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室内床栽
1、菇房建造:
2、培养料的配制:栽培平菇的培养料有玉米芯、木屑、豆秸、稻草、树叶等。无论哪一种培养料均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否则,易感染杂菌,造成减产。培养料配方
(1)玉米芯(粉碎)78%,玉米面(或麦麸)20%、石灰2%和适量水。
(2)玉米芯(粉碎)40%、豆秸(粉碎)40%、玉米面18%、石灰2%和适量水。
(3)木屑78%、米糠(或玉米面)20%、石灰2%和适量水。
(4)稻草,将稻草切成5—10厘米长,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滤去多余的水分,即可铺料播种。
3、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
4、播种:平菇的播种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层播和覆盖式播种等。
5、管理:
(1)发菌期的管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
(2)出菇期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
6.采收: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的最适收获期。
更多“简述香菇的栽培方法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激励理论在警察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一、注重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来满足不同民警的不同需要,实现有效的激励。根据需要理论,既然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因此就必须以需要为起点。
    二、注重发挥内在激励的巨大作用。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是激励上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概念的基础。
    三、注重目标人体对公安民警积极性的影响力。人的行为都是实现某种目标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意义和价值就是目标价值。
    四、公平分配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公平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平感,这种公平感不是靠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值获得,而是把自己所得的报酬和付出的劳动与他人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劳动进行社会比较才等到的。
    五、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目标设置理论认为,设置目标时应将目标的明确性的挑战性结合起来考虑,既是设置明确具体的目标,又要考虑这一目标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有一定难度却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 第2题:

    促使菌筒转色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香菇段木栽培中,段木的含水量应控制在()

    • A、40~50%
    • B、65%
    • C、70%
    • D、85~90%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简述在管理和使用玩具和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1)因地制宜,注意废旧材料的运用;
    (2)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
    (3)制定常规,养成好习惯。

  • 第5题:

    引种栽培树莓和黑莓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正确答案:1、冬季极端低温的适应。在品种选择上要慎重,首先要进行适应性栽培,然后再扩大栽培,有些地区需要冬埋;夏季正午时要避免强光灼射,必要时需进行遮荫;
    2、要防止土壤盐碱化,PH值一般不应超过8.4。

  • 第6题: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和极品,与栽培管理有很大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无土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①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②技术要求严格。
    ③管理不当,易发生某些病害的迅速传播。

  • 第8题:

    判断题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和极品,与栽培管理有很大关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石榴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注意枝条混乱,光照恶化现象;
    2、注意树势易衰弱;
    3、注意提高坐果率;
    4、注意防止冻害;
    5、注意提高果实品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促使菌筒转色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栽培仙客来注意问题?

    正确答案: 换盆定植、酌情浇水、薄肥勤施、转盆保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香菇的栽培方法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室内床栽
    1、菇房建造:
    2、培养料的配制:栽培平菇的培养料有玉米芯、木屑、豆秸、稻草、树叶等。无论哪一种培养料均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否则,易感染杂菌,造成减产。培养料配方
    (1)玉米芯(粉碎)78%,玉米面(或麦麸)20%、石灰2%和适量水。
    (2)玉米芯(粉碎)40%、豆秸(粉碎)40%、玉米面18%、石灰2%和适量水。
    (3)木屑78%、米糠(或玉米面)20%、石灰2%和适量水。
    (4)稻草,将稻草切成5—10厘米长,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滤去多余的水分,即可铺料播种。
    3、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
    4、播种:平菇的播种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层播和覆盖式播种等。
    5、管理:
    (1)发菌期的管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
    (2)出菇期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
    6.采收: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的最适收获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栽培仙客来注意问题?


    正确答案: 换盆定植、酌情浇水、薄肥勤施、转盆保形。

  • 第14题:

