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

题目

试述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园林树木在休眠期的外部形态的表现,以及影响树木休眠期的因素,控制休眠期的途径。


    正确答案: (1)树木休眠期的外部形态表现:
    ①、枝条变色成熟(绿色变为褐色)
    ②、冬芽形成且老化(外部鲮片偏红色)
    ③、地上部分落叶,没有一点生长发育的表现,但是根部还进行微弱生长,但不发生新根。现在认为休眠期树体内有各种生理活动,但是很微弱。
    (2)影响树木休眠期的因素:
    内因:
    ①、不同树种进入休眠期的时间不同,例如,北京地区最早落叶的树种是白蜡,最晚的是柳树。
    ②、不同树种自然休眠期的长短不同,例如楝、栗12月中下旬~1月中下旬大约30~40 天,而苹果树1月下旬需要50~60天。
    ③、不同树龄的树种进入休眠期的时间不同,幼树自然休眠期比成年期长,幼树进入休眠期迟于 成年树④、树木的不同器官与组织进入自然休眠期的时间也不一致。小枝、细弱枝比主干主枝进入早。根茎进入休眠期最晚,解除休眠最早。
    ⑤、同一枝条的不同组织进入休眠期的时间也不同。皮层与木质部早,而形成层则较晚。
    外因:
    ①、温度
    ②、光照
    (3)控制树木休眠期的途径:
    ①、提早或推迟进入休眠
    ②、提早或延迟解除休眠

  • 第2题:

    园林树木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园林树木种类繁多,各具不同典型的()等,人们常说,树木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的枝、皮、叶、花、果和根等具有无穷的魅力,随季节而五彩缤纷,香韵异常。

    • A、形态
    • B、色彩
    • C、风韵
    • D、芳香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园林绿地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弱噪声、监测环境、美化环境的功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试述我国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成就、问题与与展望。


    正确答案: (一)成就
    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树木栽培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苗木繁育、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与提高。
    1.园林树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如湖南的红檵木;广西的金花茶;福建的榕树;河南的柽柳;广东、海南的棕榈科植物等种质资源利用,还有时下正红火的木兰科、观叶植物(含木本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引种、驯化方面:经科学的引种、驯化工作,已搜集到观花、观果、观叶、观枝干和其它园林植物。
    3.新品种选育方面:
    4.栽培和应用方面:对古树的复壮技术研究;植物生长调剂的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组织培养技术、全光照间歇喷雾扦插技术、大树裸根移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保护地栽培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为苗木的繁殖、栽植养护技术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此外,榕树盆景、古桩盆景、月季盆景等的开发成功,不仅美化了环境、陶冶了情操,也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外汇收入、为国争添了光彩。
    (二)问题
    1.资源丰富但栽培品种仍感贫乏与不足,引种驯化工作有待加强
    我国城乡绿化上应用的栽培花木品种是极其贫乏的,如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千种,而我国的广州也仅有300多种,杭州、上海200余种,北京100多种,兰州不足100种,这与资源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大力加强引种驯化工作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
    2.绿化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苗木成活率不高、整体树木养护水平较低
    3.大力培育新品种,防止盲目采种
    4.苗圃基础薄弱,生产水平较低
    (三)展望
    目前,我国园林树木科研已具有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在个别领域时有超越或领先之势(如陈俊愉老先生的世界梅花登录权威性等),但从总体上看仍有相当的差距。随着城市化和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实践的迅猛发展,我国园林树木及其栽培在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过程中,在生态城市的建设道路上,其苗圃业必将向着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其栽植养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其树木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必将有极大的提高;其养护管理、法规、法制建设必将日趋完善。
    展望21世纪,在继承与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我国园林树木及其产业化经营必将得到迅猛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整体差距必将进一步缩小,尽快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是可能的,我们深信园林绿化、城市森林在“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程中,必将大有可为。

  • 第5题:

    试述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3、特点突出

  • 第6题:

    试述园林树木栽培中土壤改良及其管理。


    正确答案: (一)土壤改良
    1深翻熟化:深度、季节,有时还与施肥、灌溉等相结合。
    2客土栽培:A土壤的酸碱度;B栽植地段的土壤根本不适宜园林树木生长如坚土、重粘土、砂砾土及被有毒的工业废水污染的土壤等,或在清除建筑垃圾后仍然板结,土质不良,这时亦应酌量增大栽植面,全部或部分换入肥沃的土壤。
    3培土(壅土、压土与掺沙):A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多把树种种在墩上,以后还大量培土,在土层薄的地区也可采用培土的措施,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B“沙压粘”或“粘压沙”等。
    (二)土壤管理
    1松土除草
    松土:}次数、深度、天气与土壤干湿情况等
    除草:
    2地面覆盖与地被植物
    地面覆盖:可以防止或水分蒸发,减少杂草生长等。
    地被植物:除豆科植物外,常用园林中的地被草本有铃兰、石竹类、吉祥草、蛇莓、石碱花、沿阶草等等。木本者有地锦类、金银花、木通、扶芳藤、长春藤类、络石、菲白竹、倭竹、葛藤、裂叶金丝桃、偃柏、爬地柏、金老梅、野葡萄、山葡萄、蛇葡萄、凌霄类等。

