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一般而言,环境温度降低,动物采食量增加,反之采食量下降;
(2)对养分消化、代谢和利用的影响
(3)对养分需要量的影响
更多“简述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需要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动物的营养需要。


    正确答案: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水。

  • 第2题:

    温热环境与动物采食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动物的采食量直接受温热环境的影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会通过调节采食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牛的采食量:牛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存,但基本上属耐寒动物。不同的牛种对温热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环境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散热和产热量,改变维持能量的需要量表现为采食量的增减。寒冷地区的成年泌乳母牛的适宜温度是17~20℃,此时所需维持净能最少,泌乳牛处在恒定温度下自由采食,采食量开始下降的温度因品种而不同;生长肥育牛的采食量和温热环境的关系与乳牛的相似。
    羊的采食量:绵羊对环境温度的反应与被毛厚度和饲养水平有关。刚剪毛的绵羊受热的影响较小,但在低温,甚至仅10℃时则引起严重冷应激。未剪毛绵羊在炎热时采食量下降,与产乳牛相似,在0℃时对高精料或高粗料日粮的采食量显著高于23℃时,但能量的消化率无差异。
    猪的采食量:因体重和年龄大小对温热环境反应不同,猪的采食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成年猪的适宜温度范围在0~20℃,育成猪15~27℃,仔猪25~32℃。低于适宜的温度,采食量增多,反之,则降低。
    鸡的采食量:产蛋鸡和肉鸡在环境温度影响下,与其他动物的反应相似,维持能量需要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减;肉鸡的适宜温度一般认为较蛋用型低3℃左右。

  • 第3题:

    ()不属于实验环境方面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 A、实验对照
    • B、气流、清洁度
    • C、动物营养
    • D、环境微生物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简述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
    2、物理化学因素:光照、噪音与振动、氧、二氧化碳、氨、粉尘、消毒剂等;
    3、居住因素:包括房屋、笼具、垫料、饮水给料设施等;
    4、营养因素:饲料、饮水等;
    5、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与异种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斗、饲养密度等,异种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及其他生物等;
    5、人为因素:建筑设施维护、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

  • 第5题:

    问答题
    温热环境怎样影响动物采食量?

    正确答案: 一般环境温度降低,动物采食量增加,反之则下降。
    如对生长肥育猪,环境温度高于21℃时,温度每上升1℃,每头猪每天采食量减少60-100g;环境温度低于15℃时,温度每下降1℃,每头猪每天采食量增加约19.5g。对于鸡,温度在18-21℃外,每上升或下降1℃,生长鸡和产蛋鸡的采食量相应降低或增加1.6-1.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温热环境对动物养分利用率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温热环境通过影响动物采食、消化、代谢及产热来改变养分用于机体维持和生产的分配比例,影响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在温度适中区,能量利用效率最高。在冷应激区,能量利用效率下降。在热应激区,能量利用效率下降不明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环境污染物对动物个体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通过影响动物的摄食率,导致动物生长发育障碍;
    (2)环境污染物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3)环境污染物会引起动物行为改变。
    (4)危害动物的繁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研究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综合法和析因法。综合法是测定动物营养需要时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析因法:将动物对某种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分成维持、生产、生长等需要,分别测定其单个因子的单位需要量。综合法:通过动物总体反应以确定其对某种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析因法具有更大应用前景;综合法可用于验证析因法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免疫应激与细胞因子对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影响?

    正确答案: 免疫系统是一个耗能系统,当动物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但未影响到动物的生产性能时,动物对营养需要量加大。在免疫应答期,免疫反应使机体用于生长、繁殖等的营养成分转而维持免疫反应和抵抗疾病的代谢上,动物生产性能降低,机体对许多养分的需要量减少。免疫急性期中动物养分代谢变化显示,当免疫系统处于不同活化状态时,动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可能发生改变。目前,关于畜禽在免疫应激期间的营养需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氨基酸方面,而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低免疫应激的猪生产性能好,所需赖氨酸的量也高;高免疫应激的猪则相反。由于赖氨酸是体组织蛋白质中的主要成分,而与维持功能有关的蛋白质中,赖氨酸的比例却相对较低,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则相反。
    免疫系统活化导致细胞因子的释放。释放的细胞因子通过对靶组织的直接作用,或通过改变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的分泌,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引起代谢变化。代谢改变的总结果是,动物采食量下降,日粮中的部分养分不再用于动物生长和骨骼肌的沉积,而用于免疫应答和疾病防御,从而使动物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动物营养需要可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正确答案: 动物营养需要的常用衡量指标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每头每日需要量。
    (2)每单位重量(通常以1千克为单位)饲粮中的含量:一般在饲喂时按风干物质(含自然水分)中的含量计算。如所给1千克配合饲粮中应含消化能10杄46MJ,粗蛋白质120克,钙4克,磷3克,胡萝卜素6mg。
    (3)按营养物质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常用的有:能量与蛋白的比例关系;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来计算动物的营养需要。
    (4)按体重或生产力计算需要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CF对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缺乏粗饲料对奶牛生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作用:
    一对反刍动物:
    ①为动物提供大量能源;
    ②维持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
    ③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动物的健康;
    ④有效纤维的调控作用。
    二对非反刍动物:
    ①维持肠胃正常蠕动,刺激胃肠道发育;
    ②提供能量;
    ③饲粮粗纤维的代谢效应;
    ④解毒作用;
    ⑤改善胴体品质;
    ⑥功能性寡糖的益生作用。
    影响:乳脂肪合成减少;淀粉迅速发酵,大量产酸,抑制纤维分解菌活性,严重时导致酸中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温热环境对养分需要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能量冷应激和热应激均提高动物的能量需要量。猪;环境温度在温度适中区以下每下降1℃,20kg、20~60kg和60~100kg的生长肥育猪每天分别需增加14、27和38g饲料(12kJ.ME/g)以补偿热散失。鸡:生长鸡或产蛋鸡处在18~21℃环境温度以外时,温度每上升或下降1℃采食量降低或增加1.6-1.8%。(2)蛋白质和氨基酸温热环境不影响动物对蛋白质、赖氨酸及蛋氨酸的需要量,也不影响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但应根据采食量变化调整饲粮中蛋白质、氨基酸的浓度。
    (3)矿物质冷热应激时,动物体内代谢加强、某些矿物元素排泄增加,从而增加矿物质需要量。
    (4)维生素冷热应激均提高代谢率,并影响消化道中微生物对某些维生素的合成,因而增加维生素需要量。
    (5)水温热环境对动物的需水量影响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环境中对幼年动物影响最大的是()。

