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和条约的冲击下,()成为了时代的主流A、新学B、新民C、新国D、新政

题目

在战争和条约的冲击下,()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 A、新学
  • B、新民
  • C、新国
  • D、新政

相似考题
更多“在战争和条约的冲击下,()成为了时代的主流A、新学B、新民C、新国D、新政”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与乙国因种族冲突爆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根据国际法有关战争法的规定。下列战争开始后引起的法律后果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交战是两国的国家行为,因此,私人之间的商业关系无须被废止
    B.两国问的互助条约立即废止,但两国参加的规定战争行为规范的条约自动生效
    C.两国可以对其境内对方人民即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限制和没收
    D.交战国执行医院任务的船舶也在拿捕之列

    答案:D
    解析:
    甲乙两国间已处于法律上的战争状态。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国家财产可予没收,但是属于使馆的财产档案等除外,A错。对于敌国国民的私产,无论是否位于其境内或占领区内,都不得予以没收。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国民的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而对占领区内的敌国国民之私产仅可以对可供军事需要的财产征用,而不能以任何方式干涉或没收,BC错误。战争状态对于敌国公民的影响:交战国对其境内的敌国公民可实行各种限制,如进行敢侨登记、强制集中居住等,D正确。

  • 第2题:

    2005年甲国新政府通过政变代替了原有政府,新政府决定向乙国贷款用于灾区地方政府重建。2008年甲国决定和丙国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国家丁国。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国的承认属于对政府的承认,甲国和丙国的合并是发生国家继承的前提
    B.甲国政府向乙国的贷款属于地方债务,不应由丁国予以继承
    C.如果甲国和丙国之间互负债务,则成立丁国后甲国和丙国之间的债务自然消除
    D.原对甲国和丙国生效的条约继续对丁国生效,效力及于成立后的丁国全境

    答案:A,C
    解析:
    选项A正确。判断究竟是国家承认还是政府承认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国家承认必然伴随着领土变更,政府承认必然伴随着非正常更迭。本题中通过“政变”产生新政府,当然属于非正常更迭,应当为对新政府的承认。国家继承的起因为领土变更,所以A选项中“甲国和丙国的合并是发生国家继承的前提”表述正确。 选项B错误。题目中的债务准确说应该属于“地方化”债务而非地方债务。简单而言,二者的区别在于债务人。“地方化”债务的债务人为国家,只不过用于某地方。“地方”债务的债务人就是地方。题目中是甲国新政府出面贷款,债务人为国家,所以属于“地方化”债务。根据国际法,“地方化”债务和国家债务都应予继承。 选项C正确。甲、丙两国互负债务,合并后当然归于一体,自然消灭了。这里要注意虽然国际法规定国家合并时的债务继承规则是“全部转属继承”,但这是对外部主体而言,选项C中则是相互合并的内部主体。详见本题[陷阱提示]。 选项D错误。条约的继承规则将条约分成两大类进行规定。与领土有关的非人身性条约应当继承(领土边界、河流交通水利等),与国际法主体人格有关的则不予继承(和平友好、同盟互助等)。D选项中没有做任何区分,显然不正确。

  • 第3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战争和条约对晚清帝国体制的冲击()

    • A、贸易
    • B、军事
    • C、外交
    • D、文化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下列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 B、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 C、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 D、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 C、中法战争和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
    • D、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战争进入了信息化战争以后,信息化武器系统也必然会成为战争新的()武器。

    • A、零星
    • B、普通
    • C、次要
    • D、主流

    正确答案:D

  • 第7题:

    A国无力再战欲向B.C.D.F四国请求结束战争,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双方战争在法律意义上的正式结束?

    • A、双方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 B、四国同意A国请求而结束战争
    • C、A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 D、由四国宣布结束战争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甲乙两国突发战争,以战争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 A、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一般自动断绝,外交人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自战争状态开始时终止
    • B、甲乙两国之间的划界条约继续有效
    • C、甲国对其境内的乙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可以予以限制
    • D、甲乙两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均立即失效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甲乙两国缔结双边条约,以下属于条约终止和暂停的原因有哪些?

