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第1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原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植被、土壤
气候——唐代以后,黄河流域由暖转冷,水源——西北地区降水减少,日益干旱
土壤——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源——北方水源枯竭
(2)社会因素
A、人口大量南迁,带入大量人才、技术
B、南方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
C、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D、南方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第2题:
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3题:
第4题: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第5题:
魏晋以来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第6题:
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共同原因是() ①实行均田制 ②大批农民的南迁 ③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④南迁农民与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
第7题:
唐朝相比,明朝主要工商业城市集中在江南地区,这表明()
第8题: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
第9题:
黄河支流地区的经济衰落
统治者的意图决断
南方自然环境条件转好
手工业南迁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14题:
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第15题:
历史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
第16题:
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第17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的迁移主要是北民南迁。请列举中国古代有哪几次人口南迁高潮,并概括分析人口南迁所产生的影响。
第18题: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推行国家战略重心将:()
第19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④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第20题:
第21题:
北移
东移
南移
西移
第22题:
东移
西移
南移
北移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