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田况<儒林公议>引尹洙说过:“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献捷于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上文说明宋代的什么社会现象()
第1题:
鲁迅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小说是()
第2题:
()的盛览和尹珍被称为”贵州文坛之祖
第3题:
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经尹洙的推荐,()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并对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第4题:
杨升庵住过状元街吗?状元街的名称是因何而来?
第5题:
北宋时,曾流传“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它折射了()。
第6题:
有人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儒林丑史”,有人说是一部“儒林痛史”,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第7题:
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
第8题:
状元
进士
贡生
秀才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陈继昌
龙启瑞
张建勋
刘福姚
第13题: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似状元及第。出自《西厢记》中莺莺之口。
第14题:
“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这种称谓始于宋代,状元这个称谓始于()代。
第15题:
近代文学家鲁迅曾说过:“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请问这是对哪位皇帝的哪部作品的评价?
第16题:
《历史研究》现任主编()
第17题:
《儒林外史》中写到的人物生活在()
第18题:
王城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牌坊是为了表彰清代()状元。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外患不足深虑,故不重视军功,有重文轻武现象
社会地位上升的途径过于依赖科举,因此把功名看得很重
科举录取名额紧缩,以致想考上进士难如登天
宋代士族占据官僚职位的名额,能考上进士的寒门子弟少,弥足珍贵
第22题: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西游补》
《水浒后传》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