    • A、战争
    • B、当事国一方的一般性违约
    • C、条约履行不可能
    • D、单方解约和退约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A国单方废除正在生效的国际条约是非法的?
    A

    为了废除与B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B

    A国经全民公决分离成为A1国和A2国

    C

    因为与C国签定的条约发生情势变迁,无法继续履行

    D

    因为D国根本违约,A国决定废除与之签定的双边条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A国无力再战欲向B.C.D.F四国请求结束战争,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双方战争在法律意义上的正式结束?
    A

    双方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B

    四国同意A国请求而结束战争

    C

    A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D

    由四国宣布结束战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A

    新国家

    B

    新政体

    C

    新政府

    D

    新国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甲、乙两国相邻,近年来因领土纠纷经常发生武装冲突。1995年3月2日,甲国军队为了阻止乙国边民进入甲国,打死了数十名乙国人。1996年4月1日,乙国正式向甲国宣战。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1998年8月3日甲、乙两国签订停战协议。1999年5月10日甲国违反停战协议再次针对乙国采取军事行动,2000年4月7日甲国宣布战败并无条件向乙国投降,2001年3月4日乙国单方面宣布结束与甲国的战争状态。根据战争和武装冲突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甲、乙两国的战争开始后,两国之间的互助条约立即废止,但与贸易交往有关的条约和边界条约依然有效
    B、1998年8月3日甲、乙两国签订停战协议意味着两国战争在法律意义上的结束,因此1999年5月10日甲国违反停战协议再次针对乙国采取军事行动意味着新一轮战争的开始
    C、甲、乙两国的战争从2001年3月4日结束
    D、假设甲、乙两国都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甲、乙两国战争中的战争犯罪行为可以由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

    答案:A,B,D
    解析:
    战争法的规则体系包括海牙规则体系和日内瓦规则体系。前者是关于战争的开始、结束和武器的使用规则。后者是关于战争时期的平民、战俘和伤病员的人道主义保护。


    战争开始使交战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条约关系的变化。凡以维持共同政治行动或友好关系为前提的条约,如同盟条约、互助条约或和平友好条约立即废止。一般的政治和经济类条约,如引渡条约、商务条约等,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也停止效力。关于规定缔约国间固定或永久状态的条约,如边界条约、割让条约等一般应继续维持,除非这类条约另有规定,或缔约方另有协议。故A选项错误。从国际实践看,战争的结束一般分两步,停止敌对行动和结束战争状态。敌对行动的停止包括停战、无条件投降、停火与休战。本题中,1998年8月3日甲乙两国签订停战协议是停战,2000年4月7日甲国宣布战败并无条件向乙国投降是无条件投降,均属于敌对行动的停止。战争状态的结束是交战各方停止战争行动,并全面解决了相关的政治、经济、领土和其他问题,从法律上结束战争状态,恢复彼此间的和平关系。实践中,结束战争状态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缔结和平条约、联合声明、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本题中,2001年3月4日乙国单方面宣布结束与甲国的战争状态,这是战争状态结束的标志。甲、乙两国的该战争从2001年3月4日结束。应当注意,停止敌对行动只是一种临时的、为实现最终和平所作出的过渡性安排;而结束战争状态则意味着交战问题的最终解决和恢复彼此间的和平状态。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根据2002年7月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规定,国际刑事法院于2002年7月在荷兰海牙成立,所管辖的犯罪行为限于发生在规约生效后的行为。故即使甲、乙两国都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甲、乙两国在该场战争中的战争犯罪行为也不能由国际刑事法院管辖,D选项错误。


    交战国在战争中对敌国财产的处理应区分公产和私产,如交战国对境内的敌国国家财产,除属于使馆的财产档案外,可予没收;对境内的敌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可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对占领区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不应以任何方式干涉或没收,但对可供军事需要的可征用等等。另外,交战国在海上遇上敌国公私船舶,均可予以拿捕没收,但从事探险、科学研究以及执行医院任务的船舶除外。对敌国公私航空器均可以拿捕没收。A项所述是符合国际法规定的,B项对占领区内的敌国公民私人财产予以没收是违法的行为,C项拿捕没收私人航空器及其所载货物是合法的,D项拿捕没收进行科学研究的私人船舶是违法的。因此,B、D项是正确选项。


