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甘薯育苗排薯技术要点。

题目

简述甘薯育苗排薯技术要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甘薯育苗排薯技术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①育苗地的选择:一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较好。在苗圃中应选择主干道和管理区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和电力供应,便于灌溉和育苗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对土壤肥力和质地要求不高。用地的自然条件选择主要考虑地形地势,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和风口处,避免选用有病虫害的土地。②容器的装土与排列:③播种与覆盖④浇水与追肥⑤间苗⑥病虫害防治

  • 第2题:

    简述精选种薯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应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完整,表皮光滑柔嫩,芽眼鲜明、深浅适中的幼嫩薯块做种用,淘汰受冻、受伤、有病,薯皮粗糙老化、龟裂,芽眼突起、皮色暗淡的薯块。

  • 第3题:

    简述大棚育苗管理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温度管理。大棚内温度宜控制在15—30度,最高不超过40度。主要措施有通风、喷雾和遮荫。通风又有开闭门窗和用抽风机两种。当棚内温度超过30度时需打开门窗或打开抽风、喷雾、遮荫等来降温;当温度低于25度时需关闭门窗或抽风机保温,并揭除遮荫物;当温度低于15度时,为了利于苗木生长需人工增温。
    (2)光照管理。冬季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
    (3)二氧化碳管理。大棚关闭时间较长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大大降低,光合作用明显下降,需通风换气补充二氧化碳或人工补充二氧化碳。
    (4)苗木管理。棚内苗木的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和防病。做法与容器育苗大体相同。另外,大棚育苗在出棚前要进行炼苗,即逐渐打开门窗,使棚内环境逐渐与棚外一致,使苗木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

  • 第4题:

    简述育苗土的配制要点。


    正确答案: (1)材料准备,包括田土、有机肥、细砂和炉渣、化肥、农药等。
    (2)混拌,将准备好的材料按要求比例充分混拌均匀。
    (3)堆放,育苗土混拌均匀后培成堆,上用薄膜封盖严实,让农药在土内充分扩散,进行灭菌、杀虫,7-10天后再用来育苗。

  • 第5题:

    简述甘薯育苗排薯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一要掌握排种密度;二要分清种薯的头尾和背腹,保证头背向上,尾腹向下;三要大小薯分排;四要掌握“上齐下不齐”的原则。

  • 第6题:

    简述甘薯田间生长前期打顶心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打顶心可以控制茎蔓伸长,调节器养分运输方向,有利块根膨大。高肥水地,当茎蔓伸长到30cm左右时开始打顶。打顶要早、要短,宜选在晴天中午进行。

  • 第7题:

    甘薯的薯块是由不定根发育而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甘薯育苗排薯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一要掌握排种密度;二要分清种薯的头尾和背腹,保证头背向上,尾腹向下;三要大小薯分排;四要掌握“上齐下不齐”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育苗盘生产豌豆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育苗盘生产豌豆苗:
    (1)品种选择。
    (2)主要设备:浸种盆、育苗盘、育苗架和遮光设备。
    (3)生产过程: ④浸泡种子; ②上盘上架; ③见光培养; ④采收上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营养钵育苗有以下技术要点:一是选择苗床;二是钵土配制;三是适期播种;四是立架盖膜;五是苗床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扦插苗的4个生长时期的特点及其育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成活期:特点:生根,消耗储藏养分
    持续时间:快2~8周(阔),慢3~6个月(针)
    育苗要点:控制温湿度、光照,及时补充叶面肥
    (2)幼苗与生长初期:特点:前期根系生长快,后期地上快
    持续时间:前期生长型2周,全期生长型1~2个月
    育苗要点:及时施肥,加强炼苗
    (3)速生期:特点:高速生长
    持续时间:1~2.5个月,南方可达3~4个月
    育苗要点:及时灌溉施肥、抹芽
    (4)苗木硬化期:特点:高径生长停止,前期根系生长
    持续时间:6~9周
    育苗要点:控制水肥,促进木质化,提高抗逆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甘薯大田生产各生育时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前期管理技术要点:一是查苗补栽;二是中耕培土;三是追施苗肥与壮秧催薯肥;四是轻浇促秧水;五是打顶心;六是防治地下害虫。
    中期管理技术要点:一是中期排水与灌溉;二是雨后提蔓;三是根际、根外施肥;四是防治茎叶害虫。
    后期管理技术要点:一是追施保薯肥;二是根外喷施磷、钾肥;三是旱灌涝排;四是雨后提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甘薯切片晒干贮藏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切晒过程中若遇连续阴雨,应考虑尽早加工制粉,或在烤房50~60℃下烤干薯干含水量在11%以下,才宜入仓。贮藏期间,薯干堆温不宜超过30℃。若遇潮湿天气,应抢晴天摊晒。

  • 第14题:

    马铃薯的薯块与甘薯的薯块是同源器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作物有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薯块发育期。

    • A、谷物类作物
    • B、黄麻红麻
    • C、甘薯
    • D、马铃薯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育苗盘生产豌豆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育苗盘生产豌豆苗:
    (1)品种选择。
    (2)主要设备:浸种盆、育苗盘、育苗架和遮光设备。
    (3)生产过程: ④浸泡种子; ②上盘上架; ③见光培养; ④采收上市。

  • 第17题:

    育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插穗由于经过放叶、形成愈合组织、生根等过程,要进行营养物质转化和旺盛的呼吸作用,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水分和氧气条件。为了提高插穗成活率,要设法提高土壤温度。
    2、生根困难的树种,在较高的温度(25-28℃,很少超过30℃)和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80一90%)的环境中容易生根。但针叶树种生根需时较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必须防止插穗腐烂,所以要通风降温。嫩枝插穗尤其必要。
    3、凡是插穗带叶,有适宜的光照都能促进生根。但光照过强又会使插穗消耗水分太多,不利于成活。为了提高带叶插穗成活率,一般要适当遮荫,在不降低成活率的前提下,透光度可适当大些。

