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前农作物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题目

简述当前农作物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当前农作物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棉花烂根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是精选良种,脱绒后含酸量小于0.15%,发芽率应大于85%;
    二是药剂拌种,推广种子包衣,选用棉花防病专用种衣剂;
    三是轮作倒茬;
    四是播种时躲过低温多雨天气,坚持“适墒浅播”原则,播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壮苗早发。

  • 第2题:

    简述园林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铲除一切侵染源;
    (2)防止介体传染;
    (3)茎尖组织培养脱毒
    (4)热处理和冷处理;
    (5)弱毒疫苗的应用;
    (6)药物处理。

  • 第3题:

    简述怎么防治烟草病毒病?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应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基础,结合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防蚜治蚜,减少毒源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农业措施
    ①培育无病烟苗。选用无病株种子。
    ②尽量避免病地重茬或与茄科、十字花科等连作,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③适时早育苗,早移栽,严禁移栽已发病烟苗。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0%毒病毒、1.5%植病灵或2%宁南霉素,可起到缓解病毒危害的作用。用药程序为苗期1~2次,移栽前一天用药1次,防止病毒移栽时通过接触传染,移栽后的生长前期用2~3次,可明显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 第4题:

    简述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目前,我国推广的抗大斑病的自交系、杂交种或品种各地差别较大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菌源增施粪肥可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如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注意合理密植,以降低田间湿度。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株(叶)效果较好,如深埋病残体,及时打除底叶等。
    3.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防效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液50~75千克,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 第5题:

    简述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选育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10%NA3PO4浸种20-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可基本清除种表所沾有的TMV。
    (3)加强栽培管理:
    ①适合播种,培育壮苗,苗龄适当。
    ②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发病初期用1%过磷酸钙或硝酸钾根外追肥,可减轻发病。
    ③避免人为传播。
    ④秋季深翻,避免与茄科蔬菜尤其是番茄连作。
    (4)避蚜治蚜防病
    (5)生物防治:弱毒株系N14,CMV卫星RNAS51、S52、S5141等。
    (6)喷药防治:20%病毒灵、1.5%植病灵、20%病毒A、抗毒剂1号等。

  • 第6题:

    利用抗病品种是当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当前防治仓库害虫的主要措施是()。

    • A、杜绝来源
    • B、密封仓库
    • C、人工捕捉
    • D、化学药物防治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怎么防治烟草病毒病?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应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基础,结合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防蚜治蚜,减少毒源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农业措施
    ①培育无病烟苗。选用无病株种子。
    ②尽量避免病地重茬或与茄科、十字花科等连作,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③适时早育苗,早移栽,严禁移栽已发病烟苗。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0%毒病毒、1.5%植病灵或2%宁南霉素,可起到缓解病毒危害的作用。用药程序为苗期1~2次,移栽前一天用药1次,防止病毒移栽时通过接触传染,移栽后的生长前期用2~3次,可明显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园林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铲除一切侵染源;
    (2)防止介体传染;
    (3)茎尖组织培养脱毒
    (4)热处理和冷处理;
    (5)弱毒疫苗的应用;
    (6)药物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在农作物病害中,病毒病的发生仅次于真菌性病害,综述农作物病毒病的发病条件及其当前生产上采用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发病条件——高温、干旱有利于昆虫的迁飞和传毒气候条件有利于病毒增殖发病重
    连作发病重感病品种发病重土壤贫瘠、追肥不足发病重
    防治——选用无病种苗、加强栽培管理、减少病毒来源和传毒介体、弱毒苗应用、种子处理
    2.以苹果树、梨树腐烂病为例,试根据其发病规律制定有利于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果园栽培管理主要是保护树体
    2.清洁果园:搞好果园卫生,清除隐蔽的早期病变组织,铲除潜伏病菌和防止冻害
    3.病斑治疗及时治疗病斑,既可以控制病部扩展,又可以减少菌源。常用方法有刮治、涂治和抹泥三种。
    4.铲除树体潜伏病菌
    (1)重刮皮重刮皮法是在苹果生长旺期(5~7月)进行,(2)药剂铲除
    5.防治其他病虫害加强对叶斑病,树干及叶部害虫的防治。
    6.桥接桥接可帮助恢复树势,增强树体抗病力。
    3.油菜菌核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引起许多作物和蔬菜上的菌核病,请根据其发病规律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案。
    1.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病品种(2)消除和减少初侵染源(3)适时播种、合理施肥(4)改善田间小气候
    2.药剂防治
    3.生物防治
    4.棉花苗期病害是我区棉花上的重要病害,试述其发生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防病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1)做好播前准备工作(2)适期播种(3)加强田间管理
    2.种子处理:
    (1)药剂拌种:(2)种衣剂包衣(3)生防菌拌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策略应以()为主,结合选用()及()等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无毒种薯,抗病品种,治虫防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当前农作物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选育无毒种苗、加强田间栽培管理、种子处理、弱毒株系的利用、减少病毒来源和传毒介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当前农作物抗病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正确答案: (1)抗病品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混杂、天然杂交、突变以及遗传分离诸多原因会出现感病植株,多年积累后可能导致品种退化、因而必须加强良种繁育制度,保持种子纯度。在抗病品种群体中及时拔除杂株、劣株和病株,选留优良抗病单株,搞好品种提纯复壮。
    (2)当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推广应用后,就可能使病原菌群体中能够侵染该抗病品种的毒性菌株得以保存和发展起来,成为稀有小种。抗病品种推广的面积越大,这些稀有小种积累的速度也越快,逐渐在病原菌群体中占据数量优势,成为优势小种,此时抗病品种就逐渐丧失抗病性,成为感病品种,这种抗病性“丧失”现象,是抗病品种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小麦的抗锈品种、抗白粉病品种,水稻的抗病品种,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品种等抗病性迅速丧失现象尤为严重。除少数品种抗病性可维持较长时间外,一般应用5年左右就会丧失其抗病性,不得不被淘汰。
    (3)为了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品种使用年限,除了在育种时尽量应用多种类型的抗病性和使用抗病基因不同的优良抗源,改变抗病性遗传基础贫乏而单一的局面以外,最重要的是搞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在病害的不同流行区采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在同一个流行区内也要搭配使用多个抗病品种。
    (4)此外,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具有多个不同主效基因的聚合品种或多系品种等也是可行的措施。合理使用抗病品种可以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
    (5)研究与推广适宜的栽培方法,使“良种”与“良法”配套,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表达其抗病性的基本途径。在诸多健身栽培措施中,水肥管理是中心,必须研究抗病品种的需肥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水方案。

