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森林资源核查的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参考答案: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
    (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 第2题:

    简述近150年以来至1949年前森林资源损耗的原因?


    参考答案:1、人口的大量增长,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向山要粮成为普遍现象。近现代人口膨胀的原因探析:清朝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影响,使清朝的人口快速繁殖,也使人口的隐瞒现象减少。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人口增长与森林资源减少的对比分析总的趋势是中国人口与森林资源成负相关关系。中国人口在近现代时期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损耗压力加大。中国人口城乡比例差距大,农业人口对森林资源依赖性大。
    2、人口膨胀造成燃料、器用之才的采伐量剧增。
    3、清政府将东北森林开禁,原始森林受到极大破坏。
    4、帝国主义列强的大肆掠夺。如日本在我国东北,海南,台湾等地大量砍伐森林,然后运至其国内。
    5、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源急剧减少。鸦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6、工矿业的飞速发展,耗损了大量木材。发达的陶瓷业、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木材,使远方森林资源受到摧残。江西陶瓷业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

  • 第3题:

    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主要体现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哪个特点()。

    A. 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
    B. 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
    C. 森林资源资产的地域性明显
    D.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

    答案:B
    解析:
    森林资源资产不同于其他资产,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体现出了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但这项工作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风险控制的关键。

  • 第4题:

    下列属于常见的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方式有( )。

    A.访谈
    B.全面核查法
    C.抽样调查法
    D.技术鉴定
    E.小班抽样法

    答案:B,C,E
    解析:

  • 第5题:

    常见的森林资源核查方式有( )。

    A.小班抽查法
    B.全面核查法
    C.抽样调査法
    D.林班核查法
    E.林场抽查法

    答案:A,B,C
    解析:
    常见的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式主要有小班抽查法、全面核查法、抽样调查法等方 式。

  • 第6题: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内容有()。

    A:树种组成
    B:地类
    C:成本构成
    D:优势树种
    E:林种

    答案:A,B,D,E
    解析:

  • 第7题:

    简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正确答案: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林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林业。
    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活力、生物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整体完善,以保证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健康的环境,满足当代和后代需要的森林经营。
    森林永续利用:对森林利用有两种形式:直接与间接利用,即有形、无形产品利用。现代林业对森林永续利用的理解为: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这一概念强调几点:
    ①概念中包含了三大效益;
    ②经营活动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森林资源的扩大再生产;
    ③需要一定的空间范围,这一范围不是指全国、省,而是指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即林业局、林场等。

  • 第8题:

    简述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正确答案:是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发生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或其他情形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时,按规定向受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提出的需要评估的全部森林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的详细材料。

  • 第9题:

    计算机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增加档案内容,且统计快速,使用方便。请简述计算机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的功用。


    正确答案: ①能够快速检索到林业生产、管理中所需要的数据资料;
    ②为基层管理机构提供便捷的规划、设计途径;
    ③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提供便捷的数据统计;
    ④为各类专业活动的监督和灾害监控提供基础数据;
    ⑤为各级林业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奠定基础。

  • 第10题:

    信访调查前应根据信访举报内容制定核查方案,报经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核查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A、需要核查的主要问题
    • B、核查方法步骤
    • C、核查时间
    • D、核查人员以及核查纪律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近150年以来至1949年前森林资源损耗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人口的大量增长,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向山要粮成为普遍现象。近现代人口膨胀的原因探析:清朝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影响,使清朝的人口快速繁殖,也使人口的隐瞒现象减少。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人口增长与森林资源减少的对比分析总的趋势是中国人口与森林资源成负相关关系。中国人口在近现代时期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损耗压力加大。中国人口城乡比例差距大,农业人口对森林资源依赖性大。
    2、人口膨胀造成燃料、器用之才的采伐量剧增。
    3、清政府将东北森林开禁,原始森林受到极大破坏。
    4、帝国主义列强的大肆掠夺。如日本在我国东北,海南,台湾等地大量砍伐森林,然后运至其国内。
    5、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源急剧减少。鸦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6、工矿业的飞速发展,耗损了大量木材。发达的陶瓷业、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木材,使远方森林资源受到摧残。江西陶瓷业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河流域森林资源丧失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气候日趋干寒。森林的生存、保护和再植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越来越单一,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2、人类活动的影响。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耕地需求也增大;传统中国社会里,缺乏产业选择与资源的最佳配置的意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处于完全无节制的状态。


  • 第14题:

    简述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 第15题: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除了具有资产评估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包括( )。

    A、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
    B、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
    C、森林资源资产效益的多样性
    D、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
    E、森林经营周期长对资产评估结果影响较小

    答案:A,B,C,D
    解析:
    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决定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着不同于一般资产评估的特点。(1)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2)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3)森林经营的长周期性对资产评估结果有着较大影响;(4)森林资源资产效益的多样性;(5)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6)森林资源资产的地域性明显。

  • 第16题:

