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更多“除草剂有哪些处理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马铃薯田土壤处理用哪些除草剂?


    正确答案: (1)利谷隆&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和触杀作用。播后苗前或杂草出土前3-4叶期用药,每667平方米(1亩)用50%利各隆可湿性粉剂100-125克,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土表,可以防除如狗尾草、牛筋草、马唐、稗草、苋、藜、苍耳、铁苋菜、马齿苋、炯麻、蓼等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2)伏草隆&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剂,播后苗前施用,在杂草出苗至1.5叶期前施药,每667平方米(1亩)用50%有草隆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土表面。可防除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看麦娘、蟋蟀草、龙葵、小旋花、马齿苋、藜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 第2题:

    除草剂有哪些种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分为触杀型和内吸型除草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除草剂。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1)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
    (2)抑制杂草的呼吸作用
    (3)干扰杂草的蛋白质代谢
    (4)破坏杂草体内生长素平衡
    (5)抑制植物微管组织发育

  • 第3题:

    除草剂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按除草剂对药用植物与杂草的作用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敌稗、灭草灵、2,4一D、二甲四氯、杀草丹等。
    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草甘膦、五氯酚钠和氯酸钠等。

  • 第4题: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马铃薯田土壤处理用哪些除草剂?


    正确答案: 这类除草剂很多,有氟乐灵、施田补、乙草胺、嗪草酮、广灭灵等,现以嗪草酮、广灭灵说明。
    (1)嗪草酮(赛克)及其混剂&嗪草酮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播后苗前用药,单剂使用,每667平方米(1亩)用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对水40—50千克,均与喷雾在土表面;或与乙草胺混配使用,每667平方米(1亩)用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50%乙草胺乳油150毫升,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在土表面。可以有效防除鸭跖草、龙葵、苋、藜、狗尾草、牛筋草、稗草、马唐、马齿苋、苣荬菜、苘麻、苍耳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2)图豆美乳油&是30%乙草胺和15%异恶草酮(广灭灵)的复混剂,具有杂草谱广、杂草活性高的特点,播后苗前用药,每667平方米(1亩),用45%图豆美乳油150-250毫升,对水30-45千克,于播后3-7天均匀喷雾在土表面。主要对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苋、藜、鸭跖草、蓼、炯麻、龙葵、苍耳等阔叶杂草有效,尤其对准防治的鸭跖草、刺儿菜和苣荬菜有特效,防除鸭跖草应在3叶前施药,苣荬菜、刺儿菜应在6叶前施药。

  • 第5题:

    按使用方式分类,除草剂可分为茎叶处理除草剂和()处理除草剂。

    • A、喷雾
    • B、土壤
    • C、水面
    • D、叶面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 第7题: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态选择性,由于时间、物理上的原因产生的选择性,包括时差和位差选择性
    2)形态选择性,植物的形态直接关系到药液的承受与吸收,因而影响到植物的耐药性。
    3)生理选择性:植物的茎叶或根系由于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
    4)生物化学选择性: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
    5)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 第8题: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抑制光合作用
    2)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
    3)干扰植物激素平衡
    4)抑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
    5)干扰核酸蛋白质与脂肪的合成

  • 第9题:

    根据除草剂的使用方法,除草剂分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三类。


    正确答案:土壤兼茎叶处理剂

  • 第10题:

    填空题
    根据除草剂的使用方法,除草剂分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三类。

    正确答案: 土壤兼茎叶处理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除草剂的使用时期有播前处理、苗期处理和()。

    正确答案: 作物收获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触杀性除草剂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药效发挥速度快。药剂不经过传导直接发挥作用,吸收部位与作用部位在一起,所以需要时间短。
    (2)杀草不彻底,对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效果不好。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具有再生能力,处于休眠状态的芽由于顶芽被杀死而开始萌发,形成新的植株。
    (3)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也很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产量。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保证杂草植株所有部位都接触到药剂才能将整株杂草杀死,杂草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不受害。
    (5)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应尽可能低,以提高药剂在叶片内的扩散面积,提高除草效果,降低药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使用方法分类,除草剂可分为()处理除草剂。

    • A、茎叶和喷雾
    • B、茎叶和水面
    • C、茎叶和土壤
    • D、土壤和水面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如按施药时间可分为()、()和苗后处理;按施药对象可分为()处理和()处理。


    正确答案:播前处理;播后苗前处理;土壤;茎叶

  • 第15题: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和()五种。


    正确答案:喷雾法;浇洒法;毒土法;喷粉法;涂抹法

  • 第16题: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马铃薯田土壤处理用哪些除草剂?


