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是谁的名言?
第1题:
在公子章被田不礼阴谋想要谋反的时候,两个老不死的找到了一位名臣,想要窃据宰相之位,被这位名臣所拒绝,后为主而死,请问这位名臣是谁?
肥义
第2题:
第3题:
翻译: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第4题:
孔子的核心政治主张是:还政与臣,尊臣抑君。
第5题: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念?
第6题:
两桌组成的小型宴会,如果是横排,位置应以()
第7题:
颜之推认为教育的目标在培养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包括()
第8题:
立法应以保类卫群为宗旨
立法必循天下之公
立法必须体现以天下为主
立法应遵循尊君卑臣、分权分治的原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明德慎罚
尊尊君为首,亲亲父为首
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第13题:
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是谁的名言?
第14题:
下列各项属于王夫之立法思想的有()。
A立法应以"保类卫群"为宗旨
B立法"必循天下之公"
C立法必须体现"以天下为主"
D立法应遵循尊君卑臣、分权分治的原则
第15题:
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
第16题:
“子不为行,卽将疏戚无倫,贵贱无义,长幼无序;五纪六位,將何以为别乎?”中“六位”是指()。
第17题:
在“臣闻上有明圣之主,下有输实之臣”中,“输实”之义为()
第18题: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维德是依。
第19题:
贯穿周礼的基本原则是:()
第20题:
第21题:
儒家观念的全面传承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第22题:
面对正门来确定,左尊右卑
面对正门来确定,左卑右尊
以背门确定,左尊右卑
以背门确定,左卑右尊
第23题:
朝廷之臣
文史之臣
军旅之臣
蕃屏之臣
使命之臣和兴造之臣
第24题:
忠臣
异族之臣
宗室掌权者
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