    简述香菇的袋料栽培过程及管理中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一、栽前准备
    袋栽香菇生产规模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配方如:
    1、阔叶树杂木屑78%,麦麸或米糠20%,碳酸钙或生石膏2%,pH值自然。
    2、阔叶树杂木屑63%,麦麸或糠15%,棉籽壳20%,碳酸钙或生石膏2%,pH值自然。
    3、阔叶树木屑52%,野草26%,麸皮20%,石膏1%,营养添加剂1%。
    4、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粉1%,糖1%。
    二、袋栽香菇的工艺流程
    袋栽香菇的生产工艺是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现简述如下:
    (一)备料。原材料不能腐烂变质,麸皮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现象。蔗糖防止受潮泛酸,石膏粉要求纯净无杂质。
    (二)配料。一般原料含水量50—55%,即料水比为1:1—1.1,切忌原料过湿或太干。拌好的料用手握不粘手,木屑捏不成团,含水量在50%即可。
    (三)装袋。谨慎操作,防止塑料袋破损;袋口要扎紧,切莫漏气,袋料适度填紧,松紧一致。
    (四)灭菌。常压蒸气灭菌,灶内温度100℃,连续保持20小时,确保灭菌彻底。灭菌途中,及时添加85℃以上的沸水,严防干烧或锅温下降。
    (五)冷却。待料筒冷却到30℃以下,便可接种。冷却室事先要打扫干净,并严格消毒。冷却室与接种室距离宜近忌远,避免灰尘污染料筒。
    (六)接种。袋栽香菇接种关系到生产成败。首先,菌种要求菌丝洁白,健壮浓密均匀一致,接种时再用75%酒精棉进行表面揩擦消毒,并用利刀削弃表层培养基2厘米进行接种操作。
    (七)培养。培养室远离厕所、禽畜舍等污染源,要求清洁、干燥、通风、弱光,切忌地表潮湿或通风不良之处。培养室温度20—25℃,以利菌丝尽快定植蔓延。室温不宜超过30℃,否则香菇菌丝则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八)管理
    1、选择适宜的越夏场所。求干净、阴凉、空气对流、无直射光,室外搭阴棚越夏的要求每畦及四周开水沟,遇到雨天盖膜避雨。
    2、科学摆放菌筒。菌筒摆放呈“井”、“△”形,摆放高度为5—8层,每排之间留20—30厘米的走道,利于空气流动。
    3、排除“黄水”,清理袋内菇。
    4、时时观察气温,严防高温烧菌。
    (九)出菇管理。
    1、秋季管理。管理重点是拉大昼夜温差(8℃以上),刺激菇蕾迅速发生,具体操作是白天盖密薄膜,让菇棚内温度升高至20℃以上;夜晚全部揭开塑料薄膜,任其外界冷空气侵袭,这样连续3—5天,菌筒便会全部显蕾,显蕾后,当菇蕾有一指头大小时,立即划袋,让其自然生长,菇棚内温度保持13—18℃,空气相对湿度65—70%,促其菇蕾顺利长大。
    2、冬季管理。冬菇大多发生在12—2月间,正是中低温型菌株产菇适期,此期适当疏散棚顶覆盖物,让花花阳光透进菇场,增加热源,提高菇床温度,促其菇蕾顺利形成。
    3、春季管理。3—5月是菌筒产春菇旺季,采用注水或用浸水补充水分,调节调节菌筒内的含水量,以利菇蕾陆续发生。

  • 第15题:

    促使菌筒()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正确答案:转色

  • 第16题:

    设施百合栽培中,常用的繁殖方法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生产中可供选择的百合的繁殖方法很多,具体选择那种要根据栽培条件、栽培的目的、栽培种类、栽培的季节、栽培的方式等确定。
    (1)分球繁殖。在百合茎秆地表以下的几节,会生成多个小鳞茎,可以单独栽种培养成商品种球。
    (2)鳞片扦插繁殖。一般以8~9月间扦插为宜,选秋季成熟、健壮、无病害植株阴干,剥去外层萎缩片瓣,将其余鳞片逐个剥下,勿伤鳞片表面以防感染,每个鳞片基部带一部分盘基组织,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15分钟后取出晾干扦插。
    (3)播种繁殖。新铁炮百合等能够形成种子,这是百合采用杂交方法培育新品种时繁殖的最佳方法,具有方法简便,一次能获得大量无病健壮植株的特点。
    (4)插珠芽。百合地上茎叶腋生长的气生小鳞茎,称珠芽。亚洲系百合,如卷丹等有叶腋发生珠芽的特性,可用珠芽繁殖。
    (5)组织培养繁殖。利用良种百合的茎尖、鳞片、叶片、茎段、花梗和花柱等器官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在6周内产生8000个小种球。

  • 第17题:

    水生花卉的栽培管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土壤和养分管理
    (2)水深的调整
    (3)水质管理
    (4)温度管理
    (5)防止鱼食
    (6)去残花枯叶

  • 第18题:

    简述玉米人工去雄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去雄要在抽雄后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每天从10时到下午2时植株水分较少,茎杆不易折断。隔行或隔株进行,不要超过全田的1/3---1/2,边行2-3行不去。减雄是在开花授粉结束后剪去全部天花。

  • 第19题:

    石榴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注意枝条混乱,光照恶化现象;
    2、注意树势易衰弱;
    3、注意提高坐果率;
    4、注意防止冻害;
    5、注意提高果实品质。

  • 第20题:

