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庚子事件后,清王朝试图通过()恢复其权威性。
第1题:
第2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由进步、爱国蜕变为保守、落后,其社会原因是()①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③康有为、梁启超已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已阻碍民主共和潮流
第3题:
清末新政是由()发动的。
第4题:
在我国提倡“尚武强力论”的是()
第5题:
在我国近现代,()提出宪法就是限权之法。
第6题: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两昆仑是指()
第7题:
在1895年发起的“公车上书”后成为倡导维新运动旗手的是()。
第8题:
坚持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改良派思想家是()
第9题:
清王朝的保守派
清王朝的改良派
清王朝的洋务派
清王朝外部势力
第10题:
康有为
孙中山
梁启超
陈独秀
第11题:
坚持顽固
实行新政
迎康有为、梁启超归国
彻底消除满汉畛域
第12题: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第13题:
()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蔡元培
第14题:
在《大同书》中提出了男女平等、改革婚制、废除家庭等主张。其作者是()
第15题:
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的是()
第16题:
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试图通过变法维新,实现借封建专制外壳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宪梦”,最终遭到顽固派的残酷镇压,戊戌六君子抱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遗恨血洒京城。
第17题:
列宁曾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第18题: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派,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第19题:
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
第20题:
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第21题:
梁启超
康有为
蔡元培
第22题:
洋务新政
百日新政
清末新政
庚子事变
第23题:
谭嗣同
黄遵宪
康有为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