    战时中立,是指在战争时期,非交战国选择不参与战争、保持对交战双方不偏不倚的法律地位。战时中立不同于永久中立,开始于非交战国声明其选择中立地位,或事实上已经开始的中立行为;结束于战争结束,或战时中立国宣布结束中立地位开始参加战争。中立国应当遵守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在中立国的权利方面,中立国的领土主权应得到交战国的尊重。交战国不得在中立国领土或管辖区域从事战争行为,不得将中立领土用作战争基地、战争通讯设施基地,或在中立国领土内或水域内将商船改成军舰。禁止交战国的军舰在中立国的领海内从事逮捕或临检等敌对行为。非因风浪、燃料不足或不能航行等原因,不得将捕获物带到中立国港口;对于在不应停泊的中立国口岸停泊的交战国军舰,经通知仍不离开的,中立国有权采取措施,在战争期间予以扣留。综上所述,本题中的A、B、C项都是丙国的权利义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对战俘的待遇包括:(1)交战方应将战俘拘留所设在比较安全的地带。(2)不得将战俘扣为人质,禁止对战俘施以暴行或恫吓及公众好奇的烦扰;不得对战俘实行报复,进行人身残害或肢体残伤,或供任何医学或科学实验;不得侮辱战俘的人格和尊严。(3)战俘应保有其被俘时所享有的民事权利。(4)对战俘的衣、食、住要能维持其健康水平。(5)尊重战俘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允许他们从事宗教、文化和体育活动。(6)战俘享有司法保障,受审时享有辩护权,还享有上诉权。(7)战事停止后,战俘应即予以释放并遣返,不得迟延。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并非所有的武装冲突都是国际法上的战争,故A选项错误。作为战争的武装冲突,通常是具有一定的规模、持续一定时间、波及范围较广的武装冲突,故B选项正确。战争开始,交战国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一般自动断绝。应当注意,这是战争开始的后果而不是武装冲突的后果,故C选项错误。如果国家间处于战争状态,全部战争法开始适用;由于非战争的武装冲突没有法律上战争状态的存在,传统战争法规的第一部分内容,即关于宣战、媾和、中立等规则和制度一般不能适用其中。故D选项错误。本题的应选项为B。

  • 第14题:

    甲国对乙国发动战争后,对两国间的条约产生下列何种影响?


    A.甲乙此前签订的东段边界条约立即失去效力
    B.两国共同参加的战争法方面的条约开始实施
    C.两国的引渡和商务条约,除另有规定外,也停止效力
    D.甲乙互助同盟条约立即废止


    答案:B,C,D
    解析:

  • 第15题: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 A、新国家
    • B、新政体
    • C、新政府
    • D、新国体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 B、签订《马关条约》
    • C、三国干涉还辽
    • D、签订《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当战争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系统必然成为战争新的主流武器。

    • A、信息化武器
    • B、机械化武器
    • C、核武器
    • D、太空武器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甲国与乙国因种族冲突爆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根据国际法有关战争法的规定,下列战争开始后引起的法律后果中,正确的是哪项?( )

    • A、交战是两国的国家行为,因此,私人之间的商业关系无须被废止
    • B、两国间的互助条约立即废止,但两国参加的规定战争行为规范的条约自动生效
    • C、两国可以对其境内对方人民即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限制和没收
    • D、交战国执行医院任务的船舶也在拿捕之列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A国单方废除正在生效的国际条约是非法的?

    • A、为了废除与B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 B、A国经全民公决分离成为A1国和A2国
    • C、因为与C国签定的条约发生情势变迁,无法继续履行
    • D、因为D国根本违约,A国决定废除与之签定的双边条约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战争和条约对晚清帝国体制的冲击()
    A

    贸易

    B

    军事

    C

    外交

    D

    文化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甲乙两国缔结双边条约,以下属于条约终止和暂停的原因有哪些?
    A

    战争

    B

    当事国一方的一般性违约

    C

    条约履行不可能

    D

    单方解约和退约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战争和条约的冲击下,()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A

    新学

    B

    新民

    C

    新国

    D

    新政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