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第1题: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
第2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第3题: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性质
第4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爆发的。
第5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年爆发,战争在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间展开,主要战场在欧洲。
第6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第7题: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已称霸全球,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第8题:
1916
1915
1914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英国
德国
意大利
第12题: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英国、法国、俄国
德国、俄国、意大利
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第13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年爆发的。
第14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
第15题: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欧洲缔约结盟的狂潮中,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形成的军事集团是(),而英国、法国和俄国形成的军事集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战役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
第16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而爆发的世界大战。从作战双方来说,总体上说是一场()战争。最后以()的失败而告终。
第17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从同盟国集团“叛变”到协约国集团,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第18题: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第19题: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第20题:
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协约国势力十分强大
同盟国内部存在矛盾
列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
列强之间时而斗争,时而结盟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