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游牧”相关问题
  • 第1题:

    《蒙古游牧记》


    正确答案: 史地著作。清张穆撰,何秋涛补注。张穆(1805——1849),山西平定人,西北史地学者。道光二十六年全书初成,末四卷尚未排比,而不幸早逝。何秋涛历时10年为之补注。咸丰九年(1859)由祁藻筹资付印。全书16卷,分述漠北、漠南、漠西蒙古各扎萨克的历史沿革、封爵世系、地理方位、旗治所在、牧地四至、会盟地址、朝贡通道、山川河流、城池庙宇、卡伦驿站等。以资料翔实、考订精审而备受推崇。有咸丰刻本、同治刻本和光绪石印本等;并被译成俄、日等文字。

  • 第2题:

    游牧


    正确答案: 原始粗放的放牧方式。居无常处,随带畜群逐水草转移的放牧。中国牧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牧民都是以游牧或部分定居游牧利用草原。牲畜终年放牧。在牧草生长季节,牲畜能采食到优良的牧草,但到冷季牲畜只能采食剩余枯草,加之气候严寒,常造成大量死亡,草原生产力很低。草地利用极不合理,水草丰盛草场连年放牧,属掠夺式利用,使草地严重退化,而偏远缺水草场则很少放牧利用。

  • 第3题: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融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第一种途径是战争。第二种途径是贸易。第三种途径是迁移。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通婚也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形式。

  • 第4题:

    判断题
    青海游牧文化是一种以高原草原游牧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填空题
    蒙古族的游牧时代,多以()为主。

    正确答案: 肉食、奶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哪个少数民族有“游牧民族”之称?

    正确答案: 蒙古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实现的方式有()
    A

    先进农耕国有对落后游牧地区的侵略和征服

    B

    落后的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方明体系之中

    C

    农耕世界被同化于游牧世界

    D

    游牧民族的迁徙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畜牧和游牧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多为父系制和从夫居,妇女地位很低下;
    2.游动是核心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瓦剌部游牧于漠西,故亦称()。

    正确答案: 西蒙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瓦剌部游牧于漠西,故亦称()。


    正确答案:西蒙古

  • 第11题:

    在中国历史上,北部草原游牧各部中,谁建立了第一次统一的游牧军事政权?


    正确答案:匈奴

  • 第12题:

    判断题
    现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游牧民族是藏族,但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并非是由单一的藏族发展传承下来的,而是其他民族不断地进入高原,与之融合,或受其影响,不断进步整合才形成今天青海以藏族为主体的游牧文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宋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能够完全征服中国的原因不包括()。
    A

    北方空虚

    B

    游牧民族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小

    C

    游牧民族吸收了中国文明后政治组织水平提高

    D

    游牧民族的经济水平远远超过了中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填空题
    内蒙古金帐汗游牧部落草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以____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多次举办盛大的民族体育赛会。

    正确答案: 蒙古族
    解析:
    金帐汗蒙古部落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畔,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中国历史上许多北方旅游牧民族都曾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是呼伦贝尔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展现以蒙古族为主的游牧民族传统文化。

  • 第15题:

    多选题
    我国蒙古族的游牧习俗为四季游牧,这种逐水草而游牧的方式的益处有(  )。
    A

    牲畜的草料不断,对牲畜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条件

    B

    轮歇草场,保护草地

    C

    增加牲畜的膘情,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D

    增强牲畜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蒙古族逐水草而游牧的方式,一可增加牲畜的膘情,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可轮歇草场、保护草场。蒙古人把牧场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草场,即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冬营地。在正常情况一年之中游牧四地。

  • 第16题:

    名词解释题
    《蒙古游牧记》

    正确答案: 史地著作。清张穆撰,何秋涛补注。张穆(1805——1849),山西平定人,西北史地学者。道光二十六年全书初成,末四卷尚未排比,而不幸早逝。何秋涛历时10年为之补注。咸丰九年(1859)由祁藻筹资付印。全书16卷,分述漠北、漠南、漠西蒙古各扎萨克的历史沿革、封爵世系、地理方位、旗治所在、牧地四至、会盟地址、朝贡通道、山川河流、城池庙宇、卡伦驿站等。以资料翔实、考订精审而备受推崇。有咸丰刻本、同治刻本和光绪石印本等;并被译成俄、日等文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名词解释题
    游牧

    正确答案: 原始粗放的放牧方式。居无常处,随带畜群逐水草转移的放牧。中国牧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牧民都是以游牧或部分定居游牧利用草原。牲畜终年放牧。在牧草生长季节,牲畜能采食到优良的牧草,但到冷季牲畜只能采食剩余枯草,加之气候严寒,常造成大量死亡,草原生产力很低。草地利用极不合理,水草丰盛草场连年放牧,属掠夺式利用,使草地严重退化,而偏远缺水草场则很少放牧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填空题
    在中国历史上,北部草原游牧各部中,____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游牧军事政权。

    正确答案: 蒙古族
    解析: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1271年(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