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激进主义相比,下面属于保守做法的是()。
第1题: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第2题: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判断,哪项是正确的()。
第3题:
科学理性真正在中国的确立是在什么时期?()
第4题:
20世纪初期的(),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
第5题: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第6题: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首次失败尝试是()
第7题: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第8题:
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他们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场面适用于()
第9题:
康有为提倡变法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道统自觉
新文化运动
第10题: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第11题: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康有为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孙中山指导的辛亥革命
陈独秀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第12题: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第13题: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第14题:
关于戊戌变法和两湖变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5题:
新文化运动实际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可以从下列哪项中反映出来()
第16题: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第17题: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第18题: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第19题:
右侧宣言指导的是()
第20题:
戊戌变法是一种温和主义的变法方案
戊戌变法是一种激进主义的变法方案
戊戌变法是一种极端保守的变法方案
戊戌变法是一种不断妥协的变法方案
第21题: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第22题:
孙中山
袁世凯
段祺瑞
康有为
第23题:
李鸿章
康有为
张之洞
梁启超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