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曼海姆乐派”相关问题
  • 第1题:

    曼海姆乐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斯塔米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在古典主义时期,()善于在交响曲中运用力度对比变化的表现。

    • A、法国乐派
    • B、威尼斯乐派
    • C、那不勒斯乐派
    • D、曼海姆乐派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古典交响曲的前身是()曲,早期意大利交响曲的主要作曲家为(),德奥地区交响曲发展以()派和曼海姆乐派为代表。


    正确答案:意大利歌剧序;萨马尔蒂尼;柏林乐

  • 第4题:

    18世纪的德国出现了三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分别是曼海姆乐派,()乐派和()乐派。


    正确答案:柏林;维也纳古典

  • 第5题:

    下列哪个不是18世纪对交响曲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德奥地区乐派()。

    • A、曼海姆乐派
    • B、柏林乐派
    • C、德意志乐派
    • D、维也纳乐派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曼海姆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有()。

    • A、约翰.施塔米茨
    • B、安东.施塔米茨
    • C、卡尔.施塔米茨
    • D、里希特
    • E、霍尔茨鲍尔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18世纪对交响曲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德奥地区乐派有()。

    • A、罗马乐派
    • B、威尼斯乐派
    • C、曼海姆乐派
    • D、柏林乐派
    • E、德意志乐派
    • F、维也纳乐派

    正确答案:C,D,F

  • 第8题:

    判断题
    曼海姆乐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斯塔米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18世纪对交响曲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德奥地区乐派有()。
    A

    罗马乐派

    B

    威尼斯乐派

    C

    曼海姆乐派

    D

    柏林乐派

    E

    德意志乐派

    F

    维也纳乐派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曼海姆乐派

    正确答案: 曼海姆乐派(MannheimSchool)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当时曼海姆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以约翰·斯塔米茨(JohanStamitz,1717-1757)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称为“曼海姆乐派”。曼海姆乐派在音乐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2)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3)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
    (4)在乐队编制上,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柏林乐派

    正确答案: 柏林乐派(BerlinSchool)柏林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代表人物是K.P.E.巴赫(K.P.E.Bach,1714-1788)。这个乐派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
    (2)这个乐派的贡献在于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信奉“情感主义”,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它把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开创的新的乐队音乐风格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交响乐奠定了基础。
    A

    博洛尼亚乐派

    B

    佛兰德乐派

    C

    尼德兰乐派

    D

    勃艮第乐派

    E

    曼海姆乐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开创的新的乐队音乐风格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交响乐奠定了基础。

    • A、博洛尼亚乐派
    • B、佛兰德乐派
    • C、尼德兰乐派
    • D、勃艮第乐派
    • E、曼海姆乐派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曼海姆乐派


    正确答案: 斯塔米茨的特点:管弦乐队造成音色多变的声浪并给人以流动音响的快感,挖掘出管弦乐队丰富的控制力度的能力以及突强的运用,插入一个小步舞曲乐章,逐步完善乐队编制。北德乐派如CPE巴赫他们都为交响曲发展作出了贡献。

  • 第15题:

    简述维也纳古典乐派?


    正确答案:维也纳古典乐派(VienneseClassicalSchool)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其代表音乐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个乐派的主要特点为: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16题:

    简介曼海姆乐派极其音乐特点。


    正确答案:在分裂的德国境内曼海姆地区,以约.斯塔米兹为首的一批来自欧洲的音乐家云集这里,创作与演出十分活跃,并有重大影响,被称为“曼海姆乐派”
    曼海姆乐派的创作已有鲜明的主调风格,结构明晰,旋律轻捷、和声简明。他们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套曲包含快板——行板——小步舞曲——终曲的四乐章结构格式,乐章内有两个对比的主题;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多为旋律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调织体;废除巴罗克乐队通奏低音的简略记普法,写奏包含全部管弦乐声部的总谱;重视管乐器,增加音乐的色彩感;仔细安排音响的渐强和渐弱,常出出现乐队突然爆发的强奏和休止。曼海姆乐派的交响曲接近法国的华丽风格,以及意大利的清新和富有活力。

  • 第17题:

    简述柏林乐派


    正确答案:柏林乐派(BerlinSchool)柏林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代表人物是K.P.E.巴赫(K.P.E.Bach,1714-1788)。这个乐派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
    (2)这个乐派的贡献在于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信奉“情感主义”,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它把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 第18题:

    18世纪曼海姆乐派包括()等作曲家。

    • A、卡尔•施塔米茨
    • B、霍尔茨鲍尔
    • C、坎那比希
    • D、萨马尔蒂尼
    • E、约翰•施塔米茨
    • F、里赫特

    正确答案:A,C,E,F

  • 第19题:

    简述曼海姆乐派


    正确答案:曼海姆乐派(MannheimSchool)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当时曼海姆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以约翰·斯塔米茨(JohanStamitz,1717-1757)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称为“曼海姆乐派”。曼海姆乐派在音乐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2)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3)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
    (4)在乐队编制上,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 第20题:

    问答题
    简介曼海姆乐派极其音乐特点。

    正确答案: 在分裂的德国境内曼海姆地区,以约.斯塔米兹为首的一批来自欧洲的音乐家云集这里,创作与演出十分活跃,并有重大影响,被称为“曼海姆乐派”
    曼海姆乐派的创作已有鲜明的主调风格,结构明晰,旋律轻捷、和声简明。他们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套曲包含快板——行板——小步舞曲——终曲的四乐章结构格式,乐章内有两个对比的主题;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多为旋律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调织体;废除巴罗克乐队通奏低音的简略记普法,写奏包含全部管弦乐声部的总谱;重视管乐器,增加音乐的色彩感;仔细安排音响的渐强和渐弱,常出出现乐队突然爆发的强奏和休止。曼海姆乐派的交响曲接近法国的华丽风格,以及意大利的清新和富有活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不是18世纪对交响曲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德奥地区乐派()。
    A

    曼海姆乐派

    B

    柏林乐派

    C

    德意志乐派

    D

    维也纳乐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18世纪的德国出现了三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分别是曼海姆乐派,()乐派和()乐派。

    正确答案: 柏林,维也纳古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曼海姆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有()。
    A

    约翰.施塔米茨

    B

    安东.施塔米茨

    C

    卡尔.施塔米茨

    D

    里希特

    E

    霍尔茨鲍尔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古典主义时期,()善于在交响曲中运用力度对比变化的表现。
    A

    法国乐派

    B

    威尼斯乐派

    C

    那不勒斯乐派

    D

    曼海姆乐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