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史实,说明罗马专制政体产生的原因。
第1题:
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古罗马共和政体的主要特征。
特里布斯会议由平民会议成为有最高立法权的公民会议。原先的库里亚会议和森都里亚会议依然存在。森都里亚会议表决国家的和战问题、选举执政官、监察官等高级官吏;库里亚大会已经完全丧失了政治意义,仅在形式上授予高级长官的职权而已。在罗马共和国政制中,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决定着内外大政,实际上成了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国家机关。
第2题: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农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由此而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1)特点:
①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各地农民开垦出大量荒地,耕地面积增加40%。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更高,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如甘薯等不断推广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性生产区域。
(2)影响:
①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使边疆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增长。
第3题:
第4题:
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古罗马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之。
第5题:
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建国以来外交战略有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第6题:
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
第7题:
结合史实,分析概括奴隶制时期古希腊、古罗马行政组织的主要特点。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结合史实分唐前期出现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并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1)原因:
①唐朝建立之初,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摇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
②生产工具和技术都有许多重大改进,唐朝发明筒车,使用曲辕犁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③注意了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生产带来灌溉之利,有效的抵抗了自然灾害。
④妥善地处理了与边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国家管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⑤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西亚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吸取外国长处的基础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2)启示:
①及时正确的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②科技技术就是生产力;
③形成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良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第14题:
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结合史实说明该方针出台的原因。
方针:向国民政府提出诱降政策。
原因: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又由于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日本被迫放弃原来的速战速决的方针。
第15题:
结合史实评述“黄色新闻”的产生、特征及其影响。
第16题:
法国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这些史实最能说明罗马法()
第17题: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形成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第18题:
结合史实说明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