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德而务法”的含义是()
第1题:
1 2 . 扣 缴 义 务 人 在 发 生 扣 缴 义 务 时 才 办 理 税 务 登 记 。 ( )
第2题:
第3题:
信息收集工作量较大的是系统法,而不是m务法。
第4题: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心”指()。
第5题:
()家主张“德治”强调“德主刑辅”;法家提倡“法制”主张“以法为教”“不务德而务法”。
第6题:
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第7题:
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第8题:
“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皆有法式”
“一同天下之义”
“不务德而务法”
第9题:
《武德律》
《大业律》
《便宜一十八事》
《法经》
第10题:
孟轲
墨翟
商鞅
韩非
第11题:
劳力而不当民务
劳知而不律先王
劳辩而不顺礼义
第12题:
在选拔人才时以法律考试为准绳
第13题:
第14题:
唐初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是()。
A以法治国
B安人宁国
C务在宽简
D明正赏罚
第15题: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事”是指()。
第16题:
“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其政好生而恶杀焉。”中“务”的含义是()。
第17题:
简述韩非“务法不务德”的主张。
第18题:
《武德律》所体现的立法原则是()
第19题: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把法与德绝对对立起来,主张“不贵义而贵法”、“不务德而务法”。
第20题:
任务
服务
便帽
第21题:
第22题:
齐之以法,示之以礼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无为而治
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第23题:
劳力而不当民务
劳知而不律先王
劳辩而不顺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