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掌管对外通商和交涉事务,并兼管对外贸易和海关税务。后职掌逐渐扩展,凡有关洋务的铁路、电报、关税、矿务、海军、制造、文教、内政各个方面,都由其掌管。这个部门是()。
第1题:
通商或对外贸易何以能成为求富之源呢?
“商为国本”论者的解释是:对外贸易得到的出超使外国财富流入本国,从而本国变富了。
这种观点以马建忠最为典型。他认为一国的贫富,完全取决于对外贸易的差额。但它也不是主张一国唯商或全民皆商,而是主张以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以它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领域,都要依据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进行改造。
薛福成、郑观应等人对此都作了充分的发挥,提出了“以商立国”的口号,要求清廷把国家的政策转入以商为纲的轨道。
第2题:
第3题:
广州向东、西、南方向扩展,出现“十三行”、“十八甫”,形成繁华的商业中心和手工业区。在()以前,广州市我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
第4题:
我国宪法和《对外贸易法》均规定,国家对外贸易管理权属于()
第5题:
13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是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至清朝,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第6题:
对外贸易经营者按《外贸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应在()日内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免)税认定
第7题:
我国第一部对外贸易法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外贸易逆差和外资流入
对外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出
对外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
对外贸易逆差和外资流出
第12题:
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第13题:
第14题:
报关单位必须在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并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后,才能办理报关。( )
第15题:
唐代“太史”一职掌管天文历法。
第16题:
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第17题: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朝平定台湾之后,始下令开放海禁。次年又规定()()()()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分设四海关监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
第18题:
我国宪法和《对外贸易法》均规定,国家对外贸易的管理权属于()
第19题:
报关单位必须在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并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后,才能办理报关手续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总理事务衙门
农工商部
商部
度支部
南北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