    • A、温度
    • B、湿度
    • C、光照
    • D、营养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论述营养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正确答案: (1)营养对动物初情的影响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动物的初情期,营养不足,生长缓慢,初情期推迟,初情体重液达不到正常营养水平时的体重,营养水平偏高,可以使动物的初情期提前。
    (2)营养对母畜排卵的影响营养水平可以影响动物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影响动物的排卵数,对母猪通过提高能量水平催情补饲,能提高血浆雌激素的水平,促进母猪排卵。
    (3)影响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母体的营养条件,特别是能量摄入水平是引起胚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产母猪在后备期和发情周期内,给予高水平营养会提高胚胎死亡率。由于高能水平可增加排卵数,但胚胎死亡率升高,因此,成活的胚胎数不一定改变。妊娠前期(0~30天)供给高能水平会降低胚胎成活率,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胚胎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微量养分,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和铁、碘、锌微量元素的严重缺乏会提高胚胎死亡率。
    (4)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很快,此期母畜的营养水平明显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初生重,但对多胎动物的产仔数没有影响。
    (5)营养对产后发情间隔的影响。母畜产后或断奶后至下次发情的间隔时间和情期受胎率是影响母畜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缩短发情间隔,提高受胎率有利于提高母畜的繁殖成绩。动物分娩时的体况和哺乳期营养是影响发情间隔的关键因素,提高哺乳期能量蛋白质水平可缩短发情间隔。
    (6)营养对中长期繁殖性能的影响。母畜繁殖周期中营养状况不仅影响现期繁殖成绩。母畜过度饲养,体况过肥是繁殖障碍的常见原因;母畜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母畜瘦弱综合症,两种情况均将提高母畜的淘汰率。

  • 第15题:

    动物的最适温热环境


    正确答案:指使动物的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处于最佳状况,饲料利用率最高,饲养效果最好的温热环境。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需要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一般而言,环境温度降低,动物采食量增加,反之采食量下降;
    (2)对养分消化、代谢和利用的影响
    (3)对养分需要量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保护环境与动物营养的关系?

    正确答案: 动物生存和生产需要一定的营养供给来维持,而动物的营养需求却受着环境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关系。环境保护对于动物生存和生产有着积极地作用,制约着人们给与动物相应的更好的营养与环境需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一般而言,环境温度降低,动物的采食量增加,反之则采食量下降;
    2、环境温度升高,可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环境温度下降,则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
    3、冷应激和热应激均提高动物的能量需要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动物的最适温热环境

    正确答案: 指使动物的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处于最佳状况,饲料利用率最高,饲养效果最好的温热环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
    2、物理化学因素:光照、噪音与振动、氧、二氧化碳、氨、粉尘、消毒剂等;
    3、居住因素:包括房屋、笼具、垫料、饮水给料设施等;
    4、营养因素:饲料、饮水等;
    5、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与异种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斗、饲养密度等,异种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及其他生物等;
    5、人为因素:建筑设施维护、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温热环境对动物养分代谢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冷环境中,猪、牛、绵羊的尿氮排出量增加,导致表观代谢能值降低。高温可降低尿能和粪能损失,代谢能值增加。冷热应激时,动物需提高代谢率来调节产热和散热,动物总产热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因素。

    正确答案: ⑴动物:包括种类、品种、年龄、性别、健康状态、活动能力等;
    ⑵饲养和饲料:非反刍动物日粮种类、组成不同对营养需要直接影响甚大,其中热增耗是一个重要因素;反刍动物中,由于瘤胃消化影响,不同饲料或日粮用于维持代谢率不同。动物营养需要还受饲喂时间、饲喂水平、饲料组成等的影响;
    ⑶环境因素:温度是环境因素中影响维持需要最大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动物营养需要的表示方法?

    正确答案: 按每头动物每天需要量表示;按单位饲料中营养物质浓度表示;其他表达方式(按单位能量浓度表示按体重或代谢体重表示按生产力表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