    正确答案: 这种马铃薯田主要用赛克津除草剂。赛克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剂。播后苗前用药,每667平方米(1亩)用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5-65克,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土壤表面,能防出蓼、藜、马齿苋、苣荬菜、苍耳、稗草、狗尾草等多种阔叶杂草以部分禾本科杂草。

  • 第17题:

    除草剂有哪些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 第18题: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按施药时间分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和苗后处理。
    (2)按施药对象分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
    (3)按施药方式分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和点状施药。

  • 第19题:

    除草剂的除草原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后引起植物死亡,是因为打破了植物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包括:
    1、抑制植物光合作用
    2、破坏植物呼吸作用
    3、干扰植物激素平衡
    4、一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5、干扰核酸、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 第20题:

    从使用方法进行分类,除草剂的可分为()与茎叶处理剂按照除草剂的输导性能分为输导型除草剂和触杀型除草剂;按照作用机制分为灭生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


    正确答案:土壤处理剂

  • 第21题:

    问答题
    除草剂的在植物体内传导途径有哪些?剂型对除草剂吸收的影晌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根部吸收:根是土壤处理除草剂的主要吸收部位。
    吸收过程是被动的,即简单的扩散现象。
    除草剂从根部进入植物体内有三条途径,即质外体系、共质体系与质外-共质体系。
    除草剂经过质外体系吸收的途径主要是在细胞壁中移动,中间经过凯氏带而进入木质部;经过共质体系的途径,最初为穿过细胞壁,然后进入表皮层与皮层的细胞原生质中,通过胞间连丝在细胞间移动,经过内皮层、中柱而达到韧皮部;经过质外-共质体系的途径,基本上和经共质体系途径相同,不过药剂在通过凯氏带后,可能再进入细胞壁而达木质部。除草剂经根部质外体进入质外体内较共质体要重要。
    对根细胞而言,其吸收除草剂的速度与除草剂的脂溶性成正相关,具极性的较脂溶性的进入细胞的速度要慢的多。
    2.从茎叶吸收:除草剂可通过叶表面或气孔进入植物体内。
    大多数情况下,除草剂主要是通过角质层进入。除草剂进入角质层的主要障碍是蜡质。一般来说,极性中等的除草剂比非极性或高度极性的除草剂易于穿透角质层,油溶性的除草剂较水溶性的容易穿透。除草剂也可通过气孔直接渗透到气孔腔而进入植物体内。
    气孔吸收量的大小受药液在叶片的湿润程度影响大。故添加表面活性剂可大大促进除草剂对叶片的渗透。
    另外,有很多因素可影响叶面吸收,如植物的形态、叶的老嫩、外界环境条件与助剂等。通常气温高、空气湿度大,药液中含有适当的湿展剂,均有助于药剂的渗入。
    3.幼芽吸收:土壤处理剂除被根吸收外,也可被种子和未出土的幼芽(包括胚轴)吸收。
    4.剂型对除草剂吸收的影晌:添加的表面活性剂,除了可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提高湿润性、增加除草剂的附着面积外,还可能溶解外角质层蜡质,有利于除草剂的穿透。表面活性剂还可能进入到角质层,改变角质层的理化性质,影响除草剂进入植物体的路径。表面活性剂本身也可能对植物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从而提高除草剂处理的除草活性。除草剂施用后,由于水分和溶剂蒸发、挥发,药滴会很快干掉。在剂型中添加的助剂可使除草剂在药滴干燥后成为非结晶状态。另外,助剂还可以使沉留在叶片上的除草剂周围保持一定水分,从而有利于叶片的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除草剂有哪些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除草剂有哪些种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分为触杀型和内吸型除草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除草剂。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1)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
    (2)抑制杂草的呼吸作用
    (3)干扰杂草的蛋白质代谢
    (4)破坏杂草体内生长素平衡
    (5)抑制植物微管组织发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按施药时间分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和苗后处理。
    (2)按施药对象分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
    (3)按施药方式分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和点状施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