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逃往加拿大,成立了中国维新会,主张君主立宪。”相关问题
  • 第1题:

    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六位维新志士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刘光第

    D.杨锐


    参考答案:A, B

  • 第2题:

    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人类公理》
    C.《仁学》
    D.《变法通义》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梁启超认为,“()”是变法维新的出发点,变法维新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救亡图存

  • 第4题:

    简述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正确答案: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
    《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

  • 第5题:

    下列哪些是维新派的主张()

    • A、积极要求变法
    •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 C、主张废除八股
    • D、主张学西方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刘光第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是()

    • A、君主立宪
    • B、民主共和
    • C、人民民主
    • D、宪政民主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
    A

    梁启超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正确答案: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逃往加拿大,成立了中国维新会,主张君主立宪。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六位维新志士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刘光第

    D

    杨锐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

    正确答案: 京师大学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的维新派人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A,B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掌握.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流亡国外.因此,因此,备选项AB为正确答案.

  • 第14题: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

    A梁启超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康有为


    D

  • 第15题:

    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D

  • 第16题:

    参与“公车上书”宣传变法的主张,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领导北京、上海的强学会,创办《时务报》的梁启超是广东四会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派,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正确答案:谭嗣同

  • 第18题:

    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六位维新志士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刘光第
    • D、杨锐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正确答案: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正确答案: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
    《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

    C

    《人类公理》

    D

    《变法通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梁启超认为,“()”是变法维新的出发点,变法维新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 救亡图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是()
    A

    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

    人民民主

    D

    宪政民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