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作用和上位作用不同,抑制基因本身能决定性状,而显性上位基因起遮盖其它基因的表现,本身不能决定性状。
第1题:
菱生活在淡水中,它的叶有两种形态:沉于水中的呈细丝状,浮出水面的却薄而宽阔。这个实例可以说明()
第2题:
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有何作用?
第3题:
基因互作有好几种类型,它们自交产生F2代的表现型分离比应为:互补作用();积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
第4题:
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是()
第5题:
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
第6题:
灰兔和白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色,子一代相互交配,黑兔和白兔的比例为9:3:4,这种现象由()决定。
第7题: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双亲基因的互作效应
双亲基因的加性遗传效应
双亲的基因显性效应
双亲的基因上位效应
第11题:
互补效应
重叠效应
累加效应
显性上位效应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环境三者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第14题:
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的不同点:(1)抑制基因本身()决定性状,F2只有两种类型;(2)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本身()决定性状,F2有3种类型。
第15题: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不卷舌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对不卷舌的夫妇,他们所生的子女应该是()
第16题:
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
第17题: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9:3:4。
第18题:
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第19题:
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单基因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复等位基因
微效基因
第22题:
第23题:
互补作用
隐性上位
累加作用
显性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