  • 第7题:

    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

    • A、美化环境
    • B、改善环境
    • C、食用功能
    • D、经济效益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园林树木水分科学管理的意义的是()。
    A

    确保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B

    改善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

    C

    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护成本

    D

    对园林树木的园林功能发挥作用不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3、特点突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园林树木栽培中土壤改良及其管理。

    正确答案: (一)土壤改良
    1深翻熟化:深度、季节,有时还与施肥、灌溉等相结合。
    2客土栽培:A土壤的酸碱度;B栽植地段的土壤根本不适宜园林树木生长如坚土、重粘土、砂砾土及被有毒的工业废水污染的土壤等,或在清除建筑垃圾后仍然板结,土质不良,这时亦应酌量增大栽植面,全部或部分换入肥沃的土壤。
    3培土(壅土、压土与掺沙):A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多把树种种在墩上,以后还大量培土,在土层薄的地区也可采用培土的措施,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B“沙压粘”或“粘压沙”等。
    (二)土壤管理
    1松土除草
    松土:}次数、深度、天气与土壤干湿情况等
    除草:
    2地面覆盖与地被植物
    地面覆盖:可以防止或水分蒸发,减少杂草生长等。
    地被植物:除豆科植物外,常用园林中的地被草本有铃兰、石竹类、吉祥草、蛇莓、石碱花、沿阶草等等。木本者有地锦类、金银花、木通、扶芳藤、长春藤类、络石、菲白竹、倭竹、葛藤、裂叶金丝桃、偃柏、爬地柏、金老梅、野葡萄、山葡萄、蛇葡萄、凌霄类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园林树木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园林树木种类繁多,各具不同典型的()等,人们常说,树木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的枝、皮、叶、花、果和根等具有无穷的魅力,随季节而五彩缤纷,香韵异常。
    A

    形态

    B

    色彩

    C

    风韵

    D

    芳香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园林树木的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1)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
    (2)美化环境功能
    (3)经济生产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我国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成就、问题。


    正确答案: (一)成就
    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树木栽培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苗木繁育、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与提高。
    1.园林树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如湖南的红檵木;广西的金花茶;福建的榕树;河南的柽柳;广东、海南的棕榈科植物等种质资源利用,还有时下正红火的木兰科、观叶植物(含木本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引种、驯化方面:经科学的引种、驯化工作,已搜集到观花、观果、观叶、观枝干和其它园林植物。
    3.新品种选育方面:
    4.栽培和应用方面:对古树的复壮技术研究;植物生长调剂的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组织培养技术、全光照间歇喷雾扦插技术、大树裸根移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保护地栽培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为苗木的繁殖、栽植养护技术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此外,榕树盆景、古桩盆景、月季盆景等的开发成功,不仅美化了环境、陶冶了情操,也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外汇收入、为国争添了光彩。
    (二)问题
    1.资源丰富但栽培品种仍感贫乏与不足,引种驯化工作有待加强
    我国城乡绿化上应用的栽培花木品种是极其贫乏的,如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千种,而我国的广州也仅有300多种,杭州、上海200余种,北京100多种,兰州不足100种,这与资源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大力加强引种驯化工作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
    2.绿化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苗木成活率不高、整体树木养护水平较低
    3.大力培育新品种,防止盲目采种
    4.苗圃基础薄弱,生产水平较低

  • 第14题:

    园林树木根系所具备的功能包括支撑和吸收功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试述园林树木的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1)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
    (2)美化环境功能
    (3)经济生产功能

  • 第16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园林树木水分科学管理的意义的是()。

    • A、确保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 B、改善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
    • C、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护成本
    • D、对园林树木的园林功能发挥作用不大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试述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


    正确答案: 1.根据城市、绿地的性质,发挥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
    2.符合自然规律,满足生态要求,处理好种间关系
    3.符合园林设计的审美观点(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
    1)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注重意境的创造。
    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3)创造保持各自的园林特点
    4)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5)要注意经济原则,大量用乡土树种。
    园林树木配植原则就是力求做到:功能综合性,生态科学性,配植艺术性,风格地方性,经济合理性

