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蛋鸡生产中执行严格的光照制度有何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渐减渐增光照制度是蛋鸡舍应用比较好的一种光照制度。()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生产中常把()作为衡量蛋鸡体型发育的指标。


    正确答案:体重和骨骼

  • 第3题:

    光照对家禽有哪些主要作用?简述生产中制定光照制度的主要原则


    正确答案: 光照不仅使家禽看到饮水和饲料,促进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家禽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刺激作用,对家禽的性成熟、精子产生、排卵和产蛋均有影响。
    (1)1wk或转群后几天,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以便雏禽熟悉环境,然后逐渐减少到最低。
    (2)育成期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以免母禽早熟。(现代蛋鸡遗传上早熟)。
    (3)产蛋期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16h后恒定。
    (4)光照制度一经实施,不宜改变,且照度要均匀。

  • 第4题:

    产蛋鸡常用的光照程序是(),肉仔鸡常用的光照程序是()。


    正确答案:16L:8D;8L:16D

  • 第5题:

    产蛋鸡的光照原则是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只能缩短,不能延长,光照强度不可减弱。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光照是蛋鸡生产中重要的条件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对于产蛋鸡,延长光照产蛋量增多,缩短光照则产蛋量减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关于蛋鸡的光照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鸡育成阶段光照时间要短,中途不得增加光照时间。
    • B、产蛋阶段光照只能增加或恒定而不能减少,每天光照时间和强度必须保持稳定,一般每天光照14-16小时,不能超过17小时。
    • C、蛋鸡的光照可随便掌握,没有必要在意。

    正确答案:A,B

  • 第9题:

    接收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考察中必须严格执行()“三见面”的制度。

    • A、本人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产中防尘防毒管理措施的是()

    • A、采取隔离法操作,实现生产的危机控制
    • B、湿法除尘
    • C、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 D、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教育制度

    正确答案:A,B

  • 第11题:

    蛋鸡育雏期的光照原则是()

    • A、光照时间保持不变
    • B、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减少
    • C、光照时间只能增加
    • D、光照时间越长越好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问答题
    蛋鸡生产中执行严格的光照制度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鸡属于长日照动物,对光的反应十分敏感;通常,蛋鸡生产中光照度不宜超过10lx;采用不同的光照制度,如渐减渐增法、恒定法、间歇光照等制度,可以打破鸡不同季节的产蛋能力差异,改变鸡的神经兴奋性,减少争斗、恶僻发生等,同时,可以按照市场,调节蛋鸡生产能力,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节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蛋鸡育成期光照原则为:绝不能延长光照时间,以每天()h为宜,强度以()lx为最好。


    参考答案:蛋鸡育成期光照原则为:绝不能延长光照时间,以每天(8~9)h为宜,强度以(5~10)lx为最好。

  • 第14题:

    试述光照作用机理与蛋鸡的光照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 光照作用机理:
    (1)光照不仅使鸡看到饮水和饲料,而且对鸡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刺激作用;
    (2)禽类有两个光感受器,一个为视网膜感受器,另一个位于下丘脑。
    (3)下丘脑接受光照变化刺激后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这种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引起卵泡刺激素和排卵诱导素的分泌,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蛋鸡的光照管理的原则:
    (1)1wk或转群后几天,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以便雏禽熟悉环境,然后逐渐减少到最低。
    (2)育成期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以免母禽早熟。(现代蛋鸡遗传上早熟);
    (3)产蛋期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16h后恒定。
    (4)光照制度一经实施,不宜改变,且照度要均匀。

  • 第15题:

    肉鸡和蛋鸡的光照制度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肉鸡的光照制度:长时间的弱光照或间歇光照。蛋鸡光照制度:生长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减少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延长;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延长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减少。

  • 第16题:

    工厂化蛋鸡生产中,怎样做好产蛋鸡的调整饲养?


    正确答案: 调整日粮配方以适应鸡对各种因素变化的生理需要,这种饲养方式称调整饲养。
    分:(1)按产蛋规律调整饲养;
    (2)按季节气温变化调整饲养。冬季,蛋鸡采食量大,可适当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夏季,蛋鸡采食量减小,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
    (3)鸡群采取特殊管理才措施时的调整饲养。在断喙当天或前后1天,在饲料中添加5毫克维生素K/公斤;断喙一周内或接种疫苗后7—10天内,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增加1%;出现啄癖时,在消除引起原因的同时,饲料中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在蛋鸡开产初期、脱羽、脱肛严重时,可加喂1%的食盐;在鸡群发病时,可提高蛋白质1—2%,多种维生素0.02%等。

  • 第17题:

    论述蛋鸡的光照管理的原则。


    正确答案: (1)1wk或转群后几天,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以便雏禽熟悉环境,然后逐渐减少到最低。
    (2)育成期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以免母禽早熟。(现代蛋鸡遗传上早熟)。
    (3)产蛋期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16h后恒定。
    (4)光照制度一经实施,不宜改变,且照度要均匀。

  • 第18题:

    在产蛋阶段,肉种鸡的光照强度应高于蛋鸡的光照强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试述蛋鸡一生的光照管理。


    正确答案: 1-3日龄每天可光照23小时,4-5日龄每天光照改为20小时,6-7日龄每天光照15-16小时。以后每周把光照递减20分钟,直到20周龄时每天只有9小时光照。这是一种渐减光照制度;另一种光照方法是采用固定不变的形式,即从4日龄至20周龄每天固定8-9小时光照。光的颜色以红色或白炽光照为好。1周龄的小鸡要求光照强度适当强一点,每平方米3.5-4W。1周后光照强度以弱些为宜。一般可用15W或25W灯泡,按灯高2米,灯与灯的间距为3米来计算。
    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2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或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也不能减弱。
    开放式鸡舍:4月15日-9月1日孵出的雏鸡,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每年9月1日到次年4月15日孵出的雏鸡,应查出母雏长到20周龄时,当地的日照时数,以20周龄时的自然日照时数再加上6小时,作为第一周龄的光照时间,以后每周减少15分钟,减到20周龄时恰好是自然的日照时间。

  • 第20题:

    光照强度对于蛋鸡产蛋性能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产中防尘防毒管理措施的是()。

    • A、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教育制度
    • B、改革生产工艺
    • C、采取隔离法操作,实现生产的微机控制
    • D、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正确答案:A,D

  • 第22题:

    光照影响发情,根据光照时间长短,马、貂和蛋鸡属于()动物,而绵羊和鹿属于()动物。


    正确答案:长日照;短日照

  • 第23题:

    问答题
    肉鸡和蛋鸡的光照制度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肉鸡的光照制度:长时间的弱光照或间歇光照。蛋鸡光照制度:生长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减少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延长;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延长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减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