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关系,抑制病害发生。生物防治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和自然界很多有益微生物无不良影响;不少具有预防作用,有的且能收到较长时期的控制效果;一般不会产生抗性;天敌资源丰富,有的可就地取材,很多可以工厂化生产。
更多“什么是生物防治?试述生物防治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化学防治?试述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如何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正确答案: 应用化学防治时要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做到: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蓄积性大,残效期长的农业品种;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3)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
    (4)根据病虫防治指标和茶树生长情况适期施药;
    (5)根据有效剂量适量用药;
    (6)合理选用施药方法;
    (7)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和采摘。

  • 第2题:

    现代生物防治主要分为()。

    • A、经典生物防治
    • B、增强型生物防治
    • C、保护型生物防治
    • D、绿色生物防治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十一五”期间,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到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对其他类有害生物,也要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加快生物防治制剂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标准和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 第4题:

    试述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


    正确答案: 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
    优点: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或极少污染,有时对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而且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低,便于利用;
    缺点:杀虫作用慢,不如化学药剂速效;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天敌对多数害虫同时并发难以奏效;天敌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难度较大;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的种类不多,而且防治效果常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 第5题:

    什么是生物防治?简述生物防治的原理。


    正确答案: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主要有抗菌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等。

  • 第6题:

    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提倡()。

    • A、生物防治
    • B、化学防治
    • C、无公害防治
    • D、人工捕杀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填空题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加快生物防治制剂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的标准和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将()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正确答案: 无公害防治措施,无公害防治指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技术要点包括()。
    A

    严选无污染基地

    B

    使用高亢无病虫害的种菌

    C

    采用生态和生物防治

    D

    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

    正确答案: 80%,1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

    正确答案: 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 特点:
    优点: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或极少污染,有时对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而且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低,便于利用。
    缺点:杀虫作用慢,不如化学药剂速效;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天敌对多数害虫同时并发难以奏效;天敌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难度较大;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的种类不多,而且防治效果常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提倡无公害防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化学防治?试述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如何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正确答案: 应用化学防治时要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做到: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蓄积性大,残效期长的农业品种;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3)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
    (4)根据病虫防治指标和茶树生长情况适期施药;
    (5)根据有效剂量适量用药;
    (6)合理选用施药方法;
    (7)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和采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现代生物防治按照实施策略可以分为:经典生物防治、()以及保护型生物防治。

    • A、增强型生物防治
    • B、辅助性生物防治
    • C、淹没式生物防治
    • D、自然型生物防治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


    正确答案:80%;100%

  • 第15题:

    什么是鼠害生物防治?


    正确答案: 运用对人、畜安全的各种天敌因子来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暴发,以减轻或消除鼠害。生物防治面积就达到当年度防治面积的70%以上。

  • 第16题:

    我国的蜘蛛种类约有()种,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蜘蛛进行生物防治,消灭农业害虫。


    正确答案:1000

  • 第17题: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提倡无公害防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单选题
    现代生物防治按照实施策略可以分为:经典生物防治、()以及保护型生物防治。
    A

    增强型生物防治

    B

    辅助性生物防治

    C

    淹没式生物防治

    D

    自然型生物防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什么是生物防治?试述生物防治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关系,抑制病害发生。生物防治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和自然界很多有益微生物无不良影响;不少具有预防作用,有的且能收到较长时期的控制效果;一般不会产生抗性;天敌资源丰富,有的可就地取材,很多可以工厂化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十一五”期间,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到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对其他类有害生物,也要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加快生物防治制剂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标准和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生物防治?简述生物防治的原理。

    正确答案: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主要有抗菌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体现加大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力度?

    正确答案: 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对其他类有害生物,也要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加快生物防治制剂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标准和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提倡()。
    A

    生物防治

    B

    化学防治

    C

    无公害防治

    D

    人工捕杀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