  • 第18题:

    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调节空气碳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减弱噪声;杀死细菌;监测环境;防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成就、问题。

    正确答案: (一)成就
    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树木栽培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苗木繁育、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与提高。
    1.园林树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如湖南的红檵木;广西的金花茶;福建的榕树;河南的柽柳;广东、海南的棕榈科植物等种质资源利用,还有时下正红火的木兰科、观叶植物(含木本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引种、驯化方面:经科学的引种、驯化工作,已搜集到观花、观果、观叶、观枝干和其它园林植物。
    3.新品种选育方面:
    4.栽培和应用方面:对古树的复壮技术研究;植物生长调剂的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组织培养技术、全光照间歇喷雾扦插技术、大树裸根移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保护地栽培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为苗木的繁殖、栽植养护技术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此外,榕树盆景、古桩盆景、月季盆景等的开发成功,不仅美化了环境、陶冶了情操,也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外汇收入、为国争添了光彩。
    (二)问题
    1.资源丰富但栽培品种仍感贫乏与不足,引种驯化工作有待加强
    我国城乡绿化上应用的栽培花木品种是极其贫乏的,如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千种,而我国的广州也仅有300多种,杭州、上海200余种,北京100多种,兰州不足100种,这与资源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大力加强引种驯化工作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
    2.绿化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苗木成活率不高、整体树木养护水平较低
    3.大力培育新品种,防止盲目采种
    4.苗圃基础薄弱,生产水平较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成就、问题与与展望。

    正确答案: (一)成就
    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树木栽培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苗木繁育、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与提高。
    1.园林树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如湖南的红檵木;广西的金花茶;福建的榕树;河南的柽柳;广东、海南的棕榈科植物等种质资源利用,还有时下正红火的木兰科、观叶植物(含木本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引种、驯化方面:经科学的引种、驯化工作,已搜集到观花、观果、观叶、观枝干和其它园林植物。
    3.新品种选育方面:
    4.栽培和应用方面:对古树的复壮技术研究;植物生长调剂的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组织培养技术、全光照间歇喷雾扦插技术、大树裸根移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保护地栽培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为苗木的繁殖、栽植养护技术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此外,榕树盆景、古桩盆景、月季盆景等的开发成功,不仅美化了环境、陶冶了情操,也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外汇收入、为国争添了光彩。
    (二)问题
    1.资源丰富但栽培品种仍感贫乏与不足,引种驯化工作有待加强
    我国城乡绿化上应用的栽培花木品种是极其贫乏的,如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千种,而我国的广州也仅有300多种,杭州、上海200余种,北京100多种,兰州不足100种,这与资源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大力加强引种驯化工作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
    2.绿化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苗木成活率不高、整体树木养护水平较低
    3.大力培育新品种,防止盲目采种
    4.苗圃基础薄弱,生产水平较低
    (三)展望
    目前,我国园林树木科研已具有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在个别领域时有超越或领先之势(如陈俊愉老先生的世界梅花登录权威性等),但从总体上看仍有相当的差距。随着城市化和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实践的迅猛发展,我国园林树木及其栽培在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过程中,在生态城市的建设道路上,其苗圃业必将向着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其栽植养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其树木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必将有极大的提高;其养护管理、法规、法制建设必将日趋完善。
    展望21世纪,在继承与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我国园林树木及其产业化经营必将得到迅猛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整体差距必将进一步缩小,尽快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是可能的,我们深信园林绿化、城市森林在“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程中,必将大有可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

    正确答案: 一、改善环境作用
    1.调节温度,树冠遮挡阳光、减少日光辐射热,降低环境温度
    2.提高湿度,一个树木整个夏季蒸腾的水分比同面积大的水面蒸发量大的多。
    3.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洋气,调节空气碳氧平衡。吸收有毒气体:SO2,HF,CL2,Hg。阻滞烟尘。排放杀菌素
    4.光照方面:反射的部分主要是绿光,对眼睛保健有良好的作用,夏季时能使人在精神上觉得爽快和宁静。
    5.声音方面:减少噪音
    二、保护环境作用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防风固沙
    3.防火防灾
    4.净化污水
    三、其他防护作用
    1.形成防雪林带
    2.放浪林或沿海防护林
    3.有许多植物能够监测大气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
    A

    美化环境

    B

    改善环境

    C

    食用功能

    D

    经济效益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

    正确答案: 园林植物是组成园林艺术美的主要因素
    1、色彩美:春花、夏叶、秋果、冬干
    2、芳香美
    3、姿态美(树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