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认为,真正制造革命党的“工场”是()。
第1题:
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认为()只适合推翻清政府,而()才适合建设新的中国。
第2题:
袁世凯就任总统的宪法学意义更大,主要是由于他受到了()的承认。
第3题:
关于立宪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第5题:
晚清新政中有三股势力“参与爆炸”,下列不属于这三股势力的是()。
第6题:
辛酉政变发生后,外国列强把政变看成是自己的胜利。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在于()
第7题:
反对革命
是与维新派、保皇派一脉相承的改良势力
反对清政府和皇帝的统治
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第8题:
与佛教争夺势力范围
从精神上侵略中国
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为清政府提供精神武器
第9题:
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推波助澜
西方列强的积极扶植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第10题:
外部列强的冲击力
革命党人的起义
立宪派的改良
国内民族矛盾的加剧
第11题:
表明支持慈禧和奕訢
为显示其军事力量
把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第12题:
南方革命党
立宪派
清王族
帝国列强
第13题: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一再谋求扩大在华的传教权,其根本原因是()
第14题:
推动晚清立宪的力量包括()。
第15题:
关于第三波立宪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革命党同意清政府退位后,推举()做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17题:
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是()
第18题:
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第19题:
革命党
立宪派
北洋军阀
维新派
第20题:
清政府
资产阶级
立宪派
西方列强势力
第21题:
大部分成员属于第一波立宪派
大部分成员属于第二波立宪派
完全支持清政府政策
完全支持革命党政策
第22题:
立宪派
南方革命党
士绅阶层
资产阶级
第23题:
义和团只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
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加以胁迫
清政府的背信弃义
义和团本身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