    森林资源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是()。

    A.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
    B. 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
    C. 森林经营的长周期性对资产评估结果有着较大影响
    D. 森林资源资产经营的永续性
    E. 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

    答案:A,B,C,E
    解析: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包括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森林经营的长周期性对资产评估结果有着较大影响、森林资源资产效益的多样性、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森林资源资产的地域性明显。

  • 第17题: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除了具有资产评估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包括( )。

    A.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
    B.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
    C.森林资源资产效益的多样性
    D.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
    E.森林经营周期长对资产评估结果影响较小

    答案:A,B,C,D
    解析:
    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决定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着不同于一般资产评估的特点。(1)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2)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3)森林经营的长周期性对资产评估结果有着较大影响;(4)森林资源资产效益的多样性;(5)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6)森林资源资产的地域性明显。

  • 第18题:

    简述简述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法及报告。


    正确答案: 1)市场价倒算法主要用于成、过熟林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但在一般的收益现值法、土地期望价法、收获现值法中,其林分主伐的预期收获的计算均是采用该法进行,它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最基本的方法。
    2)现行市价法(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是资产评估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该法要求有一个发育充分的公开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能够找到与被评估资产相近的适合案例。根据《国有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的要求,采用成交价比较法时应取三个以上参照物进行综合测算后确定。
    3)收益净现值法通常用于有经常性收益同时具有经济寿命的林木资产,如经济林林木资产。这些资产每年都有一定的收益,每年也要支出相应的成本,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寿命期。收益净现值法的测算需要预测经营期内未来各年度的经济收入和成本支出,其预测较为麻烦,在无法使用其他方法进行评估时才采用的方法。
    4)年金资本化法主要用于评估年纯收益稳定的森林资源资产,如花年毛竹林资源资产、均匀龄级结构的整体森林资源资产。该公式稍作改变也可以用来测算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资源资产价值和异龄林资源资产价值。
    5)收获现值法是评估中龄林和近熟林资产经常选用的方法。收获现值法的公式较复杂,需要预测和确定的项目多,计算也较为麻烦。但该方法是针对中龄林和近熟林造林年代已久,用重置成本易产生偏差,而离主伐又尚早,不能直接采用市场价倒算法的特点而提出的。该方法的提出解决了中龄林和近熟林资产评估的难点,将重置成本法评估的幼龄林资产与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的成熟林资产的价格连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立木价格体系。
    6)重置成本法:经济林进入盛产期后,其每年均有一定的产出,而且存在着经济寿命期。因此,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法又与用材林资产评估,以及一般资产评估不同。其主要区别是:
    (1)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法必须确定重置期限(营造的年限)
    (2)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存在着成新率问题

  • 第19题:

    简述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调查”,原称为“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调查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宏观状况,为制定或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依据。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县级林业区划、企事业单位的森林区划提供依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生产计划等。
    (3)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对将要进行生产作业的区域进行调查,以便了解生产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生产条件等内容。

  • 第20题: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报告说明具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1说明森林资源资产核查工作的人员组成、时间计划、组织安排、实施方案等过程
    2应较为详细地介绍森林资源资产分布地点、地利条件、林木生长状况等基本情况
    3写明评估人员对委托评估声明中确定的评估范围采用的核查方法
    4介绍核查对象权属、面积、蓄积、地类、林种、树种等因子
    5概括说明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结果说明核查小班个数、面积及合格率并说明委托方或资产占有方所提供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准确性
    6确认纳入本次评估的对象对未纳入本次评估范围的森林资源资产应说明原因。

  • 第21题:

    简述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的保护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二)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
    (三)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四)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五)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六)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分布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1)从197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第一次统一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调查),1976年结束;
    (2)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共设调查样地20多万个,其中固定样地14万多个;
    (3)1984—1988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
    (4)1989—1993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四五清查”);
    (5)1994—1998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五五清查”);
    (6)1999—2003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六五清查”);
    (7)2004—2008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
    分布特点:(1)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2)有林地面积前五名:黑、内、川、云、江西;(3)活立木蓄积前五名:藏、黑、川、云、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正确答案: 土地资源的概况
    1.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土地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
    2.土地类型多,但山地多于平地;
    3.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耕地资源总体水平差;
    4.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人地矛盾尖锐;
    5.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水资源概况:
    1.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2.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
    3.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
    4.水土资源区域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5.部分河流含沙量大。
    森林资源的概况:
    1.自然条件好,树种和森林类型丰富;
    2.林产独特丰富;
    3.森林覆盖率低;
    4.森林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少,分布不均;
    5.森林资源结构欠佳,采伐利用不便;
    6.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利用率低。
    物种多样性概况:
    1.物种高度丰富,是全球12个(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巴西、扎伊尔、马达加斯加、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
    2.中国的特有属和特有种十分丰富;
    3.区系起源古老;
    4.栽培和家养动物及野生亲缘种质资源异常丰富;
    5.中国有丰富的生态系统;
    6.空间格局繁杂多样。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