玻璃苗的产生频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组培苗其实利用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
    • B、植物种类分析
    • C、植物克隆
    • D、植物冠瘿瘤、根瘤病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苗的方法主要有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珠心胚培养及()


    正确答案:花药培养

  • 第15题:

    某些植物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无病毒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利用植物体上的活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试管苗,再移植到土壤中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做()。

    • A、无土栽培
    • B、组织培养
    • 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D、细胞分化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是哪一年建立的?无病毒苗概念及优点。


    正确答案: (1)热处理又称温治疗法,1889年印度尼西亚爪畦人发现,患枯萎病的甘蔗(现证明为病毒病),放在50-52℃的热水中保持30min,甘蔗就可去病生长良好。以后此方法被广泛用于防治许多植物的病毒病。
    (2)无病毒苗概念:是指不含该植物主要的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3)优点:
    ①去除病毒危害,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增强作物的抗病性。
    ②减少药剂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 第18题:

    组织培养的主要作业大致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制备、器具的消毒、无菌操作、环境条件的调控、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防止褐变和玻璃化现象发生


    正确答案: 防止褐变:
    1、选择适当的外植体
    2、选择适宜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3、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
    4、添加褐变抑制剂与吸附剂
    5、连续转移
    防止玻璃化
    A、利用固体培养基,增加琼脂浓度,降低培养基衬质势,造成细胞阻遏。B、适当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含量或加入渗透剂,降低培养基中的渗透势,减少培养基中植物材料可获得的水分,造成水分胁迫。C、适当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GA的浓度,增加Ca,Mg,Mn,K,P,Fe,Cu,Zn等,降低培养基中氨态氮浓度。D、增加自然光照,加快木质化。E、适当降低温度。E、改变培养容器内的通风条件。

  • 第20题:

    单选题
    试管苗发生玻璃化现象的原因不是()
    A

    温度高

    B

    瓶内湿度大

    C

    激素浓度过大

    D

    光照过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是哪一年建立的?无病毒苗概念及优点。

    正确答案: (1)热处理又称温治疗法,1889年印度尼西亚爪畦人发现,患枯萎病的甘蔗(现证明为病毒病),放在50-52℃的热水中保持30min,甘蔗就可去病生长良好。以后此方法被广泛用于防治许多植物的病毒病。
    (2)无病毒苗概念:是指不含该植物主要的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3)优点:
    ①去除病毒危害,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增强作物的抗病性。
    ②减少药剂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减轻植物组织培养中试管苗玻璃化现象?

    正确答案: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不定芽丛或者试管苗畸形生长,茎叶呈半透明水渍状,叶片失绿、皱缩,并沿纵向卷曲,脆弱易碎,叶表面完全无蜡质,称之为“玻璃化现象”。这种“玻璃苗”细胞丧失持水能力,细胞内水分大量外渗,增加了植株水分的散失和蒸腾,是组织培养中一种生理失调或生理病变,它极易引起植株死亡,很难移植成活,已成为茎尖脱毒、工厂化育苗等方面的严重障碍。为了更好解决“玻璃化现象”,可以:
    (1)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的琼脂、蔗糖或其他渗透剂的浓度,降低培养基的衬质势。
    (2)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生长延缓剂,例如ABA、PP333,并降低培养基中含氮量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浓度。
    (3)增加培养容器的透气性,并避免容器底部受下层日光灯的加热,使容器底部适当降温造成容器内的湿度有自上而下的梯度。
    (4)控制培养室内温度,可对培养材料适当进行低温处理。
    (5)增加自然光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苗的方法主要有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珠心胚培养及()

    正确答案: 花药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