  • 第14题:

    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应以采用无毒种薯为主,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及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施。
    1.生产和采用无毒种薯
    2.选用抗病良种目前种植广泛的抗病毒品种有:内薯7号、大西洋、中薯2号等。
    3.夏播和两季作留种这是防止种薯退化解决就地留种的有效方法。在无霜期短的北方一季区,可将正常的春播推迟到夏播留种(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播种);在无霜期长的南方两季作地区,一年种两茬马铃薯,即春秋两季播种,以秋播马铃薯作种用。
    4.化学防治在留种地及时防蚜对减轻退化有显著效果,尤其对卷叶病毒效果明显。也可选用病毒钝化剂,如20%毒病毒等。
    5.加强栽培管理目的是促早熟,保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下结薯。为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勤中耕培土,注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6.热处理国外资料,种薯经35℃处理56d或36℃处理39d,可除卷叶病毒。芽眼切块后变温处理(每天40℃4h,16~20℃20h,共处理56D.也可以除去卷叶病毒。

  • 第15题: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和类病毒病?


    正确答案: 1.建立无病留种田:幼芽鉴定法、茎尖脱毒法和实生苗留种。
    2.栽种薯芽:趁晴挖薯选薯,经日晒后贮放在通风透光处,整薯催芽,选用健芽。
    3.作垅栽培:可降低土温,使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同时可防止退化。

  • 第16题:

    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正确答案: 当前农作物抗病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抗病品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混杂、天然杂交、突变以及遗传分离诸多原因会出现感病植株,多年积累后可能导致品种退化、因而必须加强良种繁育制度,保持种子纯度。在抗病品种群体中及时拔除杂株、劣株和病株,选留优良抗病单株,搞好品种提纯复壮。
    (2)当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推广应用后,就可能使病原菌群体中能够侵染该抗病品种的毒性菌株得以保存和发展起来,成为稀有小种。抗病品种推广的面积越大,这些稀有小种积累的速度也越快,逐渐在病原菌群体中占据数量优势,成为优势小种,此时抗病品种就逐渐丧失抗病性,成为感病品种,这种抗病性“丧失”现象,是抗病品种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小麦的抗锈品种、抗白粉病品种,水稻的抗病品种,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品种等抗病性迅速丧失现象尤为严重。除少数品种抗病性可维持较长时间外,一般应用5年左右就会丧失其抗病性,不得不被淘汰。
    (3)为了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品种使用年限,除了在育种时尽量应用多种类型的抗病性和使用抗病基因不同的优良抗源,改变抗病性遗传基础贫乏而单一的局面以外,最重要的是搞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在病害的不同流行区采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在同一个流行区内也要搭配使用多个抗病品种。
    (4)此外,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具有多个不同主效基因的聚合品种或多系品种等也是可行的措施。合理使用抗病品种可以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
    (5)研究与推广适宜的栽培方法,使“良种”与“良法”配套,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表达其抗病性的基本途径。在诸多健身栽培措施中,水肥管理是中心,必须研究抗病品种的需肥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水方案。

  • 第17题:

