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第1题: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第2题: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恰当意思是()。
第3题: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中庸》)
第4题: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第5题:
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
第6题:
程朱理学
第7题:
荀子认为耳闻目见是学习的基础,而“知”才是学习的终点。
第8题:
有学者认为:“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道教思想
佛教思想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同异之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是儒学思想的代表。
第14题:
“程朱理学”中的“程朱”指的是()。
第15题:
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6题:
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其主要针对的是()
第17题:
翻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8题:
有关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9题: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第20题:
《论语》
《国语》
《左传》
《孝经》
第21题:
第22题:
程颢
程颐
朱熹
以上都对
第23题:
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
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
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
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