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A、石涛 B、朱耷 C、弘仁 D、髡残

题目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 A、石涛 
  • B、朱耷 
  • C、弘仁 
  • D、髡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八大山人”说法正确的是( )。


    A.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B.八位画家的统称
    C.笔墨精致细腻
    D.又名“石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八大山人相关知识。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朱统托,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故A项正确。

    A项: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故符合题意。

    B项:八大山人是画家朱耷的号,故说法错误,排除。

    C项: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还提了一首诗‘’墨点无多,泪点多‘’来抒发自己对满清王朝的憎恨。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 第2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 B、见贤思齐焉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提出来的。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清初“四僧”中,旨在表现“吾之天游”的画家是八大山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为学名言出自()。

    • A、《论语》
    • B、《荀子》
    • C、《礼记》
    • D、《法言》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长刘红薇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到的“四我”不包括()。

    • A、我是谁
    • B、我在哪
    • C、我做啥
    • D、我帮谁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

    • A、《小山画谱》
    • B、《山水画诀》
    • C、《苦瓜和尚画语录》
    • D、《西庐画跋》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 A、明末年
    • B、清中期
    • C、清初
    • D、明中期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填空题
    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

    正确答案: 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
    A

    浙派

    B

    四王

    C

    四僧

    D

    吴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正确答案: 择其善而从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分别是____。

    正确答案: 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解析:
    朱耷(1626~约1705),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宗,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小鸟图》、《六君子图》等。石涛(1630~1724)清初四僧之一。明靖江王之后,出家为僧。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为清初山水画大家,著有《画语录》。髡残(公元1612~1692年)清画家,,明末遗民,入清为僧。,师法王蒙,用干笔皴擦,淡墨渲染,间以淡赭,苍浑茂密,意境幽深。弘仁(1610~1664)字无智,出家后号渐江,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

  • 第13题:

    ()是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之一,画风怪异。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明朝覆灭后,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正确答案:朱耷

  • 第14题:

    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髡残、弘仁。


    正确答案:石涛

  • 第15题:

    石涛提出了:()

    • A、“吾与吾周旋久,宁作我”
    • B、“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 C、“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 D、“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山人、()、髡残、弘仁。


    正确答案:石涛

  • 第17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正确答案:择其善而从之

  • 第18题: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 A、石涛
    • B、朱耷
    • C、弘仁
    • D、髡残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

    • A、浙派
    • B、四王
    • C、四僧
    • D、吴派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


    正确答案: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 第21题:

    单选题
    石涛提出了:()
    A

    “吾与吾周旋久,宁作我”

    B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C

    “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D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提出来的。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山人、()、髡残、弘仁。

    正确答案: 石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为学名言出自()。
    A

    《论语》

    B

    《荀子》

    C

    《礼记》

    D

    《法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