    简述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①适期播种,不要播种过早,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干旱气候。
    ②合理间、套、轮作。尽量不与十字花科作物邻作,与早、中甘蓝地保持一定距离。
    ③铲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的十字花科杂草。
    ④选留无病种株:秋季选留采种株时,要严格挑选,春季在采种田汰除病株,减少毒源。⑤合理施肥灌水。
    (3)治蚜防蚜:
    ①塑料薄膜网眼育苗。
    ②铝薄纸避蚜。
    ③悬挂白色聚乙烯塑料袋。
    ④药剂治蚜:喷施3000倍50%抗蚜威可施行粉剂或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1000倍稀释液,在大白菜出苗后至7叶期前,每5-7天喷药一次,及时消灭幼苗上的蚜虫,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
    (4)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20%病毒灵,2%宁南霉素水剂,20%病毒A。1.5%植病灵。间隔10天左右,连续喷施2-3次。

  • 第18题:

    在农作物病害中,病毒病的发生仅次于真菌性病害,综述农作物病毒病的发病条件及其当前生产上采用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发病条件——高温、干旱有利于昆虫的迁飞和传毒气候条件有利于病毒增殖发病重
    连作发病重感病品种发病重土壤贫瘠、追肥不足发病重
    防治——选用无病种苗、加强栽培管理、减少病毒来源和传毒介体、弱毒苗应用、种子处理
    2.以苹果树、梨树腐烂病为例,试根据其发病规律制定有利于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果园栽培管理主要是保护树体
    2.清洁果园:搞好果园卫生,清除隐蔽的早期病变组织,铲除潜伏病菌和防止冻害
    3.病斑治疗及时治疗病斑,既可以控制病部扩展,又可以减少菌源。常用方法有刮治、涂治和抹泥三种。
    4.铲除树体潜伏病菌
    (1)重刮皮重刮皮法是在苹果生长旺期(5~7月)进行,(2)药剂铲除
    5.防治其他病虫害加强对叶斑病,树干及叶部害虫的防治。
    6.桥接桥接可帮助恢复树势,增强树体抗病力。
    3.油菜菌核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引起许多作物和蔬菜上的菌核病,请根据其发病规律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案。
    1.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病品种(2)消除和减少初侵染源(3)适时播种、合理施肥(4)改善田间小气候
    2.药剂防治
    3.生物防治
    4.棉花苗期病害是我区棉花上的重要病害,试述其发生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防病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1)做好播前准备工作(2)适期播种(3)加强田间管理
    2.种子处理:
    (1)药剂拌种:(2)种衣剂包衣(3)生防菌拌种。

  • 第19题:

    植物病毒病害防治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选育抗病毒品种;消灭传毒昆虫;采用合理栽培措施;用无性繁殖法培育无毒苗;接种弱毒株来保护植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毒植株。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和类病毒病?

    正确答案: 1.建立无病留种田:幼芽鉴定法、茎尖脱毒法和实生苗留种。
    2.栽种薯芽:趁晴挖薯选薯,经日晒后贮放在通风透光处,整薯催芽,选用健芽。
    3.作垅栽培:可降低土温,使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同时可防止退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应以采用无毒种薯为主,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及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施。
    1.生产和采用无毒种薯
    2.选用抗病良种目前种植广泛的抗病毒品种有:内薯7号、大西洋、中薯2号等。
    3.夏播和两季作留种这是防止种薯退化解决就地留种的有效方法。在无霜期短的北方一季区,可将正常的春播推迟到夏播留种(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播种);在无霜期长的南方两季作地区,一年种两茬马铃薯,即春秋两季播种,以秋播马铃薯作种用。
    4.化学防治在留种地及时防蚜对减轻退化有显著效果,尤其对卷叶病毒效果明显。也可选用病毒钝化剂,如20%毒病毒等。
    5.加强栽培管理目的是促早熟,保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下结薯。为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勤中耕培土,注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6.热处理国外资料,种薯经35℃处理56d或36℃处理39d,可除卷叶病毒。芽眼切块后变温处理(每天40℃4h,16~20℃20h,共处理56D.也可以除去卷叶病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正确答案: (1)策略:以培育和使用无病毒种薯为中心。
    (2)措施:建立脱毒苗,建立无毒良种繁育体系,改进栽培措施,适当调整播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选育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10%NA3PO4浸种20-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可基本清除种表所沾有的TMV。
    (3)加强栽培管理:
    ①适合播种,培育壮苗,苗龄适当。
    ②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发病初期用1%过磷酸钙或硝酸钾根外追肥,可减轻发病。
    ③避免人为传播。
    ④秋季深翻,避免与茄科蔬菜尤其是番茄连作。
    (4)避蚜治蚜防病
    (5)生物防治:弱毒株系N14,CMV卫星RNAS51、S52、S5141等。
    (6)喷药防治:20%病毒灵、1.5%植病灵、20%病毒A、抗毒剂1号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