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它土壤相比,保护地土壤具有的特点是()。
第1题:
土壤自净作用:土壤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土壤自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和转化,从而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消失的过程,最终使土壤恢复到原有的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土壤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第2题:
土壤热容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空气和水分的比例.土壤水分多,空气少时,热容量大,土温容易升高,也容易降低.土壤水分少.空气多时,热容量小,土温不易升高,也不易降低.
第3题:
与一般露地土壤相比,保护地土壤容易发生盐类聚积及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4题:
土壤氮素来源主要有()。
第5题:
土壤氮素增加的主要途径是()。
第6题:
土壤氮素的特点是什么?
第7题:
土壤氮素无效化或损失途径有()、()、()、()和()。
第8题:
下列关于土壤中的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9题:
土壤盐分相对积累
氮素挥发损失,有毒气体增多
土壤和空气中的CO2浓度高
不易感染病虫害
肥料有效性降低
第10题:
挥发
扩散
稀释
溶解和沉淀
浓集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与其它土壤相比,城市绿地土壤具有的特点是()。
第14题:
简述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
第15题:
保护地土壤的特性之一是土壤中溶液浓度偏高。
第16题:
分布于土壤孔隙中的成分是()。
第17题:
使保护地土壤盐分聚积少一些,这是保护地土壤管理的大忌。()
第18题:
土壤氮素损失或无效化的途径:()、()、()、()、()。
第19题:
土壤偏碱性、盐分含量高的土壤施肥,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是()
第21题:
土壤中的空气组成成分在土壤上层与大气近似
深层土壤中O2减少,CO2增多
土壤空气和大气之间经常进行气体交换
土壤中空气各种成分的数量与污染程度无关
土壤通气性与大气压力有关
第22题:
土壤真菌增多,土壤细菌增多,放线菌增多
土壤真菌增多,土壤细菌增多,放线菌增多
放线菌增多,土壤细菌增多,土壤真菌增多
土壤真菌增多,放线菌增多,土壤细菌增多
第23题:
土体内侵入体丰富
土壤剖面层次被破坏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物理性状差,土壤碱度高
管道设施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