  • 第18题:

    简述甘薯大田生产各生育时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前期管理技术要点:一是查苗补栽;二是中耕培土;三是追施苗肥与壮秧催薯肥;四是轻浇促秧水;五是打顶心;六是防治地下害虫。
    中期管理技术要点:一是中期排水与灌溉;二是雨后提蔓;三是根际、根外施肥;四是防治茎叶害虫。
    后期管理技术要点:一是追施保薯肥;二是根外喷施磷、钾肥;三是旱灌涝排;四是雨后提蔓

  • 第19题:

    需要育苗移栽是作物是()。

    • A、烟草、甘薯、水稻
    • B、水稻、玉米、马铃薯
    • C、甘薯、马铃薯、谷子
    • D、水稻、烟草、谷子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育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插穗由于经过放叶、形成愈合组织、生根等过程,要进行营养物质转化和旺盛的呼吸作用,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水分和氧气条件。为了提高插穗成活率,要设法提高土壤温度。
    2、生根困难的树种,在较高的温度(25-28℃,很少超过30℃)和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80一90%)的环境中容易生根。但针叶树种生根需时较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必须防止插穗腐烂,所以要通风降温。嫩枝插穗尤其必要。
    3、凡是插穗带叶,有适宜的光照都能促进生根。但光照过强又会使插穗消耗水分太多,不利于成活。为了提高带叶插穗成活率,一般要适当遮荫,在不降低成活率的前提下,透光度可适当大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皱纹盘鲍人工促熟育苗操作流程,并概括其中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皱纹盘鲍人工促熟育苗操作流程:
    一、亲鲍引进
    1) 头年入冬前引进亲鲍(农历12月底,公历1月底2月初左右)。
    2) 引进亲鲍量一般1平方米育苗面积进1只。
    3) 亲鲍选择壳长8cm以上,软体部肥满,软体部及贝壳无损伤。
    二、亲鲍促熟培育
    1) 培育密度:30-40只/立方米(由于性腺尚未成熟雌雄不能分辩,采取混养方式)
    2) 水温控制:亲鲍入池后,先在自然水温中稳定适应2-3天,然后每天按1℃的幅度进行增温,最后水温稳定在20℃。保持日温差不超过0.5-1℃。
    3) 投饵:1天投1次新鲜海带或裙带菜,傍晚投喂,投饵量为亲体体重的10-20%,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4) 换水:清晨换水,同时清除头晚的残饵。
    5) 充气:不间断充气,充气量保持10-12升/min·m3
    注意:在亲鲍促熟培育1个月以后,开始底栖硅藻的培养,为下沉变态的幼体准备饵料,以卵形藻效果最好。 
    三、诱导排放与人工授精
    经过约2-3个月的升温促熟(从1月底2月初到4月底5月初),有效积温达到800℃·日以上,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进行诱导排放。1、紫外线照射海水的制备2、催产3、人工授精
    四、孵化与采苗
    在水温22℃左右,授精后约12h担轮幼虫孵化。1、浮游幼虫管理2、采苗3、采苗后的培育管理。
    五、中间育成
    1) 当采苗后的幼体长至2mm以上,出现第一呼水孔,即进入稚鲍期,可以开始剥离进入中间育成(稚鲍期开始摄食量增大,培养的底栖硅藻已不能满足,剥离后换成平面培育,可以投喂人工代饵)。
    2) 稚鲍从采苗板上剥离下来进行平面培育,培育至壳长1cm以上幼鲍的过程称为中间培育。为幼鲍养成成鲍(海上养成,或室内工厂化养成)提高成活率打下基础。
    3) 剥离的稚鲍规格,一般为5-6mm效果最好,中间育成成活率可达90%以上。2-3mm的稚鲍剥离进行中间育成成活率较低。稚鲍剥离时间的推迟或提前根据采苗板上的饵料充足与否决定。
    4) 中间育成为平面培育,需准备深色波纹板,并在上面钻一定数量的和稚鲍大小相当的圆孔。同时准备摆放波纹板的网箱,注意网箱的网目以稚鲍不能漏掉为宜。
    5) 放养密度:4000-5000只/平方米(室内流水培育,水流日流量应为培育水体的5-8个量程)。
    6) 投饵:开始时投喂海带、裙带菜粉末,壳长7mm以后,投喂片状圆形人工配合饲料。傍晚投喂,投喂量按鲍体重的5-6%计,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7) 吸污、倒池:确保水质清新,每天清晨虹吸清除头晚残饵及其他污物,每天倒池2-3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①育苗地的选择:一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较好。在苗圃中应选择主干道和管理区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和电力供应,便于灌溉和育苗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对土壤肥力和质地要求不高。用地的自然条件选择主要考虑地形地势,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和风口处,避免选用有病虫害的土地。②容器的装土与排列:③播种与覆盖④浇水与追肥⑤间苗⑥病虫害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甘薯田间生长前期打顶心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打顶心可以控制茎蔓伸长,调节器养分运输方向,有利块根膨大。高肥水地,当茎蔓伸长到30cm左右时开始打顶。打顶要早、要短,宜选在晴天中午进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精选种薯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应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完整,表皮光滑柔嫩,芽眼鲜明、深浅适中的幼嫩薯块做种用,淘汰受冻、受伤、有病,薯皮粗糙老化、龟裂,芽眼突起、皮色暗淡的薯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