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积差法是将一元材积表胸径每差()的材积差数,作为实现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该长度条件下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
第1题: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和胸高形数。
第2题:
简述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共性。
第3题: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4题: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和形数。
第5题:
如何运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林分蓄积量?
第6题:
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不同点。
第7题:
林木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其材积生长有一定规律性。当林木在数量成熟龄时,材积()生长量与材积()生长量相等。
第8题:
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第9题:
根据立木材积三要素的理论,当两株林木的胸径相同,而两株林木的树干材积不相等时,这是由于两株林木的树高或树干()不同所引起的。
第10题:
林木在正常生长发育情况下,其材积生长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数学上证明:当林木在数量成熟龄时,材积连年生长量与材积平均生长量相等。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和()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生长锥测定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和用经过检验符合调查地区使用的一元材积表来估算林分生长量。
第14题:
试分析一、二元材积表的优缺点,我国林业生产中是如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
第15题:
一元材积差法是将测定的(),通过()转换为(),再由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求得()的方法。
第16题:
()是可以直接测定的因子
第17题:
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相差1cm的材积差数作为规定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1cm所引起的材积增长量,据此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称为()
第18题:
林分纯生长量是()减去期间内()以后生长的总材积。
第19题:
单株立木的蓄积量也可根据()直接查立木材积表求得。
第20题:
林分平均胸径是指()
第21题:
简述间接编制法一元材积表的基本步骤。
第22题:
林分或树木的蓄积或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称为林分或树木的数量成熟。
第23题:
胸径
树高
胸径及树高
树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