    问答题
    设施百合栽培中,常用的繁殖方法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生产中可供选择的百合的繁殖方法很多,具体选择那种要根据栽培条件、栽培的目的、栽培种类、栽培的季节、栽培的方式等确定。
    (1)分球繁殖。在百合茎秆地表以下的几节,会生成多个小鳞茎,可以单独栽种培养成商品种球。
    (2)鳞片扦插繁殖。一般以8~9月间扦插为宜,选秋季成熟、健壮、无病害植株阴干,剥去外层萎缩片瓣,将其余鳞片逐个剥下,勿伤鳞片表面以防感染,每个鳞片基部带一部分盘基组织,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15分钟后取出晾干扦插。
    (3)播种繁殖。新铁炮百合等能够形成种子,这是百合采用杂交方法培育新品种时繁殖的最佳方法,具有方法简便,一次能获得大量无病健壮植株的特点。
    (4)插珠芽。百合地上茎叶腋生长的气生小鳞茎,称珠芽。亚洲系百合,如卷丹等有叶腋发生珠芽的特性,可用珠芽繁殖。
    (5)组织培养繁殖。利用良种百合的茎尖、鳞片、叶片、茎段、花梗和花柱等器官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在6周内产生8000个小种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香菇在烘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干制初期,菇体水分大量蒸发,烘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急剧增高,必须加强排风才能加速烘干过程,当空气相对湿度达70%,打开进出气孔,以10~15分钟为宜;在干制中期,烘房内不同位置的烤筛受热不匀,为此要倒盘,方法是将架下部第1、2层烤筛与架中4~6层烘筛互换,在换时可抖动筛或将菇体翻动一下;烘房温度最高不能超过65℃,否则菇盖变黑,菌褶倒伏弯曲,火力适合时,用手摸菇筛上鲜菇,可以感到菇上方湿热而不烫手;为了缩短烘烤时间,在烤到八成干时,停止加热一段时间,让烘房温度降到35℃左右,然后再加热到65℃,这样可以缩短干燥时间2小时;大部分香菇都已干燥时,可取出菇房挑选,将部分没干透的厚菇再用小型烘笼烘干,干燥后的香菇含水量在12%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玉米人工去雄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去雄要在抽雄后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每天从10时到下午2时植株水分较少,茎杆不易折断。隔行或隔株进行,不要超过全田的1/3---1/2,边行2-3行不去。减雄是在开花授粉结束后剪去全部天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香菇的袋料栽培过程及管理中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一、栽前准备
    袋栽香菇生产规模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配方如:
    1、阔叶树杂木屑78%,麦麸或米糠20%,碳酸钙或生石膏2%,pH值自然。
    2、阔叶树杂木屑63%,麦麸或糠15%,棉籽壳20%,碳酸钙或生石膏2%,pH值自然。
    3、阔叶树木屑52%,野草26%,麸皮20%,石膏1%,营养添加剂1%。
    4、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粉1%,糖1%。
    二、袋栽香菇的工艺流程
    袋栽香菇的生产工艺是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现简述如下:
    (一)备料。原材料不能腐烂变质,麸皮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现象。蔗糖防止受潮泛酸,石膏粉要求纯净无杂质。
    (二)配料。一般原料含水量50—55%,即料水比为1:1—1.1,切忌原料过湿或太干。拌好的料用手握不粘手,木屑捏不成团,含水量在50%即可。
    (三)装袋。谨慎操作,防止塑料袋破损;袋口要扎紧,切莫漏气,袋料适度填紧,松紧一致。
    (四)灭菌。常压蒸气灭菌,灶内温度100℃,连续保持20小时,确保灭菌彻底。灭菌途中,及时添加85℃以上的沸水,严防干烧或锅温下降。
    (五)冷却。待料筒冷却到30℃以下,便可接种。冷却室事先要打扫干净,并严格消毒。冷却室与接种室距离宜近忌远,避免灰尘污染料筒。
    (六)接种。袋栽香菇接种关系到生产成败。首先,菌种要求菌丝洁白,健壮浓密均匀一致,接种时再用75%酒精棉进行表面揩擦消毒,并用利刀削弃表层培养基2厘米进行接种操作。
    (七)培养。培养室远离厕所、禽畜舍等污染源,要求清洁、干燥、通风、弱光,切忌地表潮湿或通风不良之处。培养室温度20—25℃,以利菌丝尽快定植蔓延。室温不宜超过30℃,否则香菇菌丝则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八)管理
    1、选择适宜的越夏场所。求干净、阴凉、空气对流、无直射光,室外搭阴棚越夏的要求每畦及四周开水沟,遇到雨天盖膜避雨。
    2、科学摆放菌筒。菌筒摆放呈“井”、“△”形,摆放高度为5—8层,每排之间留20—30厘米的走道,利于空气流动。
    3、排除“黄水”,清理袋内菇。
    4、时时观察气温,严防高温烧菌。
    (九)出菇管理。
    1、秋季管理。管理重点是拉大昼夜温差(8℃以上),刺激菇蕾迅速发生,具体操作是白天盖密薄膜,让菇棚内温度升高至20℃以上;夜晚全部揭开塑料薄膜,任其外界冷空气侵袭,这样连续3—5天,菌筒便会全部显蕾,显蕾后,当菇蕾有一指头大小时,立即划袋,让其自然生长,菇棚内温度保持13—18℃,空气相对湿度65—70%,促其菇蕾顺利长大。
    2、冬季管理。冬菇大多发生在12—2月间,正是中低温型菌株产菇适期,此期适当疏散棚顶覆盖物,让花花阳光透进菇场,增加热源,提高菇床温度,促其菇蕾顺利形成。
    3、春季管理。3—5月是菌筒产春菇旺季,采用注水或用浸水补充水分,调节调节菌筒内的含水量,以利菇蕾陆续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