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格局或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的国际关系状态。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初期便破裂了,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第1题:
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格局或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的国际关系状态。“中东危机”、“波黑战争”主要说明()
A.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
C.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D.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第2题:
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格局或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的国际关系状态。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的不同点是()
第3题:
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格局或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的国际关系状态。“中东危机”、“波黑战争”主要说明()
第4题:
二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事实上是()
第5题: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第6题:
标志着二战以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双方之间冷战开始的是()
第7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关系迅速破裂,形成了长期的冷战局面。
第8题: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第9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二战后)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二战后()
第10题: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④
第11题: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北约”的建立
“华约”的建立
第12题:
美苏间同盟关系得到加强
两个阵营包括了世界所有国家
美苏在世界格局中的支配地位
美苏争夺霸权的战争不断升级
第13题:
第14题:
“二战”期间美苏间里的同盟关系在战后初期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第15题:
二战后世界格局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第16题:
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第17题:
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第18题:
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但这种同盟关系在战争结束不久后很快破裂,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第19题: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不得不重建。”当时“重建世界”的原因不包括()
第21题:
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双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
美苏争霸的重点在亚洲
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第22题:
原有世界体系遭到破坏
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第